女人我非你不嫁什么意思(女人我非你不嫁)

话说古时候男女婚配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可也有那个别的少男少女,两下私定终身,至死不渝,成就秦晋之好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女人我非你不嫁什么意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女人我非你不嫁什么意思(女人我非你不嫁)

女人我非你不嫁什么意思

话说古时候男女婚配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可也有那个别的少男少女,两下私定终身,至死不渝,成就秦晋之好的。

今天说的就是在汉朝时期,有这么两户人家,胡家和李家,比邻而居。

胡老汉有一女,名唤贞娘,容貌端丽,心灵手巧,才过及笄之年。

李老汉有一儿,名唤元左,长得眉目清秀,唇红齿白,知书达礼。

两家平素来往并不多,只是朱老汉平素爱和李老汉下棋,两人棋逢对手,是非常好的棋友,经常杀得难分难解,不分上下。

这一天,眼看日落西山,他俩还在决一死战,旁边还有观棋的胡三再看热闹。

忽然跑过来一个少年,虽然脚步匆匆,但是见了众人,还都施礼问好,然后转向他爹,叫他爹回家吃饭。举止得体,言语文明,尤其长得粉雕玉琢一般,真真人见人爱。

胡三猛然说:“胡兄李兄,你们两个棋友交往密切,家里都有好儿女,怎不做成亲家?”

此时胡李二人才从象棋上回过神来,都说没什么意见,但要回去问问浑家。

胡三说:“那明个我就做媒,两家相看一下。”

各自回到家中和浑家一说,也就同意了,大人相看了孩子,孩子们暗自也相看了彼此,都很中意。

毕竟在乡下,即便女儿家深居简出,父母也毕较通达,让两个孩儿接触了一下,那贞娘对元左甚是钟情。

两家婚事就这么订了,等到孩子成年,就为他们完婚,李家过了聘礼,换了庚帖,一切顺遂。

可是两年后那玉孩儿忽然生了一种怪病,浑身长癞,肉色焦枯,皮毛皴皱,浑身毒气,发成斑驳奇疮;遍体虫钻,奇痒难耐。

起初两家各处寻医问诊,可是都没有根治,有的只是缓解,有的根本就是江湖骗子,骗人钱财一走了事。

这李家为儿子看病可算倾尽所有了,不但病没好,钱财尽空。

朱氏一看,这就是无底洞啊!我女儿嫁过去不就是填窟窿吗?

于是便起了退婚之心,央求丈夫退了那婚约,毕竟自己的女儿还小,她的生活还没开始,怎么能够断送到这样一个家庭?

浑家哭哭啼啼地和他闹,那朱老汉只好找到胡三,迟迟疑疑地,半天才说:“你看,如今李家的孩子这个样子,我的女儿嫁过去就是受罪,不如那婚约退了?”

胡三很为难,他说:“我只想着成人之美,可不想这退婚怎么开口?”

朱老汉又央求再三,胡三只好答应去说说看。他原想这是很难开口的事情,却谁知李家主动开口了,说:

“我家小儿如今病成这个样子,不能牵累了朱家,把婚退了吧,让朱家女儿另谋高就。”

说完拿出庚帖于那胡三。

胡三感李家的明事理,又说了些安慰的话,去朱家回了话。发誓自己以后再不给人保媒,这做的什么事呀?

朱氏可是卸下一块心病,那朱氏赶紧凑齐了银子,准备好了聘礼,将要还给李家,最后对贞娘说:

”那李家的婚约退了,改明儿娘再给你寻一个好人家。”

谁知贞娘却说:“哪有一家女吃两家饭的,这婚我不退!”

也不肯把那银簪子还回去。

胡夫人只好先还了银子,那庚帖还被贞娘压下,随着银簪子放在一处,每晚拿出来观看,为那李家小子祈福。

这婚半退不退的,一晃又过了两年,两人都到了婚嫁的年纪,李元左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可这时,他已经完全能为自己做主了,他心想,不能害了父母又去害人家姑娘。

虽然自己对她也是一往情深,怎么能把她带入火坑?于是捎信要见贞娘一面,说是有要事相商。

两家老人都已经没有办法左右他们,见就见吧。

那贞娘来到李家,看到病榻上的元左,心疼不已,昔日的光鲜荡然无存,满身满脸都是浓疮,元左勉强挤出个笑意:

“看见了吧?我好不了了,别一棵树上吊死,你且另寻高就吧!”

说完转过身去,再无一句言语。

这个倔犟的贞娘偏不,她回了一句:

“此生,我非你不嫁!”

两个不欢而散,贞娘回到家中闷闷不乐,她娘各种劝说,都无济于事,气得大骂:

“你个倔头!明知道火坑,还往里跳!别人家都指望嫁个女,聘些礼钱!我养你17年,你却抵死跟那癞子!”

贞娘一时想不开,难不成自己错了?从小爹爹经常给她讲贞洁烈女的故事,事情轮到自己身上,咋夫家不许,亲娘不让的?

罢了,既然没活路,那就期待来生吧!反正这一世我就认准那李家公子了。

贞娘被退婚被娘骂,一个想不开,就三尺白绫吊在房梁上自尽了。

再说那朱老汉听得浑家骂女儿,女儿哭哭啼啼,他心里不是滋味,一直睡不着,留意着女儿屋里的动静,忽然听到咣当一响,好像凳子倒地声音。

他起身去敲女儿房门,无人应答,又敲一会,感觉不对,大力踹开房门,却看女儿吊在房梁上,正象个摆子似的,滴溜溜打着转转!

吓得腿软,赶紧喊把女儿脚包住举起来,喊他浑家,女儿上吊了。

两口拿了刀把白绫割断,把女儿放下来,扶着胸口,又喂了些温水。

好半天,贞娘才舒缓上一口气。幸亏功夫小,人还有的救。

事已至此,朱家只好把贞娘嫁过去了。

新婚第一天,贞娘就开始衣不解带照顾元左,擦拭浓疮,浆洗衣服被褥,照顾得比老夫人还仔细。

那元左,每日里和贞娘礼貌相待,客客气气,对贞娘感激不尽。

如此过了数日,李夫人发现儿子媳妇原来是两下睡着,各不相犯。她心下琢磨,左元病不见好,娶了媳妇,怎么着也应该留个后,两人应该圆房才是。

于是自作主张,拿了那元左的被褥说是去浆洗,只留一床被子。

结果,晚上,贞娘让元左歇了,把被子拿给他盖,贞娘一觉醒来,却发现被子盖在自己身上。

两个人其实各怀心腹事,贞娘不忍心见丈夫身子弱,还去耗散他。而元左想,自己将不久于人事,不能污了贞娘的身子,将来她也好再嫁人家。

元左哪里承受得的起家人这么倾力照顾自己,自己又不死不活的?

他开始向父母交代后事,说养育之恩,来生再报云云。

当晚破天荒的要同贞娘喝酒,贞娘弄两个小菜,两口就把了酒杯,倒上酒,元左趁着贞娘还没坐定,兀自端杯一饮而尽。

贞娘诧异看着他时,左元正倒了第二杯。

“官人,如何吃得这般急?”

元左就说:

“娘子,你我夫妻一场,我连累你太深,如今我这病太耗人了,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内心痛苦至极,只想一死了之,这样,父母也不用为我愁眉苦脸,娘子你还是清白之身,可以高嫁了,刚刚我在酒里放了砒霜,自己喝了一杯,让你快些死……”

“官人说的什么话,你既想死我也不独活!”

说着抢了酒杯,一口喝下那第二杯酒。

没一会两人倒在一起,抽搐着,口吐白沫。

响动惊扰了李老汉夫妻,过来一看大惊,问贞娘,说是喝了砒霜。

两口大哭,哭声引来邻居,有人说新鲜羊血可解砒霜。

赶紧有人跑到屠夫家,要了两大碗羊血给两人灌下。

不一会两人呕吐不止。贞娘先被救过来,那元左也慢慢回过神来。

真是命不该绝,那元左身上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先前结痂的地方崩裂,流出又黑又臭似血似浓的东西。

可是流了两日渐渐结痂,又几日脓水停止,在结痂下面生出新肉,待到痂脱落,全是粉嫩的皮肉。

一家人不觉得大喜,贞娘悉心照料,月余,元左就象重生了一样,满身满脸的癞全都不见,比此前更加光彩照人。

贞娘喜极而泣,两人这才做了真夫妻,后来他们生育一儿一女,一世相亲相爱,多福多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