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扶贫产业(贵州沿河塘坝镇)

贵州网讯:沿河自治县塘坝镇属重点贫困镇,距县城155公里,全镇辖16个行政村130个村民组,总人口25030人,由于山区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有1146户3647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这种状况,该镇想方设法在产业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贵州沿河扶贫产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沿河扶贫产业(贵州沿河塘坝镇)

贵州沿河扶贫产业

贵州网讯:沿河自治县塘坝镇属重点贫困镇,距县城155公里,全镇辖16个行政村130个村民组,总人口25030人,由于山区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有1146户3647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这种状况,该镇想方设法在产业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

“茶业” 喝出健康财富

沿河自治县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而塘坝镇榨子村正是千年古茶园所在地。自2006年发现千年古茶园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前来参观考察、科考论证的人员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全镇零散分布的古茶树达20000余棵。2014年7月,该镇的千年古茶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在2015年5月贵州首届春茶斗茶大赛中,该镇选送的千年古茶品牌--“梵净山·古树针形茶”勇夺“古茶树类金奖茶王”称号,打响了“千年古茶”特色名片,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

依托千年古茶园这个茶文化“活宝”,该镇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产业。2009年以来,已经建成生态茶园2.2万亩,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浙江天马、遵义百道、沿河千年古茶等4家公司,培育了示范茶园1000亩,建成大型茶叶加工厂4家,茗茶年产量近10吨,珠茶年产量达15吨左右,其中茗茶每斤最高可卖到2800元,农户人均增收突破1.3万元。同时,该镇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以“公司 基地 农户”、“合作社 贫困户”的生产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该镇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为了让贫困户掌握茶园管理要点和春茶采摘技术标准,达到提质增效、贫困户增收的目的。该镇按照建档立卡数据库里的贫困户名单,对有技术培训意向和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户,通过邀请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组农户家和田间地头,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示范。截至目前,该镇共组织相关培训50余场。

“以前,我们是抱着金砖受穷,只当喝茶是解渴,采茶没那么多讲究,也拉低了茶叶品质,自从参加了茶叶技术培训,现在光靠采茶一年就可收入近2万元”,该村贫困户陈述英说道。

药材 医治贫困“症结”

金银花属于一次引种,多年受益(生长期达30年),其全身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用途广泛,前景广阔,是农民致富的一种好途径。自2013年国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该镇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把金银花种植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加以实施,探索了“合作社 基地 农户 支部”、“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金银花800亩,吸入大量农民和贫困户加入,并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按最低市场保护价进行统一收购、包装、销售。三年来,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金银花长势喜人,目前已全面进入丰产期,今年产量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亩产达30斤干花,年产量将突破5万吨,带动5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905元。

“像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干不了体力活,依靠采摘金银花,生活费就不是问题了。”贫困户陈述林感慨地说道。

除了种植金银花,该镇还结合镇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征求贫困户意愿,正大力发展青钱柳等中药材产业,旨在让贫困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种养 鼓起农户“腰包”

为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让农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该镇充分结合金融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政策,发展了10200亩生态核桃产业,同时,采取“林上 林下”、“公司 合作社(能人) 贫困户”和“公司 贫困户”模式,以土地流转和与农户合作等形式,成立了“沿河塘坝石花高山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动员贫困群众林上种植核桃和林下种植中草药、散养高端品质肉鸡,发展“林上 林下”产业。截至目前,林下肉鸡已养成回收1.2万羽,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1万元,实现了“林上”和“林下”、“种植”和“养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120余户贫户如期顺利脱贫。

“因为县城较远,肉鸡和鸡蛋大多销往重庆和湖南,再加上是放养,每个月联系我们的超市、品牌肉鸡加工厂家比较多,有时还供应不上,收入还不错!”村民张太明高兴地说。

为抓好“林上 林下”产业,该镇组织专项调研组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研,对养殖情况逐一造册登记,及时掌握养殖最新动态,对养殖户有实际困难的,及时给予帮扶和鼓励,制定并完善产业发展措施,把林上林下产业打造成“模式新、投入低、收益高、风险小”的特色产业,让农户通过“林上 林下”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入股 获取政策“红利”

该镇充分运用“精扶贷533”扶贫模式,借用浙江天马、遵义百道、沿河千年古茶等4家龙头企业和岩头绿茶、红竹红兴油茶、石花高山核桃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力,不仅对贫困农户“授之以渔”,还按入股股份分红,有效助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

该镇坚持“政府主导,金融助推,充分发挥小额扶贫贷款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改善生产生活状况,实现增收脱贫”的原则,以“精扶贷”小额信用贷款为纽带,大力支持以“公司 基地 贫困农户”、“公司 基地 专业合作社 贫困农户”的模式,即贫困户贷款5万元入股企业、公司和合作社,每户每月获得入股分红300元,贫困户所在村年终按每户300元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将银行、企业、农户三方结合在一起,积极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有机结合了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切实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了贫困户、村集体和企业共赢。截至目前,该镇贷出“精扶贷”262户,1300余万元。

贫困户纷纷说道:“以前,我们的收入仅靠庄稼地,现在靠‘精扶贷’5万元入股合作社后,不用自己操一分心,每月就可以分红300元钱,一年下来就有3600元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优先到公司和合作社打工赚钱,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好!”

(沿河脱贫攻坚指挥部 杨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