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到底是哪个狗咬(狗咬吕洞宾被我们误解了千年)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心理学老师曾经和我们做了一个游戏。

他拿着一张纸条,在第一位同学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然后让他把刚刚听到的话,再轻声地传给后面的同学,以此往后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为止。

我们班当时有45位同学,当这几句话传到最后一位同学那里的时候,你们猜怎么着?不要说文字上有改动,就连意思都变了。

如果没玩过这个游戏的话,你们可以试试,结果可能会让你意想不到。

那么,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呢?很简答,信息在通过语言的传播过程中,意思会发生改变。

狗咬吕洞宾到底是哪个狗咬(狗咬吕洞宾被我们误解了千年)(1)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俗语,其中就有很多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意思上的改变,从而被我们误读误解。

就比如,我在以前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是浪子如果能回头,用金银也不会换。其实,金不换是个人名,这个浪子指的就是金不换。

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是一句歇后语,就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会理解成这样:吕洞宾是个好人,他对这条狗很好,结果狗却反过来咬他,所以得出结论说这条狗不识吕洞宾的好心。

狗咬吕洞宾到底是哪个狗咬(狗咬吕洞宾被我们误解了千年)(2)

那这句话原本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这里“狗咬”已经用错字,它原本应该是“苟杳”,是一个人名。

说到这句歇后语,就得从一个典故说起。

据说苟杳这个人命苦,是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吕洞宾见他度日困难,于是乎就收留了他,并与他结拜为兄弟。

到了苟杳谈婚论嫁的年纪,吕洞宾的一位朋友打算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苟杳,苟杳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需要答应吕洞宾一个条件,就是新娘过门后得先陪吕洞宾三天。

狗咬吕洞宾到底是哪个狗咬(狗咬吕洞宾被我们误解了千年)(3)

苟杳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哥们不是好人啦。

但想到这些年一直寄居在吕洞宾家,而且成亲的事好得吕洞宾来张罗。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所以,只好答应了。

过了三天,苟杳这才来到新房,见新娘在哭泣。

一问之下才明白,原来吕洞宾每晚都在卧室外的客厅秉烛夜读,天亮就离开,根本就没让新娘见着自己。

苟杳也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个吕兄在激励自己好好读书。

说是让新娘陪他,实则是一番好意,可起初苟杳却未能识破。

狗咬吕洞宾到底是哪个狗咬(狗咬吕洞宾被我们误解了千年)(4)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些年过后,苟杳终于出人头地发达了,不过吕洞宾家却摊上事儿了,日子不好过,咋办呢?

吕洞宾就去找他的结拜兄弟苟杳,到了苟杳家,他说明了来意,不过苟杳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好酒好菜地招待他。

三天过后,吕洞宾心想,既然苟杳不开口,估计是不想帮自己。没办法,只好拜别了苟杳,空手而归。

回到家以后,发现家里面的房子翻盖了,但是院子里却停放一口棺材。

妻子在那哭的很伤心,当她看到吕洞宾回来后吓了一跳。

因为别人告诉她吕洞宾在求助的路上遇害了,好心人遇到了才把他收殓送了回来。

狗咬吕洞宾到底是哪个狗咬(狗咬吕洞宾被我们误解了千年)(5)

吕洞宾一气之下就把那口棺材给劈开了,这才里面装着很多金银财宝和一封信。

信上说: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这时才明白,原来苟杳早有安排,是自己错怪他了。

其实呢,苟杳和吕洞宾都是好心人,都在默默地为对方付出,只是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了而已。

从此以后,便有了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后来,这句话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大家熟知的那句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大家还知道哪些像这样歪打正着的语句呢?欢迎留言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