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最火的10首诗如何流传的(贾浅浅有一首诗写得非常好)

贾浅浅最火的10首诗如何流传的(贾浅浅有一首诗写得非常好)(1)

大家好!今天来说说贾浅浅有一首诗写得非常好,与著名唐诗《咏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段时间以来,网络上正为贾浅浅的诗作议论纷纷,非常火热,我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平时也喜欢写诗,今天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本人对贾体诗的看法。

贾浅浅正如其名,写的诗浅显易懂,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精炼地概括事物特征,意境深远,不虚假,不做作,自然流露,充满人性和接地气,正可谓吃喝拉撒皆能成诗,比如贾浅浅的《雪天》就写得非常好: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

首先,当我们看到尿尿一词时,就知道这是以小孩子的口吻写的,充满童趣,雪地里本来就是小孩子的天地,堆雪人,打雪仗。贾浅浅仅通过写尿尿就将冰天雪地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并且没有出现过一个雪字,以极少的字刻画重点,表现特征,精练概括,意境深远,强大的画面冲击感,令你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童年时代。贾浅浅的大胆创新精神真是叹为观止,具有开创诗派的天赋和潜质。当然,你不能带着有邪之心和有色之眼去欣赏,毕竟童趣世界里充满着浪漫、想象、天真、无邪。

贾浅浅的《咏雪》可以看着是现代打油诗,与唐朝张打油的名诗《咏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如果说张打油是打油诗的开创者,那么贾浅浅显然就是屎尿诗的开创者。下面请欣赏张打油的千古名诗《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却不见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打油诗不但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文学知识和格律要求也不高,便于普通人接受和传播。

为什么中国古人喜欢写五言和七言律诗?我想主要是由于古时候纸张特别金贵,为了不浪费,于是不但要字少,还要写满。为什么要押韵呢?我想主要是由于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华夏文明发祥地,四季更替,春华秋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过着千年不变且很有规律的生活,人们崇尚天人合一,并且古人非常注重音乐,也就是有规律而和谐动人的声音能令人身心愉悦,甚至可能治愈,比如药的繁体字就是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乐字,即“藥”。先秦时期就有《乐经》,为六经之一,相传亡于秦始皇焚书。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按照一定的格式、格律要求,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古人感性大于理性,各大感官也比现代人强多了,比如古人视力极佳,仅凭肉眼就能够绘制星象图。比如咒语在中国属于法术的一种,以某种特别的顺序或特殊音节念出,以促成某些的特殊效果的语句,百科词条上也说咒语并非迷信,是人类表达意念的一种语言,史上曾记载源于一种巫术行为。比如北上广三个字口型依次张大,于是叫得响亮、高亢激昂,于是远胜京津沪和京沪穗的叫法。

由于如今的国人受分科教育影响,令个体更缺乏对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认识和认同,并且理性大于感性,再加上现代科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灯光和手机等电了产品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人体感官的天然敏感度也大大降低。高度发达的工商业时代日新月异,变化无常,早已打破了中国传统农耕时代有规律的生活,于是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于是人们不善于写古体诗,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现代自由诗。显然古体诗更难写,比如某著名嘴炮大V被其粉丝认为是绝世口才,几十年来却憋不出一首诗来,为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下面,我把贾浅浅的《雪天》改成七言诗:我们一起去尿尿,看你尿成线一条,男孩女孩不一样,看我尿出一凹槽。大家感觉咋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帮贾浅浅同学的诗改一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