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

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洲。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绚烂的装饰性。这一风格体现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个美术门类中。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绘画对西方绘画具有持久的影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大师如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等,他们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艺术的特色。

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随后影响了欧洲的其他国家。洛可可美术的特点是追求华丽、纤巧和精致。代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随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到来,进步的美术家们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了一场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其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浪漫主义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衰落而兴起。法国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这一运动的主将却是德拉克洛瓦,其绘画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充满激情,代表作有《希阿岛的屠杀》和《自由引导人民》等。法国吕德的《马赛曲》和卡尔波的《舞蹈》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塑作品。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

逃往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

亚当·埃尔斯海默(Adam Elsheimer)

1609年

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亚当·埃尔斯海默,是17世纪德国著名画家。1578年生于法兰克福(另一说法是生于沃尔施塔特),生日不详,3月18日受洗,1610年12月11日卒于罗马。

埃尔斯海默出身于裁缝家庭,是十子中的老大。跟随菲利普·乌芬巴赫学艺,受到尼德兰移民画家极大的影响。随即开始游学,造访斯特拉斯堡,1598年在慕尼黑短暂停留后,经威尼斯于1600年抵达罗马,并且在此居住直到逝世。

他的作品对画面明暗关系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努力将现实人生和自然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创作多取材于宗教、神话和自然风光,尤精于铜版风景画,尺幅不大,却十分精致,充满诗意。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2)

冰上活动(View on ice with hunter, showing an otter)

亨利克·阿维坎普(Hendrick Avercamp)

1625—1630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亨利克·阿维坎普,荷兰著名的冬季风景画画家。他是17世纪荷兰学院的第一位风景画画家,他专门从事荷兰冬季风景的绘制。他的画作,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精心设计了人们在景观中的形象。因此他的作品深受大众的喜爱,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在英格兰建立了温莎城堡,专门用来收集他的作品的。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3)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4)

上十字架(Raising of the Cross)

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610年

比利时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

鲁本斯为安特卫普大教堂所画的两幅祭坛画作品《上十字架》、《下十字架》确立了他作为比利时最杰出的宗教画家的地位,这一时期可以算是鲁本斯绘画生涯的颠峰期。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5)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6)

鲁本斯的油画作品《下十字架》描绘了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圣母及门徒深夜将他从十字架上放下的情景。画面的构图呈倾斜线,在深暗的夜幕下,七八个门徒围在十字架周围,正用雪白的布将耶稣的尸体裹着从十字架上慢慢放下。布和尸体的色彩极其耀眼醒目,仿佛有一股强光投射下来。左边穿大红衣袍的圣约翰正在梯子边接抱耶稣,另一边有悲哭的圣母和其他门徒。他们的脸被强光映照得熠熠生辉,身体和衣裙却融在了四周的黑暗中。受难的耶稣一点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体那种干瘪的样子,他显得粗壮、结实,比例匀称,可以看到意大利艺术对鲁本斯的极大影响。

下十字架

(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

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612—1614年

比利时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圣母大教堂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7)

自画像(Self-portrait)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623年

澳大利亚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8)

豆王的宴饮(The Feast of the Bean King)

雅各布·约丹斯(Jacob Jordaens)

1640—1645年

奥地利维也纳,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雅各布·约丹斯(1593—1678)是17世纪佛兰德斯最有影响的风俗画家之一。约丹斯的风俗画有许多是宴饮场面,借用的是佛兰芒民间题材。在佛兰德斯,每年1月6日为主显节(即耶稣显灵的日子),民间习惯都要烧豆子,制果子。豆子就成了祝宴之王,故称豆王。人们在这一天举杯欢饮,庆贺丰收。画家采用风趣的宴饮场面,将一长者扮为豆王形象,给他戴上桂冠,大家向他祝颂。他以很强的写实笔法描绘这些民间节日的气氛,通过表现乡民们在这种时刻的精神状态,来发挥他的绘画的色彩优势。在这幅画上,喧闹取乐,男女调笑,动作颇显粗俗,人物有点过分夸张,但生活气息浓郁。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9)

阿卡迪亚的牧人(Les Bergers d'Arcadie)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630年

法国巴黎,卢浮宫

普桑在《阿尔卡迪亚的牧人》一画中,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夏日野外。本是无忧无虑的牧羊人聚集围绕在一座简朴的墓前,以手势表达出他们所发现的墓碑题词。碑上刻着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世外我亦存在)”,表达了这人间仙境曾经存在却为人们所遗忘的历史。“阿尔卡迪亚”源自古典希腊时期的田园诗,据说位于希腊南部山区的中央高地上,是个牧羊人和猎人居住的理想化的世外桃源;传说中牧羊人整个夏日过着野外生活,他们照顾羊群,也有许多时间是在吹笛、写情诗或对唱;早于西元前3世纪就已有诗人和艺术家们颂扬阿尔卡迪亚的田园风光。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0)

诗人的灵感(The Inspiration of the Poet)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629—1630年

法国巴黎,卢浮宫

《诗人的灵感》标志着普桑艺术风格的形成。《诗人的灵感》一画显示了其浪漫的古典气质,他对欢乐的牧歌场面早已失去了兴趣,而代之以对沉静的艺术世界的思考。这幅作品构图平稳,严谨端庄的造型和大块平涂的色彩处理,造成一种少有的伟大庄重的寂静感,具有古典理想主义的典型特征。太阳神阿波罗是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与诗歌的神。缪斯神也常与他作伴。普桑把这些人物作为诗与音乐的象征进行描绘,正是他崇拜古典艺术的思想表现。

画的中央坐着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牧人,头戴桂冠,这是他追求月桂女神达芙妮失败的纪念物。阿波罗狂恋达芙妮不成,达芙妮变成一棵月桂树。阿波罗摘下了月桂枝叶编成桂冠,以作纪念。他右手还支着一架从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处获得的七弦琴,正在命他的缪斯之一欧忒耳珀记下他心中被灵感激发的诗句。那个记着诗句的缪斯似乎有所悟,正仰起头望着天空。天使与另一缪斯女神围在他的身边,期待着阿波罗的泉涌般的灵感。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1)

银器和龙虾静物(Still life with silverware and lobster)

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

1641年

私人收藏

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1597—1661)是17世纪荷兰最著名的静物画家之一。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2)

朱迪丝和她的女仆(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1613—161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皮蒂宫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3)

静物:柑橘,柠檬与玫瑰(Still Life with Lemons, Oranges and a Rose)

弗朗西斯科·德·苏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

1633年

美国洛杉矶,诺顿西蒙博物馆

弗朗西斯科·德·苏巴朗(1598—1664)和委拉斯开兹是同代人,在委拉斯开兹的故乡塞维利亚工作。两人的风格大相径庭,苏巴朗画中悦目的坚实形体与灵活的笔触可以在委拉斯开兹早期的作品中看到。苏巴朗最出色的作品还是静物画。《静物:柑橘,柠檬与玫瑰》具有圣礼般的永恒感,以谦卑的方式肯定了万物存在的价值。水果摆在祭坛上,鲜花静躺在粗陋的水杯旁。三组静物形象沐浴在阳光中,传达出难以言喻的神圣感。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4)

上帝的羔羊(The Lamb of God)

弗朗西斯科·德·苏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

1636—1640年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苏巴朗一生都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为各地的修道院和教堂作画,作品多描写圣经和宗教题材。同时苏巴朗还是一位出色的静物画家。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5)

查理一世三面像(Charles I in Three Positions)

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

1635年

英国王室收藏

安东尼·凡·戴克(1599—1641)是鲁本斯最优秀的学生,他与鲁本斯一样在大公爵手下做过外交官。他笔下的肖像透露出高贵的风格,影响了英国肖像画将近150年。凡·戴克受到后来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一世的赏识,成为首席宫廷画师。这位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处决的倒霉国王,生前却是英国国君中对艺术品收藏最为热衷和慷慨的国王。他视艺术为推进君主专制政体建设的重要基石。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许多著名画像都出自凡·戴克之手。《查理一世三面像》就是最著名的一幅。别具匠心的“三面查理”成就了整个肖像绘画史中的经典。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6)

布列达的投降(The Surrender of Breda)

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

1635年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布列达的投降》是画家以腓力四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以军事胜利为素材创作的历史画。

这幅画是为了纪念荷兰要塞布列达的守军向西班牙军队投降十周年而画的。它描述了布列达城总督把城门钥匙交给胜利的将军斯宾诺拉侯爵的情景。

在这样一幅宏伟巨作里,构图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委拉斯开兹把画面分为两部分:一边为胜利者,一边为战败者。挺立的长矛构成全画的支撑点,长矛的垂直韵律,在画的右边更为鲜明突出。前景中,荷兰布列达城败将正把一串城钥交给代表西班牙军的斯宾诺侯爵。胜利者(右)——高大雄壮的战马、威严的军队和整齐的长枪,与战败者(左)——疏落的旗帜、长枪,形成鲜明的对比。远景则是大火渐熄,火焰的反光和清晨的阳光融成的一片灰青色烟雾。在如此复杂的画面上,委拉斯开兹创造了同时代艺术家难以企及的真实场面。

在热内亚指挥官斯宾诺拉侯爵身后,我们还可以辨认出拿索·锡根和费里亚侯爵。尽管这幅画构图十分复杂,委拉斯开兹仍力求表现人物的个性。这幅画的构图摆脱了历史画的传统布局,画家在强调每个人物的心理联系和内心世界的同时,通过光线、空间与色彩的协调,让全画在整体的感觉达到统一。

世界最昂贵的十幅印象派名画(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时期经典世界名画欣赏)(17)

教皇英诺森十世(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

迭戈·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

1650年

意大利罗马,多利亚美术馆

…………

选自:典藏:经典世界名画高清图集

作者:灌木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