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

当我们准备开始写作一篇sci的时候,首要的工作便是确定sci的选题。只有确定了一个适当的研究课题,后续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万事开头难,因为篇幅有限,这篇回答先重点带大家突破一下这个难点。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1)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 选题要有哪些准备工作?

在选题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以我的经历举例,我研一的时候被导师放养,但是我导师需要让我们都发表一篇sci,作为毕业参考,当时一整个晴天霹雳:师傅领进门以后,修行就真的在个人了。

焦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要想突破焦虑改变现状,那就只有自力更生,这里也想给才读研或者是准备读研的同学说,读研真的不是你想躺平就能躺平的...

虽说已经走上读研的道路了,但是要先掂量清楚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之前回答的一个问题,梳理了一下关于论文选题前的大致准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研一在读,之前没有科研基础,老师放养,没项目没人带入门艰难,感觉不能毕业,每天都焦虑压抑要怎么办?2 赞同 · 0 评论回答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2)

大致内容我再总结一下:

1.你真的了解自己的科研水平吗?

先客观地分析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咱们该发力该做好准备的地方还是要认真积累才行。

比如:觉得自己有想法,但是内容储备少,写不出来,那就多看文献多阅读,精读泛读,读书笔记相结合;觉得自己内容储备量足够,但是没有想法,那就多关注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等以“新”为共性的所有事物;觉得光靠自己无法做好充足准备,那就下定决心走出舒适圈去求助外界,不管是同门还是外界机构。

以上内容在上述回答链接中均有详细梳理,这里仅为大致梗概。

2.你真的了解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吗?

上述提到的阅读文献和培养idea,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常积累中,选出自己感兴趣或者是熟悉的领域,可以理解为“缩圈”。

在缩圈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考虑到是否能找到资料,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否有大量参考文献支撑,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的论文将会非常生硬,难以自圆其说。

二是你感兴趣的领域目前的一个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现状和最新成果的动态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如果脱离研究动态找选题,后续操作难以进行。


当然,有的同学在准备阶段就会打退堂鼓,比如:我只求一个安稳毕业,但我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想让导师给我一个命题论文,但是他让我自己想...

对于这部分同学,你说有捷径吗,其实也是有的。

既然自家老师不管我,那我们就求助场外导师,通过我师姐的推荐以及报班,我结识了我的“场外恩师”,这种不被放养,给人指路明灯的感觉确实比自己前期漫无目的寻找选题香太多了!

如果你和我当时的处境差不多,可以私信我,咨询之前指导我的“场外恩师”~

二、我爱走捷径——如何有效选题?

上一部分如果是缩圈,那这一部分的目的,咱就是为了“吃鸡”,即确定一个让我们满意的选题。

如何能让我们科学有效的“吃鸡”呢?

1.你会用文献资料选题吗?

缩圈后,面对这些数不胜数的文献资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只需要关注和搜索以下几类文献即可。

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

自己专业的核心期刊,可以通过询问同门,还有导师(再放养的导师这类问题还是会解答的,只是回复快慢的问题),我就是通过询问同门了解的,了解的核心不用太多,能吃透才是最重要的。

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

每个领域都有大牛,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他们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至于牛人的名字,读研期间多少都会耳濡目染,不加赘述。

高引用次数的文献

高引用次数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在检索的时候需多留意。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甚至可以记录笔记,以便自己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使用。

2.你会用检索工具选题吗?

http://www.cqvip.com/www.cqvip.com/

我个人用维普比较多,方便实在。我拿个人专业为例演示一下操作: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3)

第一步,点进主页,点击论文选题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4)

填写论文大概方向和类型,填写大致关键词即可,详细的在后面;类型随便填写不用纠结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5)

输入和该领域相关的关键词(更细致版本),即可以出现以下的参考选题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6)

选一个认为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题目上修改几个字,再检查是否重复,点击下一步

sci怎么发最容易中(并能够快速发表)(7)

没有重复,表示选题成功,并推荐相关文献资料,但是在这里下载论文要钱(2元一篇左右),因此我们可以转战其他网站去检索论文(上面的回答链接中有检索推荐)

这两个是我觉得最方便实用的选题工具,其他各个平台也有推荐,要么我觉得不太好用,要么就是过于繁琐,且不符合咱们找捷径的初衷啊哈哈。所以,实用才是硬道理。

3.你会用科研课题选题吗?

读研期间多少都有点科研课题在身上的,很多导师会把课题甩出来,然后就消失了(我的导师)。所以在自己钻研过程中,有可能就有选题产生(真的是有可能)

为了不要在做课题时给自己压力,只需要留意以下几点就可:

将实验得出的结果作为选题

自己全程参与的实验,得出的结果值得反复推敲,跟导师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说不定就有新的选题产生。

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选题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多半是和自己预先设想不一致的,那么我们再次基础上可以查阅更多文献来解决,这个过程也有可能迸发新选题。

将和预期不一致的实验结果反向倒退寻找选题

得出不一致实验结果,说明我们在某一环节的实操出现问题或者是理论框架有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倒推,逆向思维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新的选题。

以上这一点不是个人觉得不是什么捷径,但是热爱科研有一定钻研精神的同学肯定是适用的,所以提出一点思路,后续还是要靠同学们自己才行。


三、我爱消消雷——选题有哪些雷区?

上述介绍了论文选题时该做什么,但我们也有同学会说:我始终觉得论文找工具不靠谱,我要自己找自己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Fine,现在即是准备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不该做什么,避开以下这些雷区,大概率论文选题也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1.大而空的,一个字,漏!

就像我们做手术一样,不可能直接大开大合就把人身体划开,都是从一个小切口慢慢引导切入,再发现病灶所在,最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病灶的。写论文也是如此,选题就如同是一个切口,从一些小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一些大的较为普适性的问题。一般大开大合的文章,都是泛泛而谈,难以寻找理论支撑,显得非常空洞。

比如:物联网大数据时代英语多媒体智慧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研究。这样一个选题,我们想讨论当下师生情感互动,就需要有足够多的和本研究相关的定语来包装我们想讨论的点,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切口足够小,且能发散更多论点,也就更容易多维度解决这一类普适性问题。

2.本身就是常识的,一个字,漏!

这类选题一般表现为:想研究的内容已经是一个常识,缺乏一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如果搭建很复杂的模型去得到很复杂的数据,到头来得到的是我们已经得到共识的结论,一般是不会被sci收录的。

比如:研究我国人民心理健康现状,不管怎么建模和定量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广度和深度。个人觉得,是个中国人应该都知道。

3.本身就有缺陷的,一个字,漏!

这类选题一般是在实操中逐步发现的。在实验中,慢慢发现数据缺乏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无法开展下去,甚至是钻牛角尖浪费时间。

面对这种选题,发现难以维持操作下去要么找导师寻求帮助,要么就果断放弃。

更多学术资讯\论文润色服务\论文翻译服务 都在公众号【艾德思editspring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