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

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1)

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2)

嘉峪关样本

——武警甘肃总队推进武警部队文化建设

大项任务示范先行纪实

示范先行建设是一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唯有持之以恒地更新观念、创新形式、辐射带动,个人发展与单位建设才能齐头并进,以自身的加速奔跑带动整体的全速前进。

——题记

武警部队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软件调试接入成功的那一刻,武警甘肃总队嘉峪关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张麦宝松了一口气。看着信息瀑布流、AI光影阅读机、喜马拉雅有声读书墙,这些6个月前还停留在设计图纸上的图书和数字资源阅读空间如今真实地展现在眼前,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打开窗帘。”通过操控AI语音智能控制系统,窗帘缓缓被打开。张麦宝目光转到窗外,修葺一新的篮球场上,一场篮球对抗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他能明显地感受到支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上的全面升级,更体现在官兵精神状态的转变上。而带来这些变化的重要载体和激发活力的根本原因,正是一次文化建设示范先行任务。

命题与解答——

时代之问催生观念之变

张麦宝没想到,自己履新不久便迎来了一次“大考”——武警部队文化建设大项任务部署会暨军地共建共享拓展试点推进会将在嘉峪关举行。

对于张麦宝来说,文化建设示范先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19年年底,在浙江总队金华支队召开的文化建设军地共建共享试点成果推广会暨武警部队基层文化工作会议走开了军地共建共享路子,推出的经验做法让他惊叹。而后,在广西总队百色支队那坡中队启动的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更是让他感慨不已。

为了深入转化“金华试点”成果经验,推动文化建设大项任务落地,推动基层文化共建共享、惠及官兵,武警部队决定在部分单位开展文化建设示范先行,甘肃总队便是其中之一。就如何完成好武警部队赋予的任务,推进基层文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这一问题,嘉峪关支队随即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压力的来源并非任务本身,而是观念之变。

站在时代的桅杆上回眸和瞭望,《军队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定》……一个个灯塔标明方向。当军营文化的发展被时代浪潮拍打,军队与地方、时间与空间、软件与硬件如何实现耦合?毋庸置疑,一场无法回避的大考已经来临。能否勇敢迎上去?已经成为各级必须解答的问题。

有压力归有压力,但不是束手无策。张麦宝说,他对文化建设示范先行的最初印象,始于2018年支队担负的总队三级主官《纲要》培训观摩任务。

当年,根据总队统筹安排,在总队政治工作部的大力支持下,支队对强军文化建队育人课题进行研究。支队政治工作处干事徐恩磊对此同样印象深刻。

2018年3月上旬,经过连续多天的奋战,由徐恩磊负责拟订的《嘉峪关支队“一队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实施方案》终于定稿。作为强军文化建队育人课题的配套动作之一,方案得到了支队领导的认可,并被称赞“有亮点”,随即按程序下发基层。

一个多月过去了,为了检验支队“一队一品”活动开展情况,根据工作安排,支队成立工作组赴各中队检查。

在嘉峪关中队活动室里,徐恩磊看到,一场电子竞技交战正酣,叫好声此起彼伏,而一旁的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却无人问津。但徐恩磊清楚地记得,中队上报的特色文化活动正是电子琴和架子鼓。

“传统的文化活动官兵大多是被动参与,一次两次靠自觉,三次四次靠组织,再多就要靠命令了。”时任中队长严兴业的一番话引人深思。在随后与战士们的交流中,徐恩磊得知,虽然中队前期邀请了地方音乐老师来队授课,中队也培养了小教员,但收效甚微,感兴趣的官兵并不多。

无独有偶,机动中队指导员何萌也向徐恩磊诉苦,官兵休息时间热衷于畅游网络世界,对开展传统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组织起来困难重重。“虽然最终该开展的活动还是开展了,但官兵的状态不会骗人——大多无精打采、应付了事。”何萌说。

上级机关的工作招数“招”出基层官兵的一堆怨言,实在让人始料未及。从沸沸扬扬的怨言中,徐恩磊听出了基层官兵对文化活动多样化的呼声。多年的机关经验告诉他,每每说到基层文化建设,大都是从“购置了多少文体器材”“成立了多少兴趣小组”谈起。虽然支队每年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解决基层文化工作难题,但战士们的文化需求并非几本书、几把吉他就能满足的。

针对基层官兵文化需求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官兵普遍对拓展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升级政治教育方式等内容抱有很大期望,“数字化”“智慧学习”成为高频热词。

一位大学生士兵在调查问卷中甚至用两个“没想到”总结部队文化建设发展现状:没想到自己入伍前每天都接触的平板电脑、PSV游戏机、Kindle电子书、VR设备在部队很少见到;没想到微博、网游、网购是各级谈之色变的“洪水猛兽”。

这位战士的想法并非个例。调查问卷中,在“对于支队开展强军文化建队育人课题,你还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一栏中,一名基层干部坦言,当前,基层文化育人载体单一、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凸显。囿于硬件设备限制,传统的棋牌类、球类活动可以依旧是主体活动,但多元化的时代元素应该成为有益补充。

调查问卷结果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了一块石头,涟漪荡开,掩藏在表象背后的“文化饥渴”一览无余。

“集体吐槽”在徐恩磊的头脑中掀起阵阵波澜。他意识到,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特色文化活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首先是时间,由于基层中队平时担负紧张繁重的执勤任务,课余时间甚至有时会被压缩,开展文化活动无法形成常态,树立特色品牌自然无从谈起。

其次是形式,“互联网 ”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娱乐方式多样,官兵更青睐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媒介,对传统文化载体以及空泛的开展形式认同感不强。

再次是效果,一些单位和个人将文化活动与军事训练、主题教育、部队管理等重要工作割裂开来、简单应付,对文化活动背后的潜在价值了解不深、研究不透,致使一段投身强军实践的“身心之旅”变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近30年,VR与3D技术在地方早已是司空见惯,而在军营日常生活中却依旧是新鲜事物。”徐恩磊说,由于职业特殊,军营对数字文化的引入一直持谨慎态度,数字文化载体缺位是造成官兵文化生活匮乏的重要因素。

这次文化建设经历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平时看不到的差距与不足,也折射出文化建设工作的观念滞后。徐恩磊发现,对于95后、00后“网生代”官兵而言,贴合兴趣、形式新颖、实效明显的文化活动更易被他们接受。

而对于文化建设,徐恩磊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化建设的内在,来自上级机关的决策与部署,而文化建设的外在,则来自基层官兵的认可,二者缺一不可。

尽管支队下了很大功夫,但徐恩磊仍觉得,解决基层官兵“文化饥渴”问题很难一蹴而就,部队文化建设依然在路上。

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3)

探索与突围——

示范先行的开展伴随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021年3月,武警部队文化建设大项任务示范先行建设在嘉峪关支队正式启动。这让徐恩磊看到了希望。

以往在该支队,文化活动是块短板。一谈到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基层主官都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只能拿棋牌、球类、乐器“老三样”当挡箭牌。对文化建设的探索创新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将信将疑与充满期待两种心理的交织下,支队的示范先行建设开始了。

为了把示范先行建设任务完成好,武警部队机关派人驻点指导,总队成立专班进入支队。总队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副处长刘胜全带领5位专班成员专程赴浙江金华、山东临沂、广西百色等地深入考察,几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很快被摆在眼前。

一是资金紧缺。以嘉峪关为代表的西部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示范先行建设必须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节俭办会,“花小钱办大事”,甚至“不花钱办大事”。

二是时间紧迫。作为编制较小的单位,支队承办武警部队级别的现场会难免力不从心。半年时间需要协调场馆建设、筹划会务安排、准备现场解说等,既要打造出精品工程,又要向时间要效率。

三是红色资源匮乏。通过考察走访,专班成员发现,在那些文化建设工作领先的单位,驻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往往为部队开展文化教育提供了场所和课堂。与之相比,嘉峪关市是因企设市、因关得名的城市,红色资源较少。

关于从何处下手、如何开展,专班成员意见不一。有的说应从形式上求突破,抓营区文化环境建设,短时间内易见效;有的说应注重挖内涵,重点展现文化活动铸魂育人作用;有的说应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从改善官兵的精神面貌做起。

随着前期调研工作的深入,探索创新过程中的困惑与意见都被纳入了调研报告。尽管争论不断,但一个结论逐渐明晰:限制文化活动开展的种种障碍,表面看是物质上的匮乏与条件的艰苦,但究其本质还是因为缺乏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文化活动并没有过时,只是需要一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开展形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围。

问计官兵,集智攻关。专班召开官兵座谈会、恳谈会20余次,同时在武警部队机关的组织协调下,全国实力强、有经验的13家公司现场建言献策,提供设计思路。经过反复论证打磨,专班最终确定了“战建一体、抓建为战、智慧赋能、文化强军”的建设理念。

蓝图已绘就,落实正当时。示范先行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负责具体统筹工作的张麦宝深知,为了完成任务,上级领导倾力支持、支队党委全力投入,但支队所能动用的经费和武警部队、总队两级的补助经费加起来,仍是杯水车薪,对于能否如期高质量完成示范先行建设任务,他心里其实也没底。

“可以通过争取地方支持、旧物利用的方式来搞建设,实在不行就自己动手。”专班成员、平凉支队宣传保卫股股长朱明栋的提议为大家打开了思路。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总队、支队两级机关认真落实武警部队与文旅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拓展文化建设共建共享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与地方政府、文旅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协调对接,介绍发展理念,推动共建共享。

经过多方协调,经费的压力算是减轻了不少。朱明栋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份清单——

省文旅厅提供馆员工作站、朗读亭等图书馆设备;省图书馆提供0.8万册流动图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百余套桌椅、1.1万册图书;市农行提供智能训练器材……

为了将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省建设经费,在“雄关漫道”军史长廊建设完毕后,支队将从原址上拆卸下来的板报橱窗重新喷绘,安装在训练场一侧,展示“习语金句”、战斗口号、励志格言等内容;将在库房堆积的训练所用废旧轮胎设计建成“勇士大道”,呈现训练课目纪录保持者的风采和成绩,激发官兵“创纪录、当尖兵”的练兵热情。

图书阅览室的建设曾是困扰支队的一大难题。“基层调研中听到部分官兵反映,图书阅览室藏书较少、内容陈旧,难以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专班成员、总队机动支队组织纪检股干事徐军辉说,支队为此派专人与驻地图书馆沟通协调,签订共建协议,图书馆每月为支队图书阅览室更新2000册图书。

“图书阅览室的书是多了,但多为科技类书籍,受欢迎程度不高。”“图书更新节奏是快了,但常常书没看完就得还,难以保证深度阅读。”……图书阅览室更换新书后,官兵仍旧议论纷纷。

负责对接这项工作的支队政治工作处干事王乐深感委屈,他向徐军辉吐槽道:“地方图书馆无偿提供并更新图书,怎能再提额外要求?官兵喜好各一、众口难调,哪能全部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徐军辉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半年多来,他主动对接施工方,联系相关厂家,考察科技市场,尝试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智慧图书馆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在他的对接协调下,智慧图书馆先后引进数字化阅读、自动化借还、智能化管理等技术手段,着力打造全媒体式、交互式、沉浸式阅读空间。

就在智慧图书馆如火如荼建设时,上级又送来了文化大餐——武警部队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在该支队嘉峪关中队智慧图书室首次实现了四级(武警部队、总队、支队、中队)通联。接入国家、地方两级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服务系统,具有数据传输、信息反馈、调查研究等多种功能。

“这里是数字阅读区,配置了书报阅读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设备……”徐军辉边为前来“打卡”的勤务保障中队指导员孙流川介绍,边演示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所有设备均连接了智慧赋能系统,可实时收集阅读数据,每季度自动生成个人阅读学习报告和官兵阅读情况分析。”

勤务保障中队上士张恩广在智慧图书馆体验云上视听VR设备后大呼过瘾。利用该设备,官兵可以畅游全国知名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实现了足不出户尽享文化大餐。

如今,一到休息时间,智慧图书馆便“客流”激增。官兵利用智能设备展开自主学习,一起分享知识,并制订下一步的阅读计划,读书学习氛围浓厚。

示范先行建设任务告一段落后,徐军辉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手机通讯录中联系人数量和微信中好友数量增加了很多。他说:“绝大部分都是建设过程中的合作公司员工,这些公司大多是业界有名、技术走在行业前列的。”

“门外汉”成了“业务通”,示范先行建设不仅是对一个单位的决策力和执行力的考验,更是对每个建设参与者个人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验。在不断地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单位建设稳步推进,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4)

表象与本质——

示范先行的杠杆撬动了什么

示范先行的作用有多大?数字文化能为基层带来哪些变化?

倘若回到半年多以前,机动中队中队长茹作飞和下士刘庆面对这两个问题肯定都面露难色。但如今,他们都找到了各自的答案。

躲闪、瞄准、击发……避开“暴恐分子”的扫射后,刘庆果断还击。一瞬间,狭窄的空间内战火燃起,爆炸声在耳边环绕,子弹呼啸而出。

这一幕,发生在一块大屏幕上,汗水从曾3次获得“极限训练勇士”勋章的刘庆手心和额头悄然渗出。由于战术和动作的失误,在闯关过程中刘庆两次与子弹擦肩而过。

一次模拟战场训练竟如此扣人心弦。在战场文化模拟馆的这间训练室内,几十平方米的空间被前来体验的官兵挤得满满当当。

作为武警部队首家战场文化模拟馆,该馆通过VR虚拟现实仿真系统与MR混合现实战场系统相结合的空间影像技术,模拟2000多种战斗场景,让官兵从声光电多个维度,“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场氛围。

从体验台上走下,刘庆感叹:“虽然我是特战队员,但在训练场上练得多,参与实战的机会少。即使是搞演训活动,自己也对哪里出靶、靶机如何运动有一定程度的预判。面对这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VR设备,我感受到了自身能力与现实需要的差距。”

“科技 ”重塑了逼真战场。茹作飞欣喜地向记者介绍:“示范先行建设为官兵带来的不只是阅读便利,现代化的数字文化设备更是让开展实战化训练如虎添翼。”

当“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有机结合,日常训练优势开始逐步转化为作战能力优势。示范先行建设带来的“红利”推动着科技强训的步伐,战斗力实现逐步跃升。

靠着在模拟馆积累的“实战经验”,中队特战排新补入的8名特战队员实现了心理测评、智能训练、临危反应动作3个课目百分之百合格。在此基础上,他们在应急射击课目复训中优秀率较以往新补入队员提升了14%。

一边是战场文化模拟馆中“硝烟四起”,一边是智慧体育健身馆内人流如织。

“体脂率23%,体形标准,腿部肌肉力量有待加强,请选择智能训练器械……”站在智慧体育健身馆的智能体检一体机前,机动中队班长赵成强根据推荐器械确定了当日的训练计划。

智慧体育健身馆是赵成强课余时间最喜欢来的地方。他入伍前就对搏击感兴趣,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中队支持下,他牵头组建了搏击对抗兴趣小组,并成为支队搏击对抗教练员,还在总队举行的首届野战搏击对抗赛中取得80公斤以上级亚军的好成绩。

人脸识别,手环配对,智能体检一体机生成数据,确定阶段性训练计划……经过一系列智能化操作,赵成强开始了塑形之路。眼前的智慧靶机不仅能控制出靶速度、间隔时间,还能提取受力大小、记录击打次数,计算平均力量值和消耗卡路里数据,各项数据通过手环上传后台,在运动结束后自动生成个人训练报告。

在此次示范先行建设中,智慧体育健身馆也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负责人、总队执勤支队宣传保卫股干事徐鼎宏向记者介绍,根据功能的不同,智慧体育健身馆划分为管理服务区、智慧训练区、传统器械区、实战对抗区和休息调整区5大区域。

记者看到,管理服务区的智能信息数据显示屏上展示着当前馆内人数、训练器材分布和使用情况、训练荣耀榜、个人训练成长进步情况等信息。智能系统还可组织双人、多人PK,PK成绩会通过屏显和语音两种形式播报,激发官兵参训热情。

拥有如此充满时尚、激情、活力的“健身房”,不少友邻单位的战友纷纷向支队官兵投来羡慕的目光。这让赵成强颇感自豪,感觉在支队服役更有奔头。原本打算明年退役的他,决定向中队党支部递交留队申请,他说:“单位环境这么好,哪个不想多留几年。”

在赵成强看来,战士想不想留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单位环境。如果既能锻炼成长,又能学到东西,个人价值还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这样的地方就适合扎根。谈到对此次示范先行建设的看法,他直言:“表面看是文化建设示范先行,但实际上与部队战斗力建设息息相关。”

示范先行建设撬动的是固化思维的转变,是部队战斗力的跃升,更是人心的凝聚。事实上,示范先行建设工作一开始,专班就按照武警部队机关确定的战斗化、标准化、数字化、实用化的“四化”标准推进建设,这“四化”背后蕴含了多种含义——

聚焦未来备战打仗需要,必须彰显强军文化的战斗属性;构建备战打仗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对新时代强军文化的建设模式、平台载体、方法手段等进行探索实践并进行规范统一,提升打赢贡献率;从传统的文化活动到现代化的智能交互,必须让载体的变化体现出数字时代在军营的投影;只有开展有温度、够鲜活的实践,示范先行建设才有价值和意义……

就在示范先行建设成果喜人,相关经验做法被武警部队全面推广时,支队政治工作处干事刘藤却产生了一种错觉:现场会开完了,经验做法推广了,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该到了喘口气、歇歇脚的时候了。

但对照武警部队、总队的要求,支队领导一句话掷地有声、发人深省:“要继续琢磨工作中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

“示范先行建设虽然告一段落,但部队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点上高产,面上歉收’的问题依然存在,工作开展一天,探索就永不停歇。”支队政委刘智兵的这番话,也是该支队党委“一班人”的共识。

“示范先行建设的完成不是终点,是抓建基层工作的起点。”在工作笔记本上,张麦宝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思考,“文化建设工作单项冒尖并不能说明支队全面建设过硬。”

很快,一场总结反思讨论在支队全面展开。项目负责人员进入工作状态慢,未能打好提前量,导致示范先行建设后期“打乱仗”;各职能部门配合存在疏漏,大项任务协同能力有待加强;精细化标准不高,部分项目存在“过得去”思想,不顾长远发展……机关基层分别讨论梳理了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3大类15条问题被列入总结反思整改清单。

在该支队机关楼大厅内,有一块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问兵情、听兵言、解难事、暖兵心”“千条路、万条路,求真务实是第一出路”等宣传标语。机关干部们说,每次上班时看到这些标语,总感觉重任在肩,推动他们在认清战位、转变作风、服务打赢的道路上更加求真务实。

如今,再次走进嘉峪关支队,仍能感受到示范先行建设的浓厚氛围。支队上下坚持在求真务实中抓创新、在真抓实干中求突破、在脚踏实地中谋发展,从机关到基层大(中)队,日常管理秩序日益正规、练兵备战热情显著提高、官兵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形成了机关服务指导、基层按纲抓建、官兵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5)

评 论:

以点带面不能以点“代”面

李旭峰

开展一项新的工作前,为少走弯路,在一个局部蹚蹚路子,做示范先行工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之所以称之为示范先行,就是要走少有人走甚至没有人走的路,对个人和单位都是考验。搞得好,可以侧面说明部队单项工作拔尖、走在前列。被树立为学习标杆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循环往复中,可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带动部队全面建设。

但现实中,往往有些单位只顾“门面”好看,对经验推广却没有放在心上,导致只见“点”上开花,不见“面”上结果,以点带面成了以点“代”面。这样的示范先行不仅违背了部队建设的客观规律,也无形中增加了推广工作的难度。表面上轰轰烈烈,最终却把成果束之高阁。究其原因,还是少数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没有端正抓示范先行的态度,简单地把示范先行当成自己的“成绩单”,用“争彩头”“冲业绩”的心态搞出的工程,既耗费官兵精力,也无益于战斗力建设。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部队情况千差万别,只适用于一定范围、一定条件的局部经验不能当作普遍适用的原则加以推广。示范先行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忌带着框框搞,既不能为工作总结有亮点而搞,也不能为工作受到肯定而热衷于搞,更不能为了显示对某项工作的重视而反复搞。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有利于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官兵要以示范先行为契机,保持干劲、接续奋斗,铆在战位久久为功。部队各级既要注重点的提质,又要注重面的扩张,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既要挖掘普遍规律,又要区别个性差异,实现部队上下内外的和谐统一。只有硬件与软件同时过硬,单位与个人同时过硬,部队才能实现长久良性发展。

文字:刘胜全、范钰珍、曹世凯

供图:胡思江、韩玉祥、侯崇慧、张宁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监制:刘凤桥、张红卫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王燕婷、袁浩翔

邮箱:wjxinmeiti@163.com

嘉峪关基本信息(星期特刊嘉峪关样本)(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