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一步步退化,再加上年轻的时候养成的坏习惯,老年人就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三高问题是现在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很多,50岁后的人被查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是高血糖。

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除了要控制好各项指标之外,还要保护好血管,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血管的健康。

有人说老年人经常散步能够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1)

01

饭后散步,这些好处显而易见

对心脏好

研究发现,每天散步半个小时能够降低代谢增合症的患病几率,还可以抑制一系列心脏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糖尿病和中风的危险。

有助于睡眠

经常在下午的时候散步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让你晚上睡得更舒服,而且散步能够提高人放松的激素水平,同时还会让体温升高,大脑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之后也有助于睡眠。

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2)

增强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差的人要加强身体锻炼,饭后的时候散步可以让吃进去的食物得到吸收的同时,还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在散步的过程中,人体需要发挥出热量来维持正常的运动,所以能够锻炼腿部的肌肉。

02

坚持散步对血管好?

坚持散步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延长寿命,散步是所有人都能进行的一项运动,研究发现,散步对健康长寿好坏跟散步的时间,地点,形式无关,与走路的步数有关。

经常散步对心血管有好处,能够降低血压,减少中风的风险,散步对身体的好处有很多,但与是否走的科学也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三五七”方案。

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3)

“三”,即每日走路步行3公里(4800步左右),每次步行时间超过30分钟;

“五”,即每周走路运动不少于5次;

“七”,即走路运时,心率 年龄 = 170最佳,要出汗但不宜大汗淋漓,要气喘但不能气喘吁吁。

03

提醒:50岁后,这两件事常做或比运动好

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

如果长期存在不良的情绪,那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内分泌的稳定,还可以维护正常的生命体征和生命活力,所以说50岁后的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4)

注意清淡饮食

保持健康饮食可以维护正常的生命体征,50岁后的人消化能力,骨骼的运动能力,大脑神经系统的运转能力,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生物当中含有的维生素E水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12,能够维持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的正常,促进身体的健康。

保证身体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避免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说50岁后的人要注意清淡饮食,同时还要做到饮食均衡。

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5)

04

哪几类人群并不适合饭后散步?

存在贫血的患者

吃完饭之后,身体当中的血液都流向胃部和肠道,如果饭后散步的话会导致大脑出现缺血的问题,贫血的人更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所以这类患者不适合饭后散步。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饭后散步,会使血糖和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刺激大脑和心脏引发头晕的问题。

走路保护血管的方法(经常散步对血管好)(6)

冠心病、心梗急性期人群

冠心病和心梗急性亲人群所承受的运动量是有限的,饭后散步会因为较多的血液供给给腹部,从而增加心脏缺血的问题,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胃下垂等胃病患者

胃不好的人不要饭后散,不因为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胃部的负担,还会加重胃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