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孩子心理健康环境适应)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你,只能是你去适应环境,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

人类刚出生时只是自然的生物的人,要转化成社会的人,就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即个体与社会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孩子心理健康环境适应)(1)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在某个阶段遇到各种困难挫折。而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宠爱自己的孩子,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意苦了孩子,千方百计地为孩子的未来铺平道路。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孩子心理健康环境适应)(2)

然而,未来的道路还是一个未知数,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充满了崎岖与坎坷,孩子如果只会在父母铺好的道路上顺利前进,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难以承受败下阵来。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儿童离开温暖的家庭来到学校上学,尤其每到新学期的开学,都会有部分儿童面临着各种问题,例如不适应学校环境,不适应新的年级、新的老师同学,不习惯课程作业增多等等。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孩子心理健康环境适应)(3)

让孩子明白适应环境的重要性,能够从容面对不同的挑战,增强抗挫折能力,在逆境中成长,健康愉快地融入环境当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使人痛苦、消极,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奋发努力,从逆境中奋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孩子心理健康环境适应)(4)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挫折理论”,认为对于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引起某一个人挫折的情境不一定是引起其他人挫折的情境。

挫折的感受因人而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

所谓挫折容忍力,是指人受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经得起挫折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孩子心理健康环境适应)(5)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对不同的挫折,其容忍力也不相同,如有的人能容忍生活上的挫折,却不能容忍工作中的挫折,有的人则恰恰相反。

挫折容忍力与人的生理、社会经验、抱负水准、对目标的期望以及个性特征等有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