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读书是最好的方式(你知道现在孩子的阅读有多难吗)

君惕若

阅读不仅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还是学习和考试的基础。如果阅读不好,各个科目的课本都看不懂,考试的题目看不懂,学习和考试无疑会困难重重。

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看起来很容易,会识字似乎就可以阅读。

其实不然。

阅读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级的学习思考活动。

除了识字,在阅读中还涉及到了词语、成语、古文、诗词、句子、段落、中心句、主题思想以及把这些元素串联在一起的逻辑,还有为了让文章生动的各种修辞手法。

中小学阅读涉及的内容有现代文和古文。

现代文又分叙事、议论、散文、说明文。

古文有古诗词和文言文。

阅读能力其实由两种能力构成:读和思。

读分为朗读、默读、速读和细读。

思分为抽象、形象、归纳、分析、总结。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其他的科目可以主要依靠课本的内容,阅读仅仅靠课本的内容,根本无法达到阅读的基本要求。

如果说小学什么内容最重要,那一定是阅读。打好了阅读的基础,在初中以后的学习中阅读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现在让家长最发愁的手机游戏和视频,挤占的也往往也是本来的阅读时间。

孩子阅读的问题,确实是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

二、阅读难在哪里

小学的阅读,其实已经很难了。

以下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四页纸,1600多字。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最好的方式(你知道现在孩子的阅读有多难吗)(1)

如果孩子平时没有做过很多课外阅读,孩子读起来确实会有困难。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孩子阅读会有困难。

首先,了解每个字不代表理解每个词语。如果孩子对于一些词语不了解,那么就无法理解句子的含义。比如,豆荚、揭晓、相称、柔嫩、洋溢。这些词语可能并不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汇。

了解了每个词语,还要能理解一连串词语组成的句子。“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光亮—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心里充满了感激。”这一个长句,如果不清楚两个破折号中间是插入描写,后面句子的主语是小女孩,这句话的意思就会读不懂。

不同的句子组成了段落,段落的意思是更大的挑战。孩子需要理解每个段落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和之前的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联系,掌握段落间如何推进。

这个故事一共有24个自然段,这些自然段组成了不同的场景,行文中既有场景的切换,又有故事主线的连贯。如果孩子不能顺畅理解各个段落的含义和段落间所描述的场景变换,则很难掌握整个故事讲了什么。

从字到词语、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有困难,或者无法梳理清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孩子的阅读都会产生困难。

这个课文中还没有成语。

如果文章中有成语、古诗甚至古文,文章的理解难度会更大。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文章的选题范围会更广。

不仅要求孩子有基本的阅读能力,还要孩子对于文中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背景有一定了解,才可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所以,阅读是基础性、综合性的能力,需要孩子的长期培养与训练,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1、提高孩子的阅读量。

提高阅读量确实是提升阅读的不二法门。量变引起质变。

让孩子多读书,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读物。

选择读物有两个维度非常重要,一个是兴趣,一个是难度。

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自己挑选。漫画,没关系。小说类,没关系。只要是正规读物,孩子愿意读,都可以。

要选择孩子阅读不费力的难度。不要在意年龄的问题。比如,一本书是推荐给三岁到五岁孩子看的书,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喜欢看,没有关系,可以看。

孩子的阅读,会随着兴趣和积累,不断的自然提高难度。

2、通过思维导图理解文章的结构

思维导图是用来拆解课文和段落的有效工具。

思维导图可以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孩子容易理解的图像和结构。这个就是把阅读过程中能力从抽象到具体化。整个过程就是锻炼孩子的读与思的能力。

这是为什么很多学校都将思维导图引入阅读的课程中。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文章、书籍和课程。

多让孩子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去拆解文章结构,对提高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

3、针对某一类型进行专项训练

如果某一项内容是阻碍孩子阅读的关键,针对性的突破是有效的方法。

比如,小学生常见的问题是成语,让孩子每天读一个成语小故事,坚持一个学期后,孩子的成语了解和阅读能力都会大幅地提高。

对于初中生,文言文常常是拦路虎,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就是对症下药的好办法。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长期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还能不断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正如古人所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读书破万卷,阅读是关键。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最好的方式(你知道现在孩子的阅读有多难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