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

1994年,被公认为:世界电影史上的大年。

有影迷将其称之为「黄金年」,在IMDb TOP 250当中,1994年出品的片子有6部;豆瓣TOP250当中,则有12部之多。

那一年,无论是正在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引领者的好莱坞,还是文艺殿堂级的欧洲电影节上都诞生了一批日后名垂影史的大师与经典。诸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等。

当然,1994年的影史传奇太多,其中也不缺少中国电影的身影。

这一年,内地影坛最受瞩目的华语电影有很多: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拿下威尼斯金狮大奖,张艺谋的《活着》拿下了戛纳评审团大奖,这两部作品都在内地影史有着极高地位。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

而在1994年,还有一部电影《背靠背,脸对脸》被严重低估。

影片没有像上面两部电影那样拿下国际大奖,只有主演牛振华夺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很多影迷都说,这部电影之所以没能在国际上拿奖,根本原因是:

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它故事里的深意与批判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

本期「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让我们来重温这部27年前的国产电影——

《背靠背,脸对脸》

Back to Back, Face to Face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

影片由西安电影厂出品,导演是第五代名导黄建新

作为导演,黄建新的创作生涯大致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探索先锋,中期专注社会观察,后期则转型为红色主旋律。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5)

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黄建新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其中以四个三部曲最为知名。

上世纪80年代,初出茅庐的黄建新完成了「先锋三部曲」(《黑炮事件》、《错位》、《轮回》),这三部作品题材类型各异,但在创作理念和主题表达上都追求大胆先锋,曾经一度引领中国电影的实验与变革浪潮。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6)

拍摄于90年代的「都市三部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和世纪之交以来的「心理三部曲」(《说出你的秘密》、《谁说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扬我》),则将镜头对准了社会变革中的小人物,用知识分子式的视角展现了对于中国社会及心理变迁的细致观察。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7)

而近年来黄建新逐渐转型幕后,比较为人知的是以幕后监制和联合导演身份挂帅的「红色三部曲」(《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

这部《背靠背,脸对脸》是黄建新的「都市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作品,影片改编自作家刘醒龙的小说《秋风醉了》,集结了牛振华、雷恪生、句号、李强等实力派演员,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张嘉译也在片中打了次酱油。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8)

电影时长140分钟,虽然是一部27年前的电影,但放在今天看剧情却依旧很讽刺。

不为别的,只因片中所展现的种种现象至今仍在发生着,因而被誉为:

现代版《官场现形记》,职场《厚黑学》教科书

不仅全程无尿点,而且很多情节极尽讽刺,情节尺度放在今天根本无法过审。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9)

故事发生在某市的文化馆内。

男主角王双立人到中年,是文化馆的“代”馆长。

别小瞧这个“代”字,虽然跟馆长只一字之差,性质却千差万别。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0)

王双立为人精明,工作能力强,在馆内也颇有威望,

可官运不佳,在代理馆长的位置上坐了好几年,一直无法升迁。

王双立明里暗里试探过上级领导徐副局长,可徐副局长却高深莫测地告诉他:

年轻人,哪个副手不想转正,但切忌心浮气躁,该是你的总归跑不了。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1)

领导都这么说了,王双立只能在文化馆内慢慢熬资历。过去几年他尽职尽责,不管是他自己看来,还是在文化馆的下属们看来,王双立转正都是必然的事情。

就连文化馆内投票选下任馆长的时候,王双立也理直气壮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2)

因为,他有这个自信。

王双立很有能力,他处事练达,办起事来更是滴水不漏。

电影一开始,王双立就遇到了一个职场上的难题:

上级冷局长想把自己的女儿安排进文化馆工作,但直接走后门肯定不合适,于是就想出来了个“公开招聘”的法子。王双立安排冷局长的女儿跟其他竞聘者一起面试,到时候再让局长女儿拿个第一名。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3)

如此一来,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招人进来。

可没想到招聘会前一天,冷局长突然说女儿不参加招聘会了。麻烦在于,文化馆的通知都已经发出去了,现在取消招聘会也来不及,这让王双立骑虎难下。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4)

招聘会还得办,但又不能录取别人,毕竟位子还得留给冷局长的女儿,否则就可能得罪上级冷局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5)

这是个两难的抉择,好在王双立却非常精明,想了个歪招儿:

他让招聘会的评委们给所有面试者打一样的分数,让这次面试自动无效,也就可以保证“一个面试者都不录取”,既不得罪冷局长,又成功混过了招聘会。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6)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7)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双立既有能力,又善钻营。

在他看来,馆长的职位空了这么久,就算轮也该轮到自己了吧!

王双立的算盘打得精,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居然空降了一位新馆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8)

新来的馆长老马原是个副乡长,他没见过什么世面,更不适应文化人的圈子,怎么看都似乎与文化馆馆长的岗位八竿子打不着。可这是上面的安排,王双立内心不服气,但又不好直接发作。

只是,王双立的内心忍不住开始盘算起来——

得想办法挤走这位马馆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19)

在乡下待惯了的老马,哪里是手段精明的王双立的对手,一步步地落入王双立下好的套里。电影借助王双立与老马之间的明争暗斗,犀利地展现了官场的潜规则与人性私欲。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0)

王氏官场兵法」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给马馆长树敌,让老马在文化馆内不得人心

上面让王双立给老马在城里安排房子,于是王双立顺水推舟,让文化馆内的李会计将自己的房子让出来给马馆长住,这就导致——本就小心眼的李会计嫉恨起新官上任的马馆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1)

目的还不仅于此,王双立顺带还报复了李会计。

之前王双立曾试探过李会计的口风,问到空降局长的传言,当时李会计没说实话。

王双立一番操作,不仅让新来的老马在内树敌,更完成了报复,可谓一箭双雕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2)

一个敌人还不够,王双立又利用老马不了解文化馆内的关系网络,让他得罪了更多人。

冷局长的女儿来文化馆内入职,问王双立应该给人家安排什么职位,王双立暗示老马可以将局长女儿调入文学组,再将文学组的老宋调到别处。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3)

老宋得知此事,知道这是明升暗降,好给局长女儿铺路。

他自然不会记恨高高在上的冷局长,只会将近在眼前的老马当仇人。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4)

第二步,党同伐异,除掉支持老马的力量

文化馆内的音乐组组长老罗,以前因为乱搞男女关系,曾经被王双立处罚过,这让他与王双立势成水火,见王双立没当上馆长,便主动攀上了马馆长的高枝。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5)

王双立发现老罗利用给马馆长买办公桌的机会私吞公款,但他却隐忍不发。

等到发工资的日子,再让李会计出马当众捅出来。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6)

这样一来,老罗的名声就臭了,再不敢跟王双立他们作对。

马馆长其实有心袒护老罗,可因为李会计那一闹,也不好直接出面干预,最终失去了在文化馆内最重要的心腹。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7)

第三步,为马馆长制造问题,暴露他的无能

上级安排文化馆修建的工程项目,王双立让李会计出马,暗中让施工队拖延工期。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8)

恰好领导要来检查,可施工现场却满地都是工程废料垃圾,冷局长催促马馆长解决。

正当老马无计可施而出丑的时候,王双立挺身而出,巧施妙计便处理了难题,这自然让冷局长对无能的马馆长感到不满,认为他连一点小问题都解决不好。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29)

第四部最关键,杀人诛心,让马馆长失去上级的信任

老马是个摄影爱好者,当时赶上抗洪救灾,马馆长于是拍了一些冷局长在前线的照片。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0)

本来是要拍马屁,办个摄影展,然而王双立特意选了一张照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照片中,下属们给冷局长打着伞,而冷局身上干干净净,没有半个泥点。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1)

冷局长来到摄影展看到这张照片,当时脸都绿了。

领导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

最终,老马被调走,王双立不战而屈人之兵。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2)

不过,故事到此才进展到一半,王双立的升官路上又出现了新的对手。

走了马馆长,上面又调来了一位更年轻的阎馆长,他是冷局长以前的秘书。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3)

小阎可不是老马那样的土老帽,他更精明,更得器重,新官上任便业务、财经一手抓,兼管人事,可说是大权独揽,直接架空了王双立这位副馆长。

尤其是见风使舵的李会计,见王双立失势,顿时倒向了小阎馆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4)

王双立依旧没说什么,只是他的背影似乎落寞了很多,眼神里写满了狼狈。

不过,王双立虽然败下阵来,但年轻的小阎却在文化馆内树敌颇多。

原来,小阎馆长毕竟以前是跟着大领导混的,所以心高气傲、年轻气盛。新官上任的他为了立威,得罪了馆内的不少人,很多人又开始怀念起王双立作为代理馆长的日子来。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5)

王双立一时没辙,但他的父亲却有更厉害的招儿。

王双立的父亲是个鞋匠,帮人修鞋为生,小阎馆长找他修皮鞋,没想到鞋却被修坏了。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6)

向来颐指气使惯了的小阎馆长如何能忍,当即在街上大吵大闹要老鞋匠赔钱。得知鞋匠的儿子是文化馆副馆长,就当场扬言,要从他儿子王双立的工资里扣钱作为补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7)

最终,逼得王双立的父亲想要卖血来赔钱,王双立怎么阻止父亲都不同意,下跪才求着老父亲回家。同事们得知王副馆长的遭遇都很同情,因而更对嚣张跋扈的小阎馆长义愤填膺。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8)

殊不知,这其实是老爷子的计策,目的就是为了煽动民意,让小阎馆长失去民心。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39)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不满小阎馆长的文学组老宋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

文章洋洋洒洒,标题写得耸人听闻:

鞋匠割肉卖皮,只缘官官相护》。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王父的一番折腾,小阎最终被暂时停职。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0)

这一消息,总算让王双立喜上眉梢,以为终于反败为胜。

可没想到,当他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官复原职的小阎馆长。

小阎馆长没倒台,心灰意冷的王双立却倒在了医院的病床里。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1)

此时的他终于认命,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法斗倒小阎:

小阎走的是上层路线,咱们斗不倒。」

不过,影片到这里却并没有结束,最精彩的是结尾的反转。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2)

自打与小阎斗争失败后,王双立放弃了升官之路,对文化馆内的大小事务放在一边,专心在文化馆内当个闲职人员,到点就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

直到某一天,王双立出门买菜的时候,遇到了同样落寞的冷局长。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3)

原来,冷局长被迫“提前退休”了。

起因是文化馆下属的镭射电影院,被人检举播放少儿不宜的电影,最终被查封。

这本是小阎馆长的责任,可作为上级的冷局长也被牵连进去,被迫下课。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4)

至于冷局长倒台后,接班的正是他的副手,当初的徐副局长。

还记得徐副局长当初鼓励王副馆长的那句话吗?

年轻人,哪个副手不想转正,切忌心浮气躁,该是你的总归跑不了。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5)

当初以为是在安慰王双立,殊不知,这其实也暗含了徐副局长的野心。

不管是老马、小阎,还是冷局长,其实到最后都沦为了棋盘上的棋子。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6)

故事最后,随着小阎和冷局长的双双离场,王双立又被调回文化馆接替代理馆长之位。

他像过去一样穿过文化馆门前的官场,恍惚间,他似乎又回到了当初的意气风发……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7)

电影的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却带给了观众非常意味深长的思考。

本片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几乎没有特别激烈的剧情冲突,电影来来回回只有几个场景,全部故事都发生在一座古代建筑风格的文化馆内,然而导演和编剧却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刻画了一副真实而生猛的官场群像,其中的情节和台词处处富有深意,隐喻贯穿电影全篇。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8)

本片中的文化馆并非现代化的建筑,而是一座宫殿楼阁式的古代建筑群,透露着一丝腐朽和破败的气息,也隐喻着官场文化的历史悠久

至于片名《背靠背,脸对脸》则是一句俗语,暗示了片中的角色心口不一、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的性格特征,但仔细一想,这简短的六个字几乎是概括了当代人际关系之间的基本状态。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49)

电影既可以当做一部官场讽刺电影来看,同时也可以作为一部展现小人物命运的现实题材电影。无论是基层体制内的潜规则,还是职场处世哲学,说到底都与人性和欲望有关,小小的文化馆内成了几千年来官场生态的象征与隐喻。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50)

主角王双立并非完全是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他只不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的有私心的普通人。他狡黠,工心计,会权术;他能干,事亲至孝,并不贪婪。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51)

在权力角逐中,老马、小阎都不是他对手,可是升级扶正却一次次落空。

做官的诀窍他懂得很多,可就缺少最致命的一条,不及老马和小阎一样有“上层路线”支持。

讽刺的是,折腾了一圈的他也没能如愿转正,结果却在偶然的机遇下得偿所愿,可此时的王双立心灵已疲惫不堪,对于曾经梦寐以求的那顶乌纱帽,到了手并非是欣喜,反而是带有几分苦涩味道。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52)

从当初强烈的权力欲,到幻灭后的心灰意冷,牛振华的表演为这部电影加分太多。

纵观整部电影,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但却带给观众无限的思考,导演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为观众折射了中国的官场、人情和处世哲学,而这正是影片能够被封神的根本原因。

沉寂20年的殿堂级神作(27年前被埋没的神作)(53)

可惜27年过去了,这样大胆前卫的电影却再也没法拍出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