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与推进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创新与推进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1)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韧性社区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陈金龙:充分利用好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指出,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包括五个方面,首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顺应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和诉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共同富裕的愿景变为现实;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确保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推动共同富裕最可靠的经济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基础性制度依托。第三,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品质、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创造推动共同富裕的条件,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最后,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信自强是推动共同富裕的精神力量。实现共同富裕有赖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有赖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贡献,创造充沛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才能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财富基础。

摘编自《光明日报》

【逄锦聚:全面深化改革,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逄锦聚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要调整和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或方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过去通过改革开放,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征程上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当然,在改革实践中,必须先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和搞好初次分配;深化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宏观领域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建设有为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各领域配套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

【封丽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封丽霞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把良法善治的要求贯穿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必须贯彻落实法治思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把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谱写“中国之治”新篇章提供了行动指南。其次必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不断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动力、增添活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车昱澎:加快韧性社区建设,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车昱澎表示,城市当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就是社区,建设韧性社区不仅是满足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社区安全稳定的基础条件。从定义来看,韧性社区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得到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从实践来看,韧性社区的建设应致力于在韧性框架构建、多元主体有效联动、探究问题解决方案与增强韧性程度提升几个方面着力。以社区整体安全为目标构建社区韧性框架,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社区自治职能和自我服务能力,整合社区社会资本,建立一套全周期韧性社区治理机制,以社区整体安全为目标打造系统化的模式和机制。优化社区治理多元主体有效联动,要通过推进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韧性社区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进一步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探究问题解决方案完善社区韧性机制,应在多元价值理念下确定行动纲领与具体措施,然后配合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路径导向要求建立监督考核部门,规范决策机制。此外,数字技术赋能不仅有助于社会治理体系效能的释放,也能为韧性社区应对非常态化状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

改革创新与推进共同富裕(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2)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