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的房价是多少(贵溪限价)

贵溪的房价是多少(贵溪限价)(1)

信江两岸贵溪新貌。

贵溪的房价是多少(贵溪限价)(2)

贵溪市举办的千人相亲大会现场。

贵溪的房价是多少(贵溪限价)(3)

贵溪市滨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图片由贵溪市委宣传部提供

5月20日,是年轻人青睐的好日子。这天上午,在贵溪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4对拒绝高价彩礼的新人代表身着正装,在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庄重的颁证宣誓仪式。

“我做通了父母不收彩礼的思想工作,不过他家最后还是拿了6.5万元,这笔钱给了我俩当‘创业基金’。”在颁证现场,被问及彩礼问题时,贵溪女孩张姿表示“家里没有要求”。如今的贵溪,通过广泛宣传,像张姿这样敢于向高价彩礼等婚俗陋习说“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彩礼,是贵溪人谈婚论嫁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显著改善,彩礼数额水涨船高,甚至出现畸高彩礼、天价彩礼现象,导致一些家庭因“礼”积怨、因“婚”致贫,成为乡风文明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

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婚俗改革实验区,贵溪市面对高价彩礼这个群众反映多、改革难度大的“硬骨头”,打响了一场移风易俗攻坚战。

凝聚共识

夯实治理高价彩礼的民意基础

在贵溪,民间普遍称彩礼为“见面礼”,以前一般是从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的吉利数字。近些年,受一些人虚荣心、攀比心的推动,部分经济状况好的乡镇彩礼行情见涨。

“见面礼”“上门礼”“改口费”“五金”以及中介费、婚宴费用、买房买车等开支,结婚成本之高让当地农村群众感觉“压力山大”。贵溪市相关部门一份调查问卷显示,57%的受访者表示本村的彩礼太高,难以承受。有人戏言:“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退回贫困线。”

在当地群众看来,一些农村家庭坚持收取高价彩礼,一方面,是认为女儿一旦出嫁就成了婆家的人,把彩礼当作是父母养育女儿的补偿;另一方面,也是把彩礼当作婚姻幸福的保障,收得越高说明女儿身价越高,在婆家的分量就越重。正是因为这些陈旧观念的存在,高价彩礼才有了生存土壤。

然而,高价彩礼往往给新组建的小家庭埋下隐患。有的夫妻婚后首件大事便是商讨如何还债,有的家庭因此陷入无休止、无结果的是非纷争,还有的小两口很快就面临退婚、离婚的纠纷。

贵溪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周淑琴长期在基层一线参与司法调解工作。她介绍,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约占该院家事法庭日常业务量的10%,平均每个案件的调解时间为一个多月,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诸多负担和矛盾。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彩礼不仅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追求过高彩礼,还可能早早给小家庭套上经济和精神两道枷锁。

让畸高彩礼降下来,还彩礼以吉祥喜庆的本意,贵溪凝聚了共识、夯实了民意基础。

强力整治

彩礼“限价”成鲜明改革导向

2021年9月,贵溪市被纳入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3年。消息传开后,人们寄予厚望——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江西县域经济“排头兵”,贵溪能否探索出一条治理高价彩礼的新路?

高价彩礼的形成,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如何有效动员相关力量,通过“引导加治理”的方式把彩礼金额真正降下来,并进一步形成婚庆嫁娶新风尚,目前还没有什么成功模式可遵循,贵溪人必须摸着石头过河。

在此之前,贵溪市在移风易俗方面已进行过不少探索。事实证明,没有广大群众的真心理解和广泛参与,仅靠发个文件、喊几嗓子,是没有效果的。

“领导真重视,镇村是关键,干部要带头,群众是主体。”就婚俗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如何找到突破口,贵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永生认为,必须坚持多管齐下,调动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舆论氛围,坚决刹住以高价彩礼为荣的歪风。

今年5月,该市明确由市委书记担任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18个相关部门参与其中,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通过高位推动为婚俗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在密集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的同时,当地还明确将婚俗改革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评内容,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和村(社区)居民道德评价重要依据,树立起奖优罚劣的鲜明工作导向。

治理高价彩礼,要不要一步到位推行“零彩礼”?相关部门调研后发现,当地农村家庭仍然普遍认可彩礼是结婚必不可少的内容,推行“彩礼指导价”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在综合考虑当地居民收入等实际因素后,贵溪市在婚事新办简办指导意见中提出,婚嫁倡导“零彩礼”,结婚彩礼总数控制在9.9万元以内(含“见面礼”“改口费”等),其中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控制在6万元以内,并坚决抵制、及时劝阻各种“晒彩礼”行为。

为让彩礼“限价”等指导意见进村入户,形成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贵溪市在舆论宣传上下足功夫。当地乡镇、村组纷纷行动起来,将写有“彩礼不超九万九、勤劳致富样样有”等字眼的宣传手册发放到村民手上,把“一世姻缘岂能交易、万千彩礼难买幸福”“莫让彩礼添新债、莫让佳人添新愁”等横幅挂在村头路口的显眼位置,把党委政府推动婚俗改革的决心展示出来,让抵制高价彩礼的观念深入人心。

此外,千人相亲大会、移风易俗订亲大会等大型活动的接连举办,让群众耳目一新;一些贵溪本地“网红”也纷纷发布抵制高价彩礼的短视频,引来网友集体点赞;各乡镇还及时推出一批“零彩礼”新人正面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农民群众逐步接受婚嫁新风尚。

在浓厚的舆论氛围支持下,贵溪社会各界对推动婚俗改革越来越关注,对抵制高价彩礼越来越有信心和决心。

管好中介

不让“媒婆的嘴”成“骗人的鬼”

“做红娘牵红线,是积善行德的好事。要记住,你介入的不是婚姻买卖,而是两个青年的未来、两个家庭的幸福。”5月16日,一场特别的红娘(媒婆)培训在滨江镇举行,培训主题是“天价彩礼的危害”。来自贵溪市民政局、妇联的干部和法院的法官,给当地媒婆们上了一堂通俗生动的婚俗改革课。

截至目前,这种培训已在贵溪市举办26场,覆盖了全市220余名登记在册的专职、兼职婚姻中介人员。

治理高价彩礼,媒人群体的作用非常重要。贵溪民间素有“无媒不成婚”的说法,即使是自由恋爱的年轻人,谈婚论嫁时也会找个媒人当见证人。

促成一对新人结合,职业媒人往往要收取上万元的中介费,甚至要求服务费与彩礼金额挂钩。为了自身利益,有的媒人在说媒过程中隐瞒不利事实,极力促成婚姻,甚至为高价彩礼推波助澜,导致出现后期矛盾与纠纷。

向高价彩礼“宣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动媒人们的“奶酪”。虽然贵溪市出台了职业媒婆(红娘)公约,然而,媒人大多是自由职业者,相关部门无法对其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管住“媒婆的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婚俗改革要成功,必须管住媒婆。”贵溪市民政局二级主任科员闵美琪介绍,当地的做法是建立婚姻介绍所(红娘工作室),把媒婆从“游击队员”变成“正规军”。

通过对各乡镇职业媒婆进行统计,贵溪市已有31个村(社区)完成婚姻介绍所(红娘工作室)登记审批并开展婚介服务。在精心教育和统一管理下,哄抬彩礼价格的媒婆少了,倡导婚恋新风的红娘多了。

邱细花是滨江镇滨江社区红娘工作室负责人,包括她在内,社区有3名登记在册红娘。“以前主要给熟人介绍对象,现在有了规范的工作平台,感觉工作有了名分,受到政府重视,腰杆也更直了。”

高价彩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青年择偶信息有限、接触面不广。婚姻介绍所(红娘工作室)在管好红娘的同时,还致力于给农村青年免费提供信息服务。贵溪市一方面逐步摸清适龄青年底数,另一方面着手开发婚俗改革小程序,一个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线上线下融合的婚姻介绍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抓准关键

让党员干部成婚俗改革“带头人”

倡导婚俗新风,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是关键一环。

贵溪市提出,以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价彩礼的实际行动,带动形成倡导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根据贵溪市相关规定,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要带头文明节俭办婚嫁喜庆事宜,对发现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的将给予严肃查处。

滨江镇年轻干部方凤节是贵溪近年来涌现出的“零彩礼”新人典型之一。因为担心家里要过高彩礼,方凤节主动给父母宣传移风易俗的规定,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订婚时,方凤节父母婉拒了男方家按照风俗送来的6.8万元“见面礼”,一时传为佳话。

在农村,村支书、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是关键带头人,他们对婚俗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直接决定治理高价彩礼的成效。村干部带头,通过红白喜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平台引导,用老百姓看得懂的村规民约进行“勤劝导”“软约束”,是贵溪市各镇村正在探索的做法。

“移风易俗确实很难,但只要上级党委政府重视,村里真抓实干,群众积极参与,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泗沥镇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郑兵和介绍,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村里一般每年也就一两对新人结婚,只要平时做好宣传、打牢基础,管住高价彩礼是做得到的。

郑兵和当了12年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威信就是他的底气。王湾村的后生郑亮退伍回乡,家里说好一门亲事正准备订婚。郑兵和通过网格员得知这一信息后,立马找上门来倡导婚嫁新风。身为党员的郑亮当即表态支持村里工作,再加上小两口互相都“看对眼”,女方家庭也通情达理,一个“低彩礼”新人家庭就此诞生了。郑亮夫妻还因此上了村里的道德“红榜”。

在婚俗改革过程中,贵溪市普遍建立的以“五老”人员为主的农村网格员队伍,发挥出基层信息触角的作用。在泗沥镇,遍布各村组的网格员人数达415人。有了这支队伍,谁家要结婚、打算给多少彩礼、如何操办,镇村干部第一时间就能掌握相关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高价彩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根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今的贵溪,抵制高价彩礼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正逐步完善,婚俗改革渐入佳境。人们期待着,这座赣东北的经济重镇,能早日探索出更多务实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方整治高价彩礼提供有益借鉴。

【专家观点】

治理高价彩礼要打好组合拳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社会学博士 徐 佳

高价彩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俗问题,而是当前塑造乡风文明、减少社会矛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幸福江西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治理高价彩礼,不仅要从体系高度提出全方位的设想、各阶段的思路,还要着眼于根本性和持久性,多措并举、久久为功。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推进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入脑入心等,是治理高价彩礼的策略和抓手。

要深入挖掘乡村内生动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加快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和养老顾虑。要在各地农村拓宽宣传渠道,持续开展倡导“男女平等”的宣传活动,抵制“重男轻女”的传统偏见。要提高农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倡导女性重新认识自身社会价值,强调婚姻平等,使农村女性更加独立、具备更强的经济能力,为拒绝高价彩礼奠定现实基础。

【记者手记】

推进婚俗改革 贵在务实创新

治理高价彩礼,是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话题、民生难题。这些年来,贵溪市广大群众深受高价彩礼之苦,相关部门的改革探索也走过弯路,如今借纳入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东风总结经验、强力推进,可以说是一个颇具观察和研究价值的基层改革样本。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务必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面对高价彩礼这个难题,贵溪市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成因,充分尊重民间的固有风俗,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彩礼“限价”方案。当地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营造各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借舆论之势、集众人之力把彩礼金额降下来,无疑是一种务实的工作思路。更让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还勇于创新,正视农村婚恋信息不畅的老问题,有针对性地抓住了“媒人”这个关键群体,提出搭建婚介平台、完善信息服务的改革思路,为下一步产生工作成效奠定了扎实基础。

治理高价彩礼,不仅需要决心、信心,更需要耐心、细心。贵溪市的婚俗改革攻坚战成效初显,但还远未到庆功之时。我们相信,只要当地党委政府持之以恒,把这些凝聚基层智慧、务实管用的措施全面落实,坚持部门协同齐抓共管、舆论宣传入脑入心,就一定能收获广大群众的真心理解和支持,从根本上解决高价彩礼这一社会顽疾。

本报记者 朱 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