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

引言

“…我想做一个迟到太久的道歉。”2020年12月31日凌晨零点整,郭敬明在个人微博上郑重发出这一条公告,被认为是对15年前剽窃世界的一个道歉。

2020年12月25日,郭敬明导演的电影《晴雅集》上映,但2021年1月2号左右,又传出该电影后续被停止排片的传闻,缘由是可能“抄袭”他人作品,其中的一些镜头与《奇异博士》的非常相似。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1)

作为80后崛起的作家,郭敬明一直充满争议,尤其是在15年前抄袭他人作品并拒绝道歉后,备受人们的关注。同一时期,还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作家,一直立志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斜杠青年"(多职业从业者),并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他就是韩寒。

有人曾将郭敬明同韩寒相比较,认为韩寒是郭敬明终生的劲敌。两人起步相同,拥有相似的经历,但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目前,韩寒正在完成"斜杠青年"的梦想,而郭敬明则还在原地踏步。那么,他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一、出道即辉煌

与郭敬明相同,韩寒在学生时代便出名,一部《三重门》就让他火得一塌糊涂。而更疯狂的是,他的主动退学却引来多人的崇拜。

由于对车感兴趣,韩寒坚持在创作中玩赛车。但这并不能让他过瘾,坚持多年以后,他最终用电影来描述自己对车的喜爱,一部亲自导演的《飞驰人生》由此诞生,狂飙17亿票房。与郭敬明的成名作《小时代》系列非常不同的是,《飞驰人生》深入讲解人生起落,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富有满满的正能量和正直的价值观。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2)

自初中起,他便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经常在少年回忆等杂志发表文章,《生涯模式》等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1999年,上高一不久,他毕业在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中以标题为《杯中窥人》的文章博得一等奖。要知道,这是全国新概念作文的首届比赛,意义重大。

后来,他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文学创作上,曾因《三重门》的写作而导致多门学科亮红灯,甚至直接出现留级的结果。也许是年少气盛,他毅然地选择了退学。

面对着家长的质疑和老师的询问,他只高冷地以“获取稿费以养自己”来回答人生的何去何从。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3)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三重门》出版以后,便让他收到了100多万元的版税收入,并因此而一战成名。二十多年来,《三重门》依然在销售,是销售量最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他的退学和成名还引发了教育界的思考。为改变僵化的教育体制,提高民众的素质,教育界为学子们制定了一套更具特色的帮扶政策,鼓励他们朝着自己喜欢和所具备优点的方向发展。

对于他而言,这只是人生开挂的开始。

二、“开挂般”的青年时期

同郭敬明都是年少出名,但韩寒的成长之路至少包含一些原创与正能量。就出版的作品数量而言,韩寒已经胜郭敬明一筹,平均一年出版一部作品。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4)

仅从2001年到2004年,他就成功出版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和《长安乱》,都是原创作品,未曾被质疑有抄袭。在2004年,他还出版了一本书《韩寒五年》,书中详细地介绍和收录了他出道5年期间的作品。

由于影响极大,所以分别有香港、台湾的繁体版本。在国外,该书还被印成有日本、法国、韩国和新加坡等语言的版本。难能可贵的是,它居然成为了法国当年十月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由于喜欢玩车,他基本上把卖书所获得的钱都用来买车。在开赛车的路上,赛车随笔《就这么飘来飘去》于2005年出版,首刊便有高达36万册的好成绩。电影《飞驰人生》的出现,也是他喜爱跑车路上的一个节奏。

2010年,他迎来了自己个人的巅峰时刻。当年4月,《时代周刊》进行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百人排名中,他同比尔盖茨和奥巴马一并被列入其中。很有意思的是,他以近100万的票数排在投票名次的第2名,最后一轮的投票中排在第24名。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5)

2010年7月,由他主编的《独唱团》正式发行;同年9月,长篇小说《199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问世,首刊便有70万册的成绩。

这一年,他还同谈了10年恋爱的女友金丽华步入婚姻殿堂,可谓是事业和家庭双赢。

三、为热爱的人生转型

在成长的路上,韩寒也朝着导演的方向发展,期间共用时6年。当时,郭敬明已经凭借《小时代》赚得忘乎所以,而他只能算是初来乍到,影视作品并没有揭起多大的浪花。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就非常差。处女作《后会无期》仅上映18天,就获得了近6亿的票房,以郭敬明的《小时代3》不相上下。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6)

此后不久,《乘风破浪》和《飞驰人生》基本上都是以破记录的形式出现。从这些成绩来看,他算是成功地转型。郭敬明同他相比较,发展又如何?

四、郭敬明不算是进步

郭敬明的发展与韩寒非常相似,但两人也有所不同。相似之处在于两人都是80后的人气王和80后作家中的领军人物,都因参加新概念作文而崭露头角,都从作家转型为导演。

不同之处在于郭敬明早期的发展要比韩寒好,但此后一直走下坡路,在“骂声”中前进。郭敬明主编的文学杂志《最小说》还是让许多青少年喜爱的,而年韩寒的文学杂志《独唱团》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名气。

两者出现最大的正面冲突,是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与《小时代3》的“较量”。有人认为,这是从文坛上的较量转移到电影上的比拼。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7)

虽然都代表青春作家,但两者的风格迥异,分别代表不同的维度,审美观也出现很大的偏差。韩寒比较倾向于大众,符合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消费者的喜欢,而郭敬明只将目光关注于青少年,作品一般被认为是三观不正,特别是《小时代》系列的拜金主义和在《我是演员》中对没有演技的表演者发 S卡。有意思的是,2005年的《福布斯》排名中,两人同时上榜,郭敬明以第29名领先于韩寒的第99名。

同是作为80后的偶像,两人的对立已经是明面上的事。在一档访谈中,韩寒对于主持人的询问,以“久仰”来回答是否认识郭敬明的问题;而郭敬明则直接用“不认识”来答复,可见两人在情商上的差距有多大。

就进步方面而言,郭敬明近年来虽然作品不断,但却只能算是原地踏步。与韩寒的系列电影相比,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夏至未至》等都没有创新之处,只能认为是不断重复地对青春进行时无病呻吟与金钱至上的崇拜,会造成极大的审美疲劳与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树立。

结语

一个人进步与否,与他出版作品的数量有关,与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郭敬明的文学作品和《小时代》系列作品再过去卖的很销,主要是同当时青少年的心灵成长有很大的共鸣。但于今而言,青少年和处在青春期中的人们的心理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所谓的“古风”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

韩寒与郭敬明的对比(斜杠青年韩寒郭敬明将其当作一生之敌)(8)

如果全社会都崇尚无痛呻吟的拜金主义者,又以缺乏雄性魅力和特质的男性为主要榜样,那社会是病态的,至少三观是不正的。切合真实生活,在语言有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那不仅会引导人们改变自己,同时也会使作品成为永恒。显然,郭敬明并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只能原地踏步。而韩寒不同,"斜杠青年"的追求正使他变得完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