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最重要的三个特征(要成为圣君贤主)

历代圣君贤主,治理天下,能使天下归心,百官人尽其用,百姓安居乐业。虽然被称颂宣扬的都是这些明主,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身边的能臣干将是不可或缺的。《论语.泰伯篇》就记载了孔子对于尧舜及周武王时期人才济济的感叹。原文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管理者最重要的三个特征(要成为圣君贤主)(1)

“舜有臣五人”,按钱穆先生注释,本章开头的一句话应该也是孔子所说,此处略去了“子曰”二字。相传舜有能臣五人,分别是禹、稷、契(xiè)、皋陶(yáo)、伯益。其中大禹善于治水,平水土。后稷管农业。契布五常之教,也就是礼仪。皋陶掌管刑狱。伯益掌管山泽。有这五个人辅佐,故舜能使天下人归心,从而天下大治。

“乱臣十人”,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按朱熹《论语集注》注释,“十人,谓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其一人谓文母。刘侍读以为子无臣母之义,盖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内。”辅佐周武王的十人中,对于其中的妇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文母,就是周文王的正妃太姒,也就是周武王的母亲。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不可能把母亲作为辅佐儿子的大臣,所以此处所指的妇人应该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

管理者最重要的三个特征(要成为圣君贤主)(2)

“唐虞之际”,尧号陶唐氏,史称唐尧。舜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此处所说唐虞之际也就是指尧舜掌管天下的时期。

本章的译文是,舜有五位贤臣而天下得治。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自唐尧和虞舜以来,至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鼎盛了。(周武王时期也只有)十名贤臣当中还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拥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地域,仍然臣服于殷商,周朝的德,可以说是达到最水准了。”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一句自古有四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认为是人才的情况唐虞之际比周初为尤盛;第二种认为是指唐虞之际不如周初;第三种看法则认为是唐虞之际与周初都是人才鼎盛的时期,其中“于”作“与”解释;最后一种则是认为“际”是边际的意思,即以后、以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唐虞以来,周初是人才最鼎盛的时期。

管理者最重要的三个特征(要成为圣君贤主)(3)

朱熹认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一句应该在前面增加“孔子曰”另起一章,主要是由于这句话与前面感叹人才难得没有太直接的联系。钱穆先生认为如果另起一章,则这句话主要是赞扬周文王的,整体上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与本章作为一章,在周武王时期人才难得的文字后面,单独赞扬文王,言外之意可能存在对武王不满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此句是赞扬文王和武王两人,又难免有点牵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固然难得,但是对于统治者或管理者,知人善用才是更重要的。人无完人,每个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如果每个人都能人尽其用,充分发挥其所长,对于所短能有效的规避。就象列宁说过的“组织能使力量增加十倍”,故张居正才会说知人善任是治天下之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