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抵抗皮肤病秋冬季(秋季莫让皮肤病缠上身)

2018-09-11 09:4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梁舒

怎样抵抗皮肤病秋冬季(秋季莫让皮肤病缠上身)(1)

本期主持:陈晓东,乐清市中医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委员,温州市中西医结合皮肤分会委员,温州市皮肤美容学会委员。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皮肤美容主诊医师,擅长痤疮、皮炎湿疹、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诊治及腋臭的微创治疗。

一阵秋雨后,乐清的天气越来越凉爽了,但“秋燥”也在这个时节出现,最外在的表现就是皮肤干燥。

秋季由于天气的多变,人们常常会因为缺少皮肤防护而患上皮肤病,很多有旧患的人也会旧病复发,瘙痒症、湿疹、痤疮等皮肤病是秋季患病率和复发率较高的疾病。

老人易得瘙痒症

“这几天凉快了,空调都不用开,夜间睡觉真舒服,哪知道全身皮肤都发痒,夜里更严重,挠得腿上一道道抓痕,很难受,不知道是不是吃了什么过敏了。”9月9日,市民张大爷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被确诊为瘙痒症。

陈晓东介绍,秋季是全身性皮肤瘙痒症的高发期,常为阵发性,夜间更严重。这个病症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因老年人皮脂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和退行性萎缩,或过度洗烫皮肤,加上气候干燥等因素,更易发病。瘙痒症一般发生在四肢及躯干,让人感觉难受,不停地抓挠,皮肤一旦划破,还容易引发其他感染。

“预防瘙痒症并不难,最重要的是先做好皮肤的补水,让皮肤持久滋润。”陈晓东说,入秋后,老年人和干性皮肤的人,可提早调整护肤品的类型,选择滋润效果好、补水保湿的护肤用品。瘙痒处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若已发生瘙痒情况加重或者发炎症状,应避免局部刺激,包括搔抓、过度洗烫及不恰当治疗,忌食刺激性食物。

过度吃海鲜易得湿疹

最近,市民餐桌上的海鲜大量增加,一些易感人群因此患上了湿疹。

市民郑琳的女儿5岁了,之前得过湿疹。近几日,家里每顿都有江蟹,小姑娘贪嘴,吃了不少。“起初在下巴处发疹,后来整张脸都是,再后来严重到耳朵上都有,赶紧带她去医院看。”郑琳说,到医院一检查,孩子的湿疹复发了。

陈晓东介绍,诱发秋季湿疹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环境的突然改变或者饮食上食用了容易过敏的东西,比如这段时间鱼虾、江蟹上市后,过敏的人就明显增多。

湿疹初期好发于面部、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皮损为多型性,可见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小水疱,常因搔抓形成糜烂、渗液、结痂等,在精神紧张或睡觉前症状明显。

发生湿疹时,首先需要寻找诱发湿疹的原因,如吃了海产品、气候干燥、动物皮毛过敏等,找到原因后,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注意避免可疑诱发源。

为了预防发病,易感人群在秋季应当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皮肤受刺激,同时做好保湿,婴儿和儿童一天可多擦几次保湿的乳霜,保持皮肤滋润。切记不可抓挠、用肥皂洗或涂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秋季为啥爱长“痘”

“这几天天气凉爽了,我脸上却开始拼命长痘痘,为了遮住痘痘,使用了很多遮瑕膏,哪知越来越严重,都成脓包了。”日前,戴着口罩到皮肤科就诊的小蔡十分郁闷。

陈晓东介绍,秋季也是痤疮的高发季。干燥的气候容易夺走人体水分,体内、体外都会大量失水。皮肤一旦干燥就会使角质增厚,增厚的角质容易阻塞毛孔,形成痤疮,以往较轻的痤疮也可能在这个时候加重,还有部分人群和季节变换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在门诊中,痤疮一般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常伴有皮脂溢出,包括粉刺、表浅脓包、炎性丘疹、结节、囊肿及疤痕等。”陈晓东提醒,秋季要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应尽可能避免辛辣食物,控制脂肪和糖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劳逸适度,保持充足的睡眠,纠正便秘的情况。

为化解秋燥,应该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可以自制一杯八宝茶,以适量红枣、枸杞子、莲仁、西洋参片、甘草片、冰糖、花生仁、红茶冲泡,营养丰富且有活血、清火、除燥、益神、和气、养颜之功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