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

这是一组拍摄于1933年的甘肃地区的老照片,照片的拍摄者是一个名叫卡特·霍尔顿的美国牧师,卡特·霍尔顿的中文名叫海映光,卡特·霍尔顿曾经长期在华游历及布道,时间长达近十年。1933年,卡特·霍尔顿在甘肃地区传教的过程中,拍摄了大量记录当时的甘肃各地社会生活的图片。下面的这组老照片就拍摄于这一时期。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1)

1933年的兰州黄河铁桥,一支驼队驮载着货物走在桥上,这应该是来自青海的商旅。兰州黄河铁桥位于白塔山下,建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历经百年沧桑,畅通黄河两岸。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2)

1933年的甘肃夏河,用牦牛运水的两个撒拉族儿童,女孩骑在牦牛上,男孩在后面赶着牦牛行走,这俩孩子应该是一对小兄妹。当时的夏河县即现在的循化,因境内大夏河得名。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3)

1933年的甘肃夏河,正在扬谷的撒拉族农人。撒拉族因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循化、化隆以及甘肃的一些地区。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4)

1933年的甘肃临潭,一个站在大树下的小女孩。小女孩身后的大树用木栅栏围了起来,上面挂满了木牌子,木牌子上写的字看不清楚,很像如今的景区里大树上挂的许愿牌。临潭古称洮州,千百年来一直是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门户,被史家称为北蔽河湟,西控番戎,东济陇右的边塞要地,是唐蕃古道的要冲地段,史称“进藏门户”,是有名“茶马互市”。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5)

1933年的甘肃河州,一座巍峨高大的城门楼。临夏古称河州,临夏地处甘肃中部西南面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6)

1933年的临夏,大夏河上简易的木桥,桥上有一队脚夫和商人及驮着货物的骡马经过。木桥由粗大的原木和木架搭成。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7)

1933年的临洮,农人在厚厚的黄土台面上开垦出的梯田。这些梯田大多数是狭长形,层层叠叠,非常壮观。

兰州到临洮县(1933年的甘肃从兰州到临洮)(8)

1933年,临洮城西的永宁浮桥,临洮,古称狄道,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洮河从狄道穿城而过。洮河从西岩山的峭壁下往北流去,远处河面上一条珠链似的便是永宁浮桥,浮桥是用船搭建而成的,这里是汉唐丝绸之路的重要渡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