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

"

日本社会像一面镜子,有过三十多年的经济狂潮,也有过国民生产总值、金钱成为全民唯一的价值崇拜。但等到经济泡沫被刺破,带来的结果却是,所有人都迷茫了,年轻人找不到出路,只能颤巍巍的,成为一个时代一个个具体的标志和羸弱的阐释。

"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1)

最近读日本战后经济史,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预言。有些感悟,写出一篇长文,分享大家。

01

二战打垮了日本,而再一次让日本人觉得自己站起来了,却是20年后的东京奥运会。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让战后的日本扬眉吐气。在开幕会之前,日本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另一项成就:新干线列车,这是最早的高铁,时速210公里,是当时全世界最快的列车。新干线列车通车,是1964年的日本奇迹和日本速度。

那场奥运会,日本名列第三,前两名是美国和苏联。但其实对日本人来说,那场奥运会最高光的时刻,是日本女排在一场附加赛中打败了人高马大的苏联队。这对当年的日本人来说,这让他们群起兴奋,就仿佛看到未来预言:

日本将很快就要赶超苏联,成为世界第二。

那届奥运会举办地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战后的二十年间,日本经济发展实在太快了,短短20年,他们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不是日本奇迹,而是人类奇迹。

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的国家现状是六十多个城市被炸毁,九百万人无家可归,人民记忆是贫穷和饥饿。战后,甚至有这样一个真事。日本政府为了讨好美国,组织妇女给美军献礼,最后导致梅毒泛滥,政府只好遣散妇女,但政府太穷了,连妓女的工资都付不起,最后以颁发“爱国奖章”代替工资。

不过,战争虽然给日本带来萎靡,但也留下了丰厚的工业遗产。二战时的军工企业,在战后摇身一变,都成了民用企业。当年为日本制造军用光学仪器的佳能、尼康,转身生产民用相机;曾经制造坦克的,转型生产起了推土机;曾经造手榴弹的,转型去生产烤炉。

这些转型的军工企业,一夜之间,全部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并向经济崛起发起猛攻。

五十年代,依然是战争年代,但却是日本的新国运。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接连爆发,日本却迎来转机。在日本国内,由美国飞来的军需物资订单多得根本做不完。日本经济被战争彻底激活。有人算过一笔账,仅朝鲜战争的前八个月,丰田汽车的产量就猛增40%,其它诸如石油、钢铁、药品都是突飞猛进。

50年代以后,因为经济发展迅猛,日本经济甚至还出现一个个经济上的“盛世”。先是50年代的神武景气、岩户景气,然后是60年代的伊弉诺景气。经济的发展,一下子让整个国家从战败的垂头丧气,变成全民昂扬向上。

经济复苏了,文化当然也会跟着复苏。

1968年,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诞生。川端康成穿着灰色和服,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向全世界讲述日本的文化与美,随后他又游历欧洲,讲日本的和歌、花道和茶道。这大概是世界第一次走近日本,也是日本第一次向世界大规模宣扬自己的本土文化。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2)

日本国内狂呼:这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其实日本六七十年代经济复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有一个很大的标志,就是中产阶级数量增加,穷富差距缩小。

战后的日本,刚刚经历民主化改革,贵族被废除,财阀被解散,日本内阁提出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兼顾城市与农村经济,还缩小了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

为了遏制阶层固化,日本政府还专门设计出一套“累计课税所得制”的税制,最高税率高达45%,这使得仅占日本人口4%的富裕阶层,他们缴纳的所得税,为日本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所得税。

那个时候,日本民众只要努力,只要 “996”,只要007,只要肯干,只要卖力。人人都可以过上一种“中流生活”:人人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房产和汽车,孩子也能接受高等教育,全家偶尔也可以搞一些休闲娱乐活动。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中产阶级数量猛增。七十年代的日本总人口只有一亿多。而中产阶级数量,却有一个亿。当时的日本,一下子成为全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

而那一代日本年轻人呢,他们集中出生于战后的首次“婴儿潮”期间,被历史学家称为“团块世代”。

和上几代人不同,他们生命里没有战争阴影,生命里尽是美好。他们对世界足够热忱,世界无比崭新,前途无比光明。那一代日本大学生,听音乐,听的是爵士乐、披头士;谈哲学,谈的是存在主义,是萨特、波伏娃,谈绘画,是毕加索、梵高。

他们是被历史砸中的一代人,毕业后进入工作,是终身雇佣制,不得解聘,一旦进入三菱、三井、富士这样的大企业,他们将一生衣食无忧,永不失业,而且年龄越大,工资越高。

那时候大学生太受欢迎,可以挑企业。

七十年代的日本,有个有趣的故事:

一些知名企业为了招揽大学生人才,显示他们的企业福利之好,他们带着许多年轻人提前享受生活,走进红灯区找妓女,用纸醉金迷和彻夜风流,诱惑那些年轻人给他们心甘情愿做打工人。

那个时代,也是北野武、坂本龙一、宫崎骏、东野圭吾、村上春树一代人的青年时代。这些年轻一代,不但沉迷文学、音乐和艺术,而且对于政治,他们同样充满热情。六十年代反对美国的安保运动,北野武曾是参与者,他在路障后面为游行者收集头盔,差点被警察逮捕;那时候的坂本龙一,还是个坚定的左翼,他立下豪言壮语,要“解放被资本主义操控的音乐”。

他们也像美国、英国、法国的年轻人那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反对越战;也像法国“五月风暴”里的年轻人一样,背诵红宝书,从收音机里收听关于中国的消息,试图去理解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形态。

所有日本人都相信,这是我们最好的时代了。

那一代年轻人的命运,紧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在一个行将沸腾的时代里,他们越来越自信、张扬、纯粹、热烈,一切都在昂扬向上,理想主义,利己主义,奋斗主义,都可以在那个时代找到生存的土壤。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3)

六十年代参与安保斗争的日本年轻人

02

但真正让日本沸腾,却是八十年代。

在美国的设想之下,二战以后,日本的命运,是成为非共产亚洲的“工厂”,他们对日本经济的设想,也就是生产廉价杂货的二流经济。连统治日本七年的麦克阿瑟,离开日本后,也向世界宣布:

在成熟的资本主义世界里,日本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不过日本民众并不买麦克阿瑟的账,在日本国内,日本民众说:我们可不是十二岁的孩子,日本产品将被世界尊敬。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无比威猛,已经全面赶超了苏联,在汽车等一些领域,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也迅速涌入了西方世界。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开始谈论“Made in Japan”。就像2000年前后,全世界都在谈论“Made in China”。

1987年之后,连续两届世界首富,都被日本人夺魁。到八十年代末,日本平均工资达到了2160美元,而反观当时的美国呢,却像个弟弟,只有1681美元。

当时西方的经济学家论断:“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正在从美国转移到日本,日本将会成为世界的中心。”

日本人高兴了:你看,我们比美国还要强大,未来一定是我们日本的。

当时的日本商人在全世界花钱也很猛。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皮耶瑞特的婚礼》,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这些世界名画,买买买。几年之间,日本富豪豪掷1万亿日元,将世界名画,全部买回来挂在自己的墙上。

这多像几十年后的中国,华谊的王中军,花费8个亿,买回梵高和毕加索的画,建造起一座私人美术馆。不过可惜的是,深陷泥潭的王中军,大概也没想到,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买梵高和毕加索。

当时日本三菱,在花钱一事上更加生猛。一举买下了纽约市中心洛克菲勒中心14栋大楼,索尼也不甘其后,斥资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日本实在太有钱了。连日本国民作家村上春树也说:这个时候的日本人,太信心满满、太自以为是、太有钱了。

当时在纽约的第五大道,挤满的全是疯狂购物的日本人,他们购买皮草、珠宝、香水、珐琅等等的奢侈品。平均每5个日本人,就有一件LV,日本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当然,现在保持这个记录的是我们中国。

八十年代,日本商人挥金如土,随手就给喜欢的酒吧侍应生上万美元的小费。花钱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在自己讲笑话时,看到她们笑脸千娇百媚;高档餐厅里,他们像撒盐一样,往食物里撒上金箔,为了彰显身份和健康,把寿司和黄金一起嚼碎吞下。那时候,日本要有抖音,大概记录的全是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4)

八十年代在日本街头挥舞钞票的年轻人

那时候的日本是“金满日本”,那时候的日本社会,是刹那主义,是及时行乐,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消费即美德。

那么日本经济的崛起,根源在哪呢?其实根源是他们的经济体制,这套经济体制源自二战时期的1940年的“国家总动员体制”。就是将全国所有资源都用来为战争服务,国家可以动员所有人都为同一个目标战斗。战后,这套体制被他们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

在这套体制下,日本民众,在国家的动员之下,他们面对经济是作战思维。工作台就是作战战场,加班也是作战,做方案也是作战,陪客户喝酒也是作战。他们以牺牲睡眠换工作,以工作换经济。以996,以007为豪,以在地铁上,在公车上,甚至在会议室里打盹为豪。

那个时候,街头的宣传语也是:你能二十四小时作战吗?

当时许多日本男性,长期“作战”住在公司地下室,偶尔回一趟家,孩子都认不出自己的父亲,将其视为外人。走出家门时,孩子甚至还会对他说:

欢迎下次来玩。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5)

八十年代日本上班族

03

就在1985年,在世界大形势影响下,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而反观日本经济呢,他们竟然还在增长。

为了解决美国危机,欧美四国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日元升值之后,曾经依靠出口的大批日本企业,利润锐减,日本出口制造业受到重创。

许多企业被迫转型,寻找新活路,一下子,他们纷纷转向金融市场,炒股票,炒期货,炒外汇。但进入资本市场之后,本来已经困难重重的制造业,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这些企业一下子兴奋起来了。

当时日本一家钢铁公司,发现钢铁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而金融市场赚钱却很容易。就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炒外汇,每天从早上八点炒到半夜零点,一年下来,盈利高达140多亿日元,竟然远远高于做钢铁生意的利润。

企业就这样,纷纷杀入金融市场。不过这还只是开始,日本的银行也来推波助澜了。

先是降息,降息之后,普通民众把手里的钱都从银行取出来,为了让钱生钱,民众也把钱投向了金融市场。

为了鼓励投资,当时的日本银行向民众宣传:

“黑社会也没关系,没有担保也没关系,是个人都能来银行贷款。”

一个叫尾上缝的普通餐馆女老板,当时从各家银行借款高达两万七千亿日元,大致相当于一千亿人民币。这些被借出来的钱,又全部疯狂涌向股市。

金融市场的疯狂,直接导致八十年代日本股市,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当时日本企业的市值总额,最高点时,几乎占到了整个世界企业市价总额的一半。而东京证券交易市场,也一跃超过纽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

有经济学家开始质疑,日本的股价太高,已经高到外太空了。但日本民众的回应却是:

日本的股票市场,是不需要地心引力的。

虽说金融市场已经够疯狂了,可房地产就更加疯狂了。

那些年,日本的地价,几年翻两三倍。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如果按照当时的日本地价,卖掉两千平方公里的东京,就可以买下937万平方公里的美国。这就导致当时许多的日本农场主,但凡手里的一小块空地,都会抵押贷款,用贷款去买更多的地,继续抵押,继续贷款,继续买地,几轮下来,人人都可以成为巨富。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6)

八十年代,大兴土木的东京湾

财富来的太轻而易举了,没有人再愿意辛勤劳作了。找到新大陆的企业家们开心了,他们都说:

金融市场的钱太好赚了,谁还要累死累活地做生意?

日本民众也开心了:只要卖地炒房,几年就可以成为富翁,谁还愿意辛苦工作。

那时的日本,只有两个命题,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拆迁”。

在日本大阪,人们见面打招呼,都不用日本人传统的“日安”相互问候,而是会问:

“你赚了吗?”

04

我们看一个国家,其实也应该看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日本这个国家,在他们性格里,就不是一个热爱冒险的民族,他们性格保守。而且金融行业风险太大,房地产的变数也太多,可在1985年,面对呼啸而来的大时代列车,日本人欢欣鼓舞不加考虑,就上车了。

可他们却不知道,一旦上了金融、房产这趟高速列车,任何人也停不下来。但更多的人还不知道,这种列车跑起来之后,其实根本没有暂停键。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7)

1987年,东京外汇市场的忙碌的交易员

于是人们在列车还没停下来,就开始粉身碎骨了。因为那个市场天生就是畸形的市场,是没有根基的,是一个吹大的泡沫。所有的繁荣都是假的,所有的繁华都是靠想象吹大的。到1990年,泡沫就彻底破裂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环境垮掉。

这一年,柏林墙被推倒,苏联帝国也行将死亡。巨大的政治地震,使得“冷战”带给日本的国际经济环境,先倒塌了。国际环境一倒塌,再想从国际上赚钱,就很难。

紧接着是股市垮掉了。1990年1月4日,也就是开年第一个交易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开始全面走低。从这一天起,日本的股价一溃千里。不到一年时间,股市暴跌超过70%。许多投机者无钱还债入狱,众多股民血亏。

然后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房地产,也垮掉了。在1990到1992年间,日本楼市也暴跌超过了70%。所有人握在手里的房子不值钱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日本经济高速列车的三十年,全面停滞了。而当时被卷进去的企业和民众,根本无处可躲,躲无可避,束手无策,最后人们只能清醒地走向烈火、走向深渊。深渊无底,烈火熊熊。

随之而来的,杀伤力更大的是整个社会的绝望。一个经济高涨的时代被终结,民众的情绪也失落到了极点。

1991年,光是大阪,新增流浪汉6000人,那么大城市东京呢,流浪汉早已过万了。到了平成前十年,日本平均每年自杀人数也超32000人了。

许多年轻人也失业了,刚失业的时候,他们以为下一个工作很快就找到了,然而直到五十多岁,却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再也没有出现过。

日本民众是天生“自信”的,就像二战,日本人不到最后时刻,是不肯接受失败的。当时即便是股市暴跌,房价暴跌,无数人失业、自杀,不过有许多日本人还是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1991年的海湾战争时,日本还为美国支付了13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日本人民众依然自信:

你看,美国需要我们的帮助,日本比美国更强大。

1992年的时候,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访问日本,欢迎晚宴上,布什突然从椅子上跌倒。

当时,这个事件也被自信的日本人加入了政治性解读:你看,美国总统倒下了,但日本首相扶住了他。

05

但是到了1995年,又发生的两件大事,连日本民众的信心也彻底击垮了。

1995年1月的神户大地震,6500多人去世,数万人在地震中受伤,一座现代城市轻而易举成为废墟。

“原来我们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祸不单行,1995年3月,东京地铁的恐怖袭击,是一个叫作奥姆真理教的邪教组织,他们在早上上班高峰,进入东京地铁,释放德国纳粹发明的沙林毒气,数千人受伤、失明、成为植物人。这个邪教甚至还制造了近70吨沙林毒气,打算彻底毁灭日本……

这场日本人内部的恐怖袭击,彻底摧毁了日本人万众一心的错觉。日本民众的自信心彻底垮掉了。这个高速奔跑了三十年的国家,也彻底被击穿了。

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继承的1940年“国家总动员体制”,也随之分崩离析。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8)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而东京地铁恐怖袭击,也撕开了日本经济神话背后的另一张面孔:

迷失的一代人。

事件最后调查,策划地铁恐怖袭击的奥姆真理教,他的主要教徒,并不是底层民众,而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这些高等大学的大学生。他们在一个一切都以金钱为尺度的社会里,精神荒芜了,思想迷失了,转而选择了报复社会,向社会释放他们的内心黑暗和仇恨。

当时的日本人也很纳闷,大家都会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日本知识分子也很迷茫,纷纷寻找社会的病症,拿了诺奖的大江健三郎也迷茫不已:

“我们的信仰已经走入死胡同,我们的灵魂再也没有出路了。”

过去的日本人过分追逐金钱,以金钱为生命尺度,而当金钱无法追逐。日本一代人再也找不到价值感,整个社会也变得无比虚无。

日本社会在短短几年里,一下子涌现出几十种新的宗教。到处都是焦虑和不安。为了找到解药,人们只好去宗教里寻找药丸。到2000年以后,又开始流行辟谷、厌食、吃完了吐、吐完了吃……

06

泡沫经济之后,给日本带来的是长达三十年的经济停滞。

那个泡沫的经济体制,说到底,本质是不通过市场竞争来分配资金,而是由政府机构进行配给的体系。国民相信“公平地进行分配”,是其存在的基础。

然而,在经济泡沫之后,人们意识到,公平其实早已不复存在。

2001年,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日本解散了他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设立的的中央财政机关:大藏省。

可当解散这个政府机构之后,却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丑闻。最出名的丑闻是“无内裤火锅店”。在这个火锅店内,日本银行的女公关们,不穿内裤陪大藏省官僚吃饭。原来以前的公平,都是假的。

社会公平消失之后,最先破产的是日本号称有一亿的中产阶级。

经济泡沫之前,有九成的日本人,都对自己是中产阶级坚信不疑。但泡沫一破,日本的中产阶级便分崩离析了,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分流,甚至分裂出了一个新的阶层:下流社会。他们从曾经的中产生活滑落,而且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却只能下滑,再也没有上升的机会了。

然后更可怕的是年轻人的虚无。

那些生长于泡沫经济之后的一代日本年轻人,当他们进入一个经济停滞的社会,发现父辈们的终身雇佣制没有了,取之不尽的工作机会也没有了,改变命运的通道也没有了。他们也不再想出人头地,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更不想贷款买房……

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更是触目惊心,2005年的时候,直接跌到了1.26。而国际标准的总和生育率是2.1,而日本几乎跌到了这个标准的一半。新生儿的锐减,意味着国家人口的世代无法完成更替,日本面临“绝种”的危险。

更让日本人担忧的是,日本的年轻人精神也虚无了,他们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走着走着,就像樱花一样落进地铁轨道里。自杀,已经成了日本年轻一代最大的死因,这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中绝无仅有。

年轻人甚至都不出门了,他们与世隔绝。有一个日本年轻人,整整27年没有出过门,他整日靠着电视、报纸生活。2015年,当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43岁,从十六岁的少年成为了中年。

比这个故事更骇人听闻的,是2019年的一场凶杀案。

2019年,日本前农林水产省高官,熊泽英昭,一位76岁的老人,竟抄起菜刀,亲手杀死了自己44岁的儿子。

熊泽英昭杀死自己儿子的原因,是儿子长期居家,闭门不出,不工作,不交际,还逼迫父母用退休金给他的游戏充值,甚至对年迈的母亲拳打脚踢。他和自己的父母说:“既然擅自把我生下来,就应该负责到我死前最后一秒。”

这不是个例,像这样终日闭门不出,不工作的年轻人,在日本社会,数量高达百万。他们被嘲讽为一个统一的名字“平成废宅”,“废宅”不是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更是精神状态。

总结一下日本社会 日本社会启示录(9)

日本“平成废宅”

政府也想尽一切办法,鼓励那些宅在家中的年轻人回归社会。反鸡汤的北野武,也站出来用鸡汤鼓励日本年轻人:

拿出只能活一次的干劲出来活吧!不要怕、不要偷懒、不要自我放弃,去尝试,去折腾吧,年轻人。

但结果呢,一点水花都没有,无力的年轻人早已训练出分辨鸡汤的能力了。和我们相比,日本年轻人才是实现了真正的“躺平”,他们躺平之后,却没有人愿意再站起来。因为躺平实在太“舒服”了。即便不“躺平”,他们也无法完成阶级攀升。

社会问题,太无解了。

07

年轻人废掉了,而日本经济呢,依然还是靠 “团块世代”,终身雇佣的那一代人苦苦支撑,很多人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又被返聘回到工作岗位。可是他们慢慢都老了,如果他们垮掉呢,日本经济就更加前途未卜。直到现在,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依然排名世界第三,但那也是一直停滞不前。

而日本社会的已经出现多年的巨大裂缝呢,却无法缝合了。社会问题向来是没有尽头和答案,即便是用手术刀,也无法缝补社会伤口。让一个受伤的社会,重新像一个健壮的运动员站起来、跑起来,这就难上加难。更何况,运动员已经在精神被打败了。

日本社会像一面镜子,有过三十多年的经济狂潮,也有过国民生产总值、金钱成为全民唯一的价值崇拜。但等到经济泡沫被刺破,带来的结果却是,所有人都迷茫了,年轻人找不到出路,只能颤巍巍的,成为一个时代一个个具体的标志和羸弱的阐释。

这多像一个完整的轮回,又多像给另一个时代的启示。

我的还有很多文章,这里发不出来,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牛皮明明”,回复“好文”,即可收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