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

邱礼涛导演的《泄密者》本周五上映了,目前豆瓣5.9分,表现算不上太好,不过,对邱礼涛来说,也算正常发挥。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1)

对比他之前几部

大概呢,也是邱礼涛几十年如一日的正常发挥,总是大概、还好的状态。如果一直关注我的微信,也会发现,我对邱礼涛的电影总是很包容。即便去年只有5.1分的《常在你左右》,我的评价也会明显高于你们的评分。

没办法,作为一位昔日的港片爱好者,每次看到他的新片,总会忍不住去看,而看完,也总不忍心太多批评。因为总觉得,他的电影始终有他想要说的东西,包括这一部《泄密者》,其实也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九十年代涌现的那批香港导演,现在,大多已经北上或是转向幕后,只有邱礼涛还坚持着年复一年的高产与坚持。他的镜头依然对准那个充满市井气的香港,依然充满了久违的“老港”味。

更神奇的是,他整个人的状态也还没有变。那句被大家用烂了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现在依然可以被套用在他的作品里;或许今时今日,也只能套用在他的作品里。

因为,如今的他仍是像一个年轻人一样在拍电影,仍是像九十年代的他一样在拍电影。

你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非常个人化的表达、让人眼前一亮的灵光一闪。

是的,包括当年他电影的那写毛病,也都一路延续下来。虎头蛇尾也依然是他的通病,就好像他只想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除此之外,完全不计后果,哪怕故事草草结束、情节圆不回去也无所谓。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2)

这部《泄密者》的发展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泄气,因为开局实在太好了。人物众多、节奏紧凑、几条故事线交叉进行,感觉布了一盘巨大的棋。

影片从马来西亚的一种高危的变种传染病引入,这场瘟疫极易传播,所以渐渐蔓延到了香港。

这一方面很有现实意义,毕竟香港作为一个港口,确实很容易遭到疫情侵袭;另一方面,同样也会让人想到邱导的著名B级片《伊波拉病毒》。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3)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的男主角黄秋生是一个彻底的反社会人格,他携带着某种突如其来的致命病毒,气势汹汹地来到香港,好像要毁灭整座城市。

这种血腥本身就像是一种宣泄。虽然邱礼涛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那时候只是想拍片赚钱”,但我们同样从中可以读出香港社会在当时的焦虑:他们憎恨白人,也憎恨巨大的阶级和贫富差距。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4)

不过,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期待来看《泄密者》,可能就要失望了。毕竟这并不是一部类似于《失眠》的B级片,反而是一部聚集了全明星卡司、而且可以公映的标准商业片。

实际上,《泄密者》所表达的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焦虑。

有别于《伊波拉病毒》的市井、血腥和癫狂,这部电影恰好走向了另一个反面。影片的主角大部分都属于精英阶层,影片中的香港也更偏向于《无间道》式的国际大都市,冰冷、干净、一尘不染、高高在上。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5)

《无间道》

这倒会让我们想到他的另一部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

抛开《性工作者十日谈》《雏妓》之类带着情色噱头的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可能是他态度最为严肃的作品。

因为这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犯罪、殖民地、司法正义、社会伦理。邱礼涛特意选了一班毫不出名的演员,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这就足以说明他的态度了。他是真的有一些作者表达的。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6)

男主角李尚文也因此提名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可惜后来还是改行做基金经纪了

《等候董建华发落》一上来就有三条叙事线索,少年犯、大陆妹和梁议员,两个社会底层人士,和一个社会精英。

《泄密者》同样也有三名主要角色,而且叙事线要更加复杂。

痞气很重的香港警察吴镇宇。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7)

正气凛然的新加坡警察张智霖。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8)

以及香港记者佘诗曼。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9)

再加上反派(不剧透),还有什么张继聪是佘诗曼的助手,诗雅是张智霖的未婚妻,李灿森是佘诗曼的暧昧对象……

可以说节奏快得出奇,一上来就是啪啪啪一堆角色,人物关系脉络相当错综复杂,如果不是从小受港片熏陶、个个都是熟面孔,恐怕会看得非常脸盲。

但在这样一部以事件为导向的电影里,人物恰恰又是并不重要的,他们都是被事件推着走。

谋杀-疫情-绑架案,影片基本围绕着这三件事情展开;而人物则好像填满故事的棋子,并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这正是邱礼涛作为商业片导演的老到之处,即使是戏份只有寥寥几分钟的配角,也要用明星来出演,否则观众如何看得津津有味?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10)

他们需要被迅速地标签化,某种程度上,这群角色既缺乏人物动机,也没有情感。正如赛人老师所说的,“好像个个都是工作机器”,好像个个都被大都市的精英主义所吞噬。

而毫无疑问,吴镇宇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他才是唯一有市井气的那个人,他是唯一有动机的人。这种动机不仅仅体现在他对美食的追求上。

很多人谈到吴镇宇和佘诗曼的“倒戈”非常突兀,当然这和影片的快节奏不无关系;但其实,他们也是有动机的,而且都是非常私人化的动机。

吴镇宇的女儿感染了传染病,非常需要解药;而佘诗曼的暧昧对象也因为调查此事而死。他们都需要向真凶“复仇”,而这种复仇,实际上是非常私人的,与正义毫无关系。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隐晦的奇情。徇私枉法的警察,和耽于私情的记者,为了主持社会的“公义”,而做了一件违法的事情。

这到底是公还是私呢?又是对还是错呢?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11)

另一方面,从两位警察的角度来说,张智霖和吴镇宇是互为镜像。他们两人的性格天差地别,一个吊儿郎当、个人主义;一个却极为严谨,正直刻板。事业也相差甚远,一个在警察局混日子,一个却是明日之星。

可怕的是,吴镇宇或许就是张智霖的未来:作为一名警察,你也曾经踌躇满志、有志同道合的伴侣;但最终锐气都会被生活磨平,你形单影只,并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些什么。

在十多年前的《等候董建华发落》里,一路为杀人犯奔走的梁议员同样无暇顾及家庭、甚至闹到要离婚,但妻子最终还是理解了他的坚持。

而在《泄密者》当中,邱礼涛却坚持给了吴镇宇一个并不快乐的结局:在影片结尾,张智霖完成了婚礼,但吴镇宇终于还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或许,这也是今时今日的邱礼涛的态度,他变得更加悲观了。你可以打赢一场仗,但却一定会失去些什么。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答案。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12)

不过,抛开这些暧昧的细节,这依然还是一部相当直白的电影。直白到让人觉得有些太过理想主义,甚至于说是中二。

影片里的恶人是相当直白的:为了利益,他可以谋害许多人的生命,甚至牺牲自己的家庭。

而好人也是相当直白的:记者就要报道新闻的真相;警察就是要抓住坏人。

你可以说它有些虎头蛇尾,从“泄密者”的真实身份揭露、故事重心转向绑架案开始,这个故事就失去了张力,而且完全潦草收尾。

但是在这样一个相当直白的世界里,坏人一定要受到惩罚,甚至于结果正义也可以大过程序正义,因为他相信民众多过相信政府。

所以,才会有了“泄密者”这群人的出现。

邱礼涛地位很高吗(十年如一日的愤怒)(13)

无论电影本身如何,至少这样的态度依然令人钦佩。

这位五十多岁的香港导演,即使看破了世态的许多炎凉,依然还是坚持要借用作品来探讨社会现实,依然还是相信自己心里的那一套,甚至于是显得有点中二。

但是,他就是这么理想主义,就是这么愤怒。

无意为影片平反,喜欢或讨厌都是你们的事情。不过,却总是想要去聊邱礼涛的电影,即便它没有那么好,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是,对邱礼涛的电影,我始终保持兴趣,也渴望交流。或者,这就是我的私人趣味吧。

好像片尾引用了Beyond的《谁伴我闯荡》,说实话,完全点亮了这个结局。而这,大概也是导演的态度。

“其实你与昨日的我

活到今天变化甚多

只有顽强

明日路纵会更彷徨

疲倦惯了再没感觉

别再可惜计较什么

始终上路过”

就像黄家驹一样,永远做个少年人。即使前路迷茫,始终上路过。

至少我们还有这样一位导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中二、坚持愤怒。

也挺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