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之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历史角-九年级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之《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雯论注:坚持更新成习惯~

第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之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

第十模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三讲:《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知识要点及习题提炼:

一、《凡尔赛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1、巴黎和会:

(1)召开时间、地点:1919年1月-6月,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

(2)议题: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3)操纵国及人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巴黎和会“三巨头”)。

(4)主要内容:

①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②领土:

a、重划德国疆域,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b、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③军事:

a、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

④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⑤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⑥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敲黑板知识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

⑦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敲黑板知识点:实际上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2、凡尔赛体系:协约国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国际联盟:国际联盟建立后,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未加入国际联盟。

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目的、主导者: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

(2)背景:巴黎和会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比、葡和中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3)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①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实质: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予以拒绝

③影响:《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和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隐藏了太多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三、初中世界历史历年中考真题解析:

1、巴黎和会由“十人会议”缩小为“四人会议”,整个和会拖了半年多时间,全体会议只开过七次,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说明巴黎和会——被大国强权操纵,被英、法、美3国操纵。

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是——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3、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英美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这一转变反映了——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