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乡村振兴规划(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亮点举措)

记者 周千清 实习生 李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菏泽乡村振兴规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菏泽乡村振兴规划(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亮点举措)

菏泽乡村振兴规划

记者 周千清 实习生 李可

9月28日,在菏泽这十年·郓城主题发布会上,郓城县委副书记苏怀光对郓城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苏怀光表示,近年来,郓城县委、县政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谋划了“1 11 N”乡村振兴发展框架体系(“1”即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为总纲领,“11”即围绕总纲领确定的11项重点突破工作任务的实施意见,“N”即每项实施意见附带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在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上奋发作为、久久为功。

郓城县在统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前提下,依托自身实际和地域特色,努力做好产业振兴“文章”。一是发挥产粮大县优势,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二是依托民营经济活跃优势,狠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560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8家、省级42家;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2家,国家级2家、省级7家,位居全市首位。三是聚焦产品效益提升,狠抓农业品牌建设。在全市率先发布“好郓来”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e品好郓”电商区域品牌,着力打造“忠义古郓、厚道农品”郓城金色名片和齐鲁农业品牌的示范样板。目前,郓城县省级知名企业品牌达到6个,“三品一标”发展到203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5个,入选国家肉牛优势产业集群创建县、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

在此基础上,郓城县围绕乡村人才振兴,聚焦郓城县企业、农户的迫切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好农业专家智库和省农科院抓专家作用,为郓城县农业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依托郓城“千年古县”独特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新建文化广场485处,山东梆子《百鸟朝凤》入选“百年征程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筝声鲁韵—鲁筝艺术博物馆以乐化人的创新实践》荣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持续涤荡文明乡风。围绕乡村生态振兴,郓城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七改”工程,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6个、市级示范片区6个,全县2.9万户的农村庭院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围绕乡村组织振兴,郓城县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和“三培养”工程,建立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发展“双挂钩”机制,支持鼓励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全部超过了5万元,党在基层的组织力、凝聚力大大增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