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

杨立新是著名的老戏骨,无论是艺德还是演技都无可挑剔。

他主演了《末代皇帝》《我爱我家》》等数十部影视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他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他的儿子,现在也是一名演员。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1)

因为父亲的关系,杨玏从小就生活在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中,4岁的时候,他就在话剧《小井胡同》中客串角色了。

他周围的叔叔阿姨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演员,如宋丹丹、濮存昕、徐帆等。

在这样的环境中,杨玏自然而然的对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他考取了美国杜克大学戏剧系。

2003年,杨立新在机场送别了去美国读高中的杨玏,当时的杨玏才16岁。2012年7月,杨玏顺利毕业,回到北京。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2)

在机场接儿子的杨立新看到当时不到1米6的儿子,现在已经是一个1米8几的大小伙子了,不禁感慨万千,同时杨立新也很欣慰,因为儿子学成归来后,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但是没想到,他高兴的太早了。

01、留学归来却“离家出走”

为了锻炼孩子,杨立新在杨玏留学期间并没有无限制的给钱。而杨玏也了解父母的用意,所以,在美国的时候,杨玏就养成了勤工俭学,靠自己劳动挣零花钱的习惯。

因此,杨玏在美国的留学过程中吃了很多苦。现在孩子长大了,回来了,杨玏的母亲觉得应该好好照顾儿子,弥补儿子以前在外面吃的苦。

所以,每顿吃饭,杨玏妈妈总是要做一大桌子菜。可没几天,杨玏就和妈妈说,他不习惯吃中餐。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3)

心疼孩子的杨玏妈妈二话不说,每次做饭就做两样,先是做好中餐,然后再专门给孩子做各种西餐,这样一来每次做饭的时候都要两个多小时。

当妈的给孩子做饭是乐在其中,但是作为父亲的杨立新却觉得不对了,他和妻子说,杨玏就是在北京长大的,怎么就不能吃中餐,那以后要是结婚了呢?家庭能合拍吗?

杨玏妈妈觉得杨立新说的很对,为了矫正杨玏的饮食习惯,杨玏妈妈开始不做西餐,杨玏也体谅妈妈辛苦。于是他就叫外卖或者出去吃。

杨立新见状就问儿子,一家人要一直这样分开吃饭合适吗?可没想到杨玏却很自然的说,没什么的,自己吃自己的很正常啊。

听完儿子的话之后,杨立新的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感受。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4)

2012年10月,杨玏凌晨与美国同学在电脑上聊天被杨立新制止,杨立新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没想到,杨玏竟然“离家出走”了。

一天,杨立新夫妇去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儿子的东西都不见了,他以为是家中失窃,环顾四周门窗却都完好无损,情急之下的他赶紧给儿子打了电话。

没想到儿子却告诉杨立新,他也正准备给家里打电话,他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应该有独立的空间,所以,他搬出去住了。

看到小时候特别乖巧懂事的儿子,现在变得这么自我,杨立新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和妻子商量,看看是不是要让儿子回来。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5)

但是妻子劝她,孩子也是成年人了,要尊重孩子,有什么想法也要慢慢来。

杨立新忍住了叫儿子回来的冲动,听从了妻子的意见。

02、特立独行的困惑

杨玏的独立不仅表现在生活上,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回国后,杨玏没有让父亲介绍工作,而是自己去投简历,面试,这又让杨立新很欣慰。

经过杨玏自己的努力,他签约了一家公司,成为了专业的签约演员。

2013年春天,电视剧《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在开机了,杨立新和杨玏在剧中也扮演一对父子。

和平时一样,杨玏依旧保持着特别独立的个性,完全不靠着父亲搞特殊化,刚开始他的表现也让剧组人员交口称赞。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6)

杨立新也很自豪,他觉得儿子长的比他帅,书又读的多,知识体系很完备,将来一定会超过他。

可这种情形没持续多久,杨立新就发现了不对劲。

杨玏不仅对父亲直呼老杨,对剧组的其他长辈更是直呼其名,日常和大家聊天也时不时要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还经常大谈各种戏剧理论,这使得杨玏和周围的人和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了。

杨立新提醒儿子,告诉儿子做事要顾忌别人的感受,但是杨玏却告诉父亲,做演员就是要有个性,什么都顾及别人怎么能当好演员。

杨立新辩论不过儿子,但他始终认为儿子这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7)

同年9月,电视剧《传承》在上海开拍,剧中汇集了大量的老戏骨,如吕丽萍、巍子等,杨玏在剧中的分量很重。

作为父亲,杨立新结束了《正阳门下》的拍摄后,也加入了剧组支持儿子。

在拍摄中,杨立新发现儿子作风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朗,一次剧组的一盏灯坏了,工作人员修了一天还没修好,杨玏就对着已经50多岁的工作人员说:“你在好莱坞会被开除,因为你耽误了拍摄进度。”

杨立新赶紧把儿子拉开,他告诉儿子,这位工作人员是长辈,比自己都小不了几岁,不能这么说话的。杨玏也没有反驳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8)

但是,没多久,杨立新就听到了大家对杨玏的评价,说杨玏不尊重人,恃才傲物。听到这些,杨立新心里也不好受,将这些评价转告给了杨玏。

杨玏很困惑,觉得自己做事情就事论事,在美国的时候没人觉得自己不好,老师和朋友也都很喜欢自己,为什么回国了会这样。

03、帮助儿子克服水土不服

通过杨玏的这些表现,杨立新意识到儿子是遭遇了“水土不服”,他和妻子商量,要帮助儿子克服这个困难。

杨立新到儿子的出租屋,和杨玏推心置腹的长谈了一次。他告诉儿子,入乡随俗,你是中国人,在国内生活,你要还是照搬在美国的生活风格,那么肯定就与环境格格不入。

杨玏自己也慢慢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他告诉杨立新,他明白了,首先改变的自己,不能让别人一味的迁就。

杨玏搬回了家,在衣食住行上,他学会了体谅父母。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9)

2014年8月,杨立新和杨玏又在北京一起拍摄《乞丐大掌柜》,在拍摄过程中,杨立新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杨玏受益匪浅。

他看到父亲和群众演员一样,吃的饭是10元一份的盒饭;去片场不要专车,自己和工作人员一起乘坐大巴,拍完戏之后,杨立新还会给剧组的人员发短信表示感谢。

其实以杨立新的地位,即使有什么要求,剧组肯定工也会满足的,但是杨立新却从来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艺术上他精益求精,但在其他方面他却从不提要求。

杨立新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杨玏,他开始自觉的向父亲看齐了,他变得虚心和低调,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开始谦虚的向大家请教,有什么事情也知道换位思考了。

这部戏拍完之后,杨玏对父亲说:“爸,从您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10)

此后,杨玏明白了杨立新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因为演技精湛,更是因为艺德高尚,做事更要先做人。

杨玏本来就是个聪明的孩子,此后他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因为敬业勤奋又谦虚,他先后出演了《大丈夫》《匆匆那年》《小丈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影片,而且在影片中的角色都很重要。

他也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变成了大家公认的暖男、学霸、文艺青年。

04、摆脱星二代影响

虽然杨玏并不希望借助父亲的光环,但杨立新是他父亲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不过通过多年的努力,杨其实已经慢慢摆脱了“星二代”的头衔。

尤其是在最近大热的《三十而已》里,杨玏的表演可以说十分出圈了。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11)

在剧中杨玏扮演的陈屿是一个在电视台上班的编辑,他工作稳定,性格沉稳,但沉默寡言,对妻子的关心和对家庭的在乎都只放在心里。

这个角色的个性很复杂,杨玏一开始为大家展现的是一个完全不顾妻子的形象,不洗妻子衣服,妻子流产他无动于衷,让观众恨不得他早点离婚。

但随着剧情的进展,角色的另一面被展示出来,原来这一切都是情有可原。

杨玏表演的难处就在于既要在前期表现出角色的冷漠,又要在后期表现出冷漠背后的温情,如果处理不好表演的分寸,会让角色前后有很强的割裂感。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12)

但让人惊喜的是,杨玏的表演非常自如,既演出了前期角色的压抑和淡定,又在后期透露出了角色的委屈和无奈,整个表演非常流畅。

“被陈屿气死”这个词条在电视播放的期间也成为了议论中心,杨表演的成功也可见一斑。

杨玏与他父亲合照(留美归来不习惯国内生活)(13)

至此,可以肯定的说,杨玏不仅已经克服之前年少无知的心态,变成了一个踏实谦虚艺德非常好的演员,更是一个靠着自己努力摘掉了星二代头衔的演员。

他还年轻,陈屿这个角色只是开始,凭着扎实的基础教育、谦逊的心态、良好的素质、敬业的态度,他的未来会更好。

愿这对父子兵继续在荧幕上大放异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