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回不去的时光(致母亲上善若水)

怀念母亲回不去的时光(致母亲上善若水)(1)

文|上善若水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人世间的轮回就是这样,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父母与子女之间就是靠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相互扶持,相伴一生。

每每回老家探望母亲,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唉!这咋法啊,也不会死,还得让孩子挂念”。再一句就是“小小(她对她孙子、我儿子的称呼)毕业了,国家安排工作了吧(我那个年代,中专毕业都是安排就业的)”。我现在的老娘,已90岁高龄,在老家老屋里独自生活,衣食住行、日常起居基本自理,并由前院的哥嫂照顾着一日三餐相伴生活。母亲虽然健忘和耳聋的厉害,但并没有显得老态龙钟,神智思维还算基本清亮,但遇见不经常见的街坊邻居认不出来或叫不上名字也很正常,遇见众多的外甥和外甥女张冠李戴一番也是常有的事,但一番介绍后她也能准确地想出来,并能和他(她)准确地拉起以往来,所忆内容的真实常令正常人都惊讶佩服得不行不行来!因耳聋不能经常和人正常交流(除非自己的儿女孙辈趴在她的耳朵上大声叫嚷),见人后的自言自语就成为她的“家常便饭”,上述的那些话语常挂在嘴边,而且是见人就说,并且还是反复地说,让人感觉非常的唠叨,但也并不觉着反感!

回想父母的一生以及与我们的生活,常常令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母都是农民,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生依靠土地生存,一辈子生活在乡村。父母一生养育我们兄姐五人,年轻时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把我们每一个子女扶养长大,并不遗余力供应上学读书、成人婚嫁,有时还要由着你的性格和臭脾气。为了子女有个好的未来,不惜拉下脸面求人办事,牺牲自己的尊严甚至生命都在所不不惜!中国式父母真的太伟大了,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为了子女,穷其一生,奉献一生,倾其所有支持子女们顺利成长和生活幸福!更让人感动的是到了垂暮之年,就算自己生活起居不便,就算自己生活再苦再难,也不愿向孩子们张口,更不愿麻烦孩子,生怕耽误孩子们的工作或影响他们的生活。

也听闻有些老年的父母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生怕自己年迈的举止、不当的言行得罪了孩子,惹他们不快。虽说这样的父母不占多数,虽说他们的子女也并非嫌弃他们,但这恰恰证明了中国父母对待子女穷尽一生的大爱善良和不求索取回报的奉献付出!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在他人的眼里,也许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但在我们子女们的心里,父母就是天,父母就是地,父母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寄托!乌鸦返哺,羔羊跪乳。父母的恩,比山高,比海深,年少不知父母恩,为人父后方知悔。世间有“一母育养十儿,十儿难养一母”的现实传言,更有“刻木是亲”“行佣供母”的历史佳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不成家不知父母恩,不年高不知老人难。姐哥都六十岁左右了,连最小的我也已五十又二。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我,父母老了,孝敬父母要趁早。孝敬父母是一生的事,开始的再早都不算早,更不要有等的思想,等我有钱了,等我有时间了,再好好地供养父母,好好地陪伴父母,世间有多少为人子女者就是这样,等来了父母的不辞而别,等来了自己的满脸泪水,等来了从此余生的悲痛懊悔!老人生前一杯水,胜过坟前万堆灰。行孝要及时,行孝要趁早,行孝要用心用情,绝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母亲一生勤劳、俭朴、厚道,不爱钱,不存钱,甚至不认钱,不花钱,但她知道尊敬他人,孝敬祖辈,与人为善,乐以助人,从没有与街坊邻居吵过架,更没有与亲戚家人红过脸。感谢上苍给了母亲一个好身体,也深感这是母亲一生用善良修来的结果和回报!能有一个健康长寿的老娘,更是我们为人子女者的幸运,我们兄姐非常感谢生活给予的眷顾和厚爱!

虽然母亲现在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照顾,也正如我们兄姐三岁之前离不开她的照顾一样,生怕摔着碰着,生怕有什么意外。此心相通,其心相传,心心相许,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年迈的母亲,让她无忧无虑安度晚年,是我们兄姐共同的心愿和责任,让母亲长命百岁、晚年幸福更是我们为人子女晚辈们的愿望和福分!

母亲节将至,祝母亲大人永远健康!永远快乐!并衷心祝愿天下父母都能幸福安康!

怀念母亲回不去的时光(致母亲上善若水)(2)

作者:上善若水,师范毕业,从教四年,后投笔从戎,警察中的字警。爱岗敬业,与人为善,重情重义,待人真诚。

壹点号心梦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