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里的腊梅(花式生活腊梅开了)

春节时有朋友从大雪纷飞的北国捎给我几枝腊梅光秃秃的枝条又直又长,褐色凸起的应该是花苞,含蓄得不见任何春色然而前些日子随着广州一场寒风冷雨来袭,没有一点点防备, 一丝幽香钻入鼻腔,那几枝腊梅竟悄然绽放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冬季里的腊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冬季里的腊梅(花式生活腊梅开了)

冬季里的腊梅

春节时有朋友从大雪纷飞的北国捎给我几枝腊梅。光秃秃的枝条又直又长,褐色凸起的应该是花苞,含蓄得不见任何春色。然而前些日子随着广州一场寒风冷雨来袭,没有一点点防备, 一丝幽香钻入鼻腔,那几枝腊梅竟悄然绽放了。

从小住在梅花村附近,每接近新年时分,都会特意绕路过去看看,幸运的话还可以拾到修剪后落在地上的枝丫。大多数都是白梅,小小的一朵精致可人,放在沐浴阳光的窗前好看得不得了。淡黄色的腊梅花朵儿,我倒是第一次见。雪天天晴朗,腊梅处处香,曾经对腊梅的全部印象,就是停留在这首《踏雪寻梅》上。

腊梅不是梅。梅花属于蔷薇科,腊梅属于蜡梅科,所以关于“腊月里开的梅花”之说,其实不太靠谱。腊梅的“腊”并非腊月之意,而是指花色似蜜蜡,腊梅也写作“蜡梅”。蜜蜡是琥珀家族的一员,呈不透明状或半透明状,腊梅花开的样子金灿灿的,花瓣薄如蝉翼,真有几分琥珀质感。

来到我家的腊梅,虽只几朵,几米外也可闻到淡淡清香,那是春天的气息。你可知道,“不畏严寒独自开的腊梅”是春天的“前锋使者”,腊梅花儿一呼唤她,春姑娘就迈着小碎步翩翩而至。

据闻腊梅在京城特别多见,其中以卧佛寺腊梅最知名。在香山卧佛寺天王殿前,有一棵古腊梅,被称为“京城腊梅之冠”。这棵古树曾经一度枯萎,后又发出新芽,长势茂盛,“二度梅”之美名由此而得。想想看,“梅开二度”是多么生气勃勃的景象。广州的中心城区虽然罕见腊梅的身影,但在黄埔区的萝岗香雪公园和番禺区的一些街区内,也都寻觅到它的幽香。每每梅林暗香浮动,游人便纷至沓来。

腊梅花青鱼、腊梅牛肉丝、腊梅豆腐汤、腊梅花鸽肉片……对于“民以食为天”的广州人来说,腊梅好看,也好吃。内含龙脑、芳樟醇等挥发油物质的腊梅花,不但能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还能解毒生肌、顺气止咳。如果不想大费周章,可以做一碗简简单单的腊梅花冰糖糯米粥——用糯米和大米作为粥底,撒入十余朵新鲜的腊梅花,最后以冰糖调味。朵朵腊梅沉浮粥面,犹如金光点点,寓意如意吉祥、金玉满堂,特别符合老广们“利利是是”的口味。 (黄 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