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乌的地名(乌什地名译解谈)

 

叫乌的地名(乌什地名译解谈)(1)

地名是表示地理实体的符号,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地名名称看出人类的历史丶政治、经济、文化及对自然界的认识,乌什县“乌什.图尔满”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何时?“乌什.吐鲁番”的语意又是什么意思呢?

乌什县常被维吾尔族称作为“乌赤.图尔满”、“乌什.吐鲁番”等称呼,这是一个地方的地名同时用两种名称重叠称呼的现象,也是为了辨识区分一地多名、避免异地同名出现误解现象,这里汉时为温宿国地,唐置温肃州,州治大石城。又称作于祝。元、明以来乌什有倭赤、乌赤等名称,或为其地。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兀赤”、“乌赤”与“乌什”谐音,清政府把原来已经叫“图尔满”的地名改成为“乌什”。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此设置乌什办事大臣,光绪九年(1883年)设乌什直隶厅,隶阿克苏道。民国2年(1913年)改直隶厅为乌什县。

叫乌的地名(乌什地名译解谈)(2)

“乌什.吐鲁番”系一地多名、重叠称呼的结果,“乌什”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倭赤”、“兀赤”、“乌赤”、与“乌什”谐音,清政府把明朝永乐年间原来已经叫“图尔满”的地名改成为“乌什”的结果,因“乌赤”是蒙古语“兀剌赤wū là chì”的音译简称,常常被亦作“兀赤”、“倭赤”、“乌赤”等,故“乌什”就是“兀赤”之意,译为汉语的意思就是:管理驿马的人或马夫,也可以简称为;驿马官、弼马温等等。

乌什县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中道上,赫赫有名的温宿国所在地。《汉书·西域传》中记载:“温宿国,王治温宿城,户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东汉明帝时,温宿臣服于汉朝。北魏以后,被龟兹兼并。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破龟兹以后,在此置温宿州,州治地名叫“大石城”,也叫“于祝”。温宿州隶属安西大都护府。南宋时期属西辽。元代是别失八里的,明朝永乐年间叫“图尔满”,“图尔满”是“吐鲁番”的另一种音译写法。

叫乌的地名(乌什地名译解谈)(3)

在清政府乾隆二十年平定准噶尔部以前的乌什被记作图尔满,图尔满正是封建时代,那些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当时的意思是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藩”也是源自中国古老封建制度的一种地方分权概念,并且是由当时持儒学理论者们所建立,那时候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民族或地区,他们不同程度的借用中国儒学理论封建制度,并且使用“藩”这个词,它成了各种与领土分封治理有关的制度或名称,“藩”的含义它还包括以下内涵:

1.藩,是对诸侯国的雅称,见外藩。

2.藩王,是封建有领国(藩国)的诸侯王,例如明朝延平藩。

3.藩镇,是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军事单位,例如河朔三镇。

4.“藩司”或“藩台”是(敬称),是明、清两代对地方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的非正式称呼。

“番”与“藩”是汉语,“番fān”是“藩fān”的同音异写

简化字,在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藩”是领土分封治理有关的制度名称。

吐鲁番是“吐鲁”与“番”两个词的组合,“吐鲁”是蒙古语,

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人把它写作为“吐鲁”、“图鲁”、“图尔”、“吐尔”等,意译为汉语,它的意思就是“政治”。

为此,“吐鲁番”这个词是蒙古语“吐鲁”与汉语“藩”的合意

词,译意为汉语就是;

1.“藩属国”,

2.“藩属体系政治”,

3.“藩国体系政治”,

4. 地方“藩司布政使司”,

5. 地方“藩台布政使司”等等,总之“藩属国”当时的政治体系是依附在拥有其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

叫乌的地名(乌什地名译解谈)(4)

从以上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乌什.吐鲁番”是蒙古语和汉语的组合词,是蒙古语与汉语之间相互借用的结果,可以肯定“乌什.吐鲁番”是历史早期阶段的某个政治利益核心,在这里所建立的国家政府管理机构或政治高级领地,也有可能就是“藩属国”或是“藩司”与“藩台”的承宣布政使司”,不管怎么说,地名“乌什.吐鲁番”是先有“吐鲁番”,而后有“乌什”这个称呼。

乌什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是丝路文化和西游文化的交汇处,从两汉时期到两晋年代、一直顺延到南北朝,到陏唐的史书都记载了这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乌什被清朝政府设为南疆首府,并派参赞大臣行使权力,乌什自古以来就有半城山色半城泉,人杰地灵塞江南的美称,这里夏无酷暑,冬无凛寒,是久负胜名的避暑山庄和旅游胜地。

唐王寨遗址,别具一格,别迭里烽隧,景观自然,佛窟洞府、遗世千年,壁画艺术、叙述渊缘、浅海相燕贝化石遍布燕子山,这些名胜古迹,为边陲重镇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永世流传,钟鼓楼、九眼泉、沙棘林、醉柳园、诉说着过去、环顾着今天,这就是“乌什.吐鲁番” 。

王瀚声

2021年10月18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