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热是一件可怕的事(当慢热的时候怎么办)

“我这个人就是比较慢热”——这是在营销团队里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人嘛,总是要慢慢来的”。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当年我在不同行业时,有不同的师傅,都跟我说过这句话,但实际上我是“受了这个害的”。为什么这么说?这句话,最后只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安慰,你也不知道他让你干啥。这句话实际上是产生不了行动力的。

慢热是一件可怕的事(当慢热的时候怎么办)(1)

凡是行动力缓慢的人,心里的想法通常有几种:

1、没想明白行动步骤。

2、没想明白行动后的结果。

3、只想明白了不成功后的成本。

4、还没看到跟自己一样背景的人成功过。

大体上这是慢热型人的内心反应,折射出来的反应就是犹豫不决、不信任、怀疑,外表反应偏冷。这样的内心反应一定会消耗时间,还没行动,就已经把自己想“死”了。

慢热是一件可怕的事(当慢热的时候怎么办)(2)

第1种想法,没有听清楚行动步骤,一环扣一环如何推进下去,可能是讲话人的表述不清,或是行动步骤过于复杂,又或者是听话人的资历尚浅等情况。

第2种想法,对行动后的结果做不出预判,在慢热型人的眼里,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内心当中无法做出积极反应,而我们希望的是,他会想另外两种结果:成功和暂时不成功。尤其是做营销,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行动总比停滞不前强。

第3种想法,就比较消极了。他内心里面直接折射出来的就是不成功之后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当中。他是这么想的:“如果这事不成,我不就白付出了吗?”还是那句话,只要方向正确,营销哪儿有白付出的。任何人不可能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一次性就做对,而且做得很好。那样的话,不是运气太好,就是天才。天才少有,而运气也是走出来的。

第4种想法,可能在等……等什么?等别人出来结果,而且必须是好结果。否则他还不行动。他还会等……在等跟他基本情况(背景/人脉/年资)差不多的人出来好结果。当他人的基本情况比他都好一点的时候,又有了他不行动的理由——人家条件比我好,资源比我好,干得比我时间长,应该好啊。可以想象这个慢动作,慢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慢热并不是特点而是缺点,甚至是致命的缺点。尤其在一家快节奏、对目标诉求强烈的公司里边,慢热就是致命的。

慢热是一件可怕的事(当慢热的时候怎么办)(3)

那么,如何克服慢热?

方法一:起而行之。

如果你想验证新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面见那些阻力最小的客户。哪些客户给你的阻力最小呢?

老客户。

老客户身上可以让你找到信心,让你去试验新的思路、新的工具,从而最快速地达到熟练的目的。所以,在技术工具、不熟练的时候,一定要去找阻力最小的客户。说到底,老客户是你最能够找到自信的地方。这样就能够最大化的克服慢热的缺点。当然根本上你还是要相信。

方法二:结伴而行。

营销团队总能找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尤其是找到那种行动快的人——你跟着他走一天,把自己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到一种营销环境当中,让他来主导,你来观摩,观摩别人的行动步骤,适时地敲一些边鼓。你会看到他的行动有成功的,也有暂时不成功的,而这种行动快的人并不计较结果,只在做过程。这比你去假想、虚拟脑海当中的一个营销环境,要现实得多,也更有指导性。通常,行业新人就是想得多,做得少,而且想得还尽是不好的,脑海中有一堆的“负面如果”。越想越畏手畏脚,不敢行动。

方法三:越俎代庖。

如果慢热型的人自己手中有老客户名单,可以由其主管或者师傅替他给他的客户发去信息或者打电话,通知客户:最近公司有这样那样的服务要求,请老客户协助配合,比如做一个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这种方式可以把慢热型的人直接推到这样的环境当中,也就是说“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不给慢热型的人太多犹豫的时间。很明显,对他的说服、安慰是化解不了这种思想顾虑的。直接把他推到客户跟前,比如做这样一个问卷调查,顺水推舟,额外再做一些讲解,而这个额外讲解,其实正是他原本的目的,这样他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

最后,克服慢热,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对于行业的信念和信仰。信念和信仰就是在没有看到结果之前,人们积极地所思所想。看到了才去做,那叫现实主义者,更是功利主义者。而有信念和信仰的人,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真正的主力。

(欢迎关注[左上]头条“祺道馆的保险哲学”更多原创好文,并点赞[赞]、留言转发[中国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