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1)

你知道福建的建,取自“建瓯”的“建”吗?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陌生的小城,曾是闽国古都、殷国故都、八闽首府建州行政中心驻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更拥有自己的美味。今天Abby就带大家打卡这里的名小吃,感受建瓯舌尖上的美味吧。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2)

【豆腐娘粉】:这不是一个豆腐娘做的粉,只是方言直译。豆腐娘粉实际就是豆浆粉,以热豆腐娘冲泡熟的生粉而得名。大多数建瓯人都吃过,而且多作为早餐。以前我读书时候,每天早餐必吃,热腾腾豆浆粉配油条或油饼、油圈,简直完美。另外也有干拌吃法配豆浆的。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3)

【高炉光饼】:大多数外地人会把光饼当做建瓯小吃代名词,通常一说到建瓯小吃,人们脱口而出就是光饼,所以名声在外。强调高炉是因为技术高,你见过怎么制作就知道师傅个个是铁砂掌,200度高温就徒手贴饼到炉子里了。最传统的就是金面银边没加馅的,饱腹首选,还能治胃病。是戚继光抗倭部队的行军干粮。现在改良升级版更薄脆,里面有加内馅的肉饼、虾肉饼、姜葱饼和表面嵌入白芝麻的芝麻饼,以及用猪油当水来搅揉面粉的“酥油饼”等众多品种。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4)

【大肠粿】建瓯特色,其他地方好像都没听说过这种小吃。在建瓯市内大肠粿店铺也不多,可能跟大肠处理工序麻烦有关吧。用干桨粿与大肠同蒸故名曰大肠粿。不用刀切用剪刀剪,粿片一毛钱一片,我个人喜好多点大肠,五片粿已经是我极限,无腥味,大肠鲜脆,加醋不腻。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5)

【建瓯扁食】这个小吃在各地叫法不一样,有馄饨,云吞,扁肉,抄手……用薄面皮包馅儿,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建瓯扁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馅料的加工,一定要吃大木头锤出来的猪后腿肉才好,够劲道,那种口感是机器加工肉吃不到的,加醋更有味道。尤以小松镇大庙、湖头的大扁食为最佳。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6)

【芋饺】本名“枷鞑子”(建瓯方言读音为“嘎拉泽”),最早发端于福建省建瓯市,主要盛行于建瓯东溪流域的东游、水源、川石等地。传说蒙古兵、清兵为“鞑子”,故将当地所产的三角状的小吃,取名为“枷鞑子”,寓意就是枷裹鞑子,下锅煮熟,吃掉泄愤。从此,这道农家小吃便有了这个特别有历史内涵的名称。滑不溜秋芋头打成泥碾成皮包纯肉馅,煮汤和炒着都好吃,糯而不黏,软而韧弹。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7)

【肚丝鸡茸】最初创制者所用主料取自鸡肉中的一种较细嫩的瘦肉,当地称之为“鸡茸”,故而取名“鸡茸”。而现在主料则取自猪肉中的精瘦肉且须剁细如“绒”,因而又称“鸡绒”。一餐鸡茸宴,尝尽天下鲜。切记不要大快朵颐,看起来无热气,吃到嘴里超级烫,需要细品的一道菜,这可是用了四两猪油啊。口味鲜美,营养丰富。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8)

【建瓯板鸭】家常菜也是宴客菜,中国四大名品板鸭之一。以未下蛋的田鸭姆为首选食材,不油不腻,味醇香,喜欢干点的嚼劲更好。搭配建瓯老红酒、小磨麻油,三合一绝了。不仅是当地人送礼、办酒席和家庭食用必备,而且深受外地宾客欢迎。相传,早在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就把一向爱吃的建州板鸭列入宫廷御膳菜单。宋孝宗赵昚在建安(今建瓯)任建王时,也对建板鸭情有独钟,后来他进京登基,就将建州板鸭带入宋庭,列为“汉席珍品”。

建瓯有什么特色小吃(这一站跟我去闽国古都)(9)

【珍珠纳底】过年必吃菜,也是家常菜,里面还有个慈母的故事,选猪前胛肉切肉丁做成,加点建瓯老红酒和高汤才正宗。传说是旧时慈母常边烹制这道菜边争分夺秒地为儿纳鞋底,因而人们便称此菜为“纳底”;又因此菜形似珍珠,食之爽滑,故而也有人美称其为“珍珠纳底”。无论如何,那些经典、特色,即使走遍世界,也无法忘记的“家”的味道。拿着这份美食攻略,去建瓯吃起来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