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

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新年已不再让我期待。不只因为年纪增大愁绪繁多,还因了生活的提高、娱乐的多样化。

尤记得幼时的春节:腊月初十刚过,父亲就开始筹办年货。泛黄的小本子上是多年积累的年货品种,每一年家里筹备的年货种类都在渐次递增。不变的干货依然是:香菇、木耳、海带、豆皮、黄花、粉丝,及各种调味品。

孩子们对于春节的期待几乎能持续一整年,每年正月十五刚过,就又开始憧憬下一个春节到来。儿时的生活很是艰苦,粗茶淡饭,更多时苕片青菜裹腹,偶尔见点米粒都是沉淀在一大锅米汤的深处。可从有记忆起,每年春节我都有一件新衣服,从大朵大朵的红花粗布到细腻柔软的蚕丝棉袄。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父母从不曾让我初一着旧衣。

儿时对于春节的向往不只是新衣,还有耍狮子。

村里有文化有见识的村干部、能说会道者,从正月初一便挨家挨户舞狮子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锣鼓喧天,人潮如海,狮队前面开道,村民后面亦步亦趋紧紧跟随,长长的队伍甚是壮观。我们张家祠堂是整个火盆村中心点,我们居住的院子又是当时名人最多的大院,便成了每年耍狮的重要据点,来院子里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2)

父亲他们堂兄弟几个都是文化人,出题是伯父们的强项。一棵翠绿的青菜芯,一小撮盐,两根木棍一棵萝卜,谜题很简单,但不是按顺序摆放,而是逐层增高。舞狮的两人紧跟着“笑和尚”(在狮队中起逗耍引导作用,舞狮者皆随笑和尚身姿手势做出相应动作。)逐层跳上桌面或蹲或伏或直立拣谜面破题。最后一层是八仙桌上两根长凳竖放,中间长凳横放,谜底被红纸包裹轻轻吊在凳子中央。随着有节奏的鼓点,狮子慢慢直立,狮口衔住红纸包,狮子跃下八仙桌将谜底交由笑和尚后在地上转圈翻腾,最后鼓点停,由说吉利者报出谜底(狮队全体具可商议答案),笑和尚遂以谜底绕场示众来检阅是否回答正确。

大多是简单些的谜题:

一个青年双手执一小茶几至额头处——举案齐眉(多是家有新婚夫妇);

一块瘦肉、几个南瓜——寿比南山(家有高龄老者);

一撮芝麻、一杯开水、一把花生、一根竹棍——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个小柜上放一节新竹、一把大枣、一把花生——祝早生贵子;

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3)

因为伯父们都在政府机关任职,彼时的谜题也多与时政有关,譬如:一根扁担横穿过水桶上的绳索,一根弯弯扁担中间一棵长萝卜上钉着一棵被绑了绳子的筷子。此谜题难住了舞狮队伍,一行人商量了近一个小时也没猜出谜底,但又不甘心就此放弃,酬劳在当时颇为丰厚—— 一整条红梅。在整个商议过程中,锣鼓不断声狮队不停跳,最后在父辈们旁敲侧击下谜底出炉 —— 一定要解放台湾才能快乐!

……

还是就是说吉利。

说吉利的人基本都是本村德高望重、能说会道辈份较高的人,民众期望经过他的祝福,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说吉利的人手持绑着红绸的竹棍,脖上挂着响锣走在队伍最前面,他是整个舞狮队的精神领袖,享有绝对的主导权,他手中的锣不停敲,戴笑面佛面具的笑和尚不停逗,狮队便得跳不停。由此可见,耍狮子是极其消耗体力的,非得年富力强青壮年方能胜任。

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4)

在到下一家门户之前,说吉利的已经根据往昔的印象想好了大概说辞,到达门口往门槛边一站,两眼往屋里飞快扫射,手中锣鼓不停敲打,狮队跟着鼓点跳跃,待到腹稿完成,鼓点骤停,一系列吉言好语便脱口而出。基本上是七言四名,每唱完一句敲一下响锣,四句完毕密集鼓点响起,狮队翻腾跳跃,直至户主拿出烟、红纸包着的利是,或者其它。若屋主家庭殷实,便会再来一段说辞讨要赠品,碰上富有的人家,主人会主动要求多说几段好彩头,反之则会说“发财了,发财了”并做出请的手势送狮队离开。印象中狮队收到的酬劳还有糖果、面条、茶叶等等。

有一次,狮队刚好走到某户家里有老人去世的屋前,狮队拜年是给别人送吉祥送祝福的,按理说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去家有白事的人家拜年的,可那家不干非得拦着去他家拜年,舞狮队无法只得前往,那户人家因为办丧事仗着亲戚朋友多,诸多发难,十几圈吉利说下来已是黄昏天黑。

老家有习俗,但凡到过白事人家拜年的狮队必须封闭三年不得出门。所以,那三年,我们只能跟着别的村子来的狮队看热闹,有时整个春节只得两三个狮队经过,少了很多乐趣。

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5)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有了电视、音响,人们不再跟着舞狮队伍跑了,舞狮的叔叔伯伯们也没了那份激情,慢慢的耍狮子成了记忆。

今天,坐在火红的炉火旁,看父亲蒸圆子、炸酥肉、煮猪脚绍子,听他讲过去的春节趣事,莫名失落。

岁月是把杀猪刀,不止抹杀了青春,也扼杀了曾经的快乐,孩子们的快乐也只建造在手机电脑上。可是,经济提升了,生活富裕了。

幸?还是不幸?我不知道。

——2016除夕于老家乡下

关于故乡闹元宵舞狮的文案(春节记忆之耍狮)(6)

【作者简介】:

张成芳,生于七十年代,四川渠县三汇镇人。爱山爱水爱文字。

排版:张成芳

邮箱:990217681@qq.com

1588186109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