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1)

陈顼画像

陈顼,又名陈昙顼,字绍世,小字师利,为南北朝时期南陈第四任皇帝,是南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的次子,南陈文帝陈蒨之弟。

南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庚戌,530年)七月初六,陈顼出生。其年少时宽厚大度,富有才略。成年之后,容貌俊美,身高八尺三寸,手垂过膝,有勇力的他擅长骑射。后来,其叔父陈霸先镇守京口,派遣陈顼往赴江陵,经过多次升迁,任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

南梁孝元帝承圣三年(甲戌,554年),江陵陷落,陈顼迁往关右。

南陈武帝永定元年(丁丑,557年),陈霸先称帝,遥授陈顼为始兴郡王,食邑2000户。

南陈武帝永定三年(己卯,559年),南陈武帝陈霸先驾崩,陈顼之兄陈蒨继位,是为南陈文帝,改封陈顼为安成王。

南陈文帝天嘉三年(壬午,562年),陈顼自北周归国,授为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并任佐史。不久,授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5州诸军事,扬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

南陈文帝天嘉四年(癸未,563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时值,陈顼因是南陈文帝陈蒨的兄弟,权势在朝野之上甚重。

南陈文帝天嘉六年(乙酉,565年),迁任司空。时值,直兵(王府属官)鲍僧睿凭借陈顼势力,横行不法,御史中丞徐陵上奏弹劾,为此免去侍中、中书监之职。

南陈文帝天康元年(丙戌,566年),加封陈顼尚书令。此时,南陈文帝病重,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与安成王陈顼、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入宫侍奉医药。因为皇太子陈伯宗年少柔弱,南陈文帝惧怕儿子难守皇位,遂对陈顼说:“我欲效仿当年吴太伯传位于其弟。”陈顼伏地痛哭流涕,坚决推辞不受。孔奂对南陈文帝道:“安成王是您的兄弟,必定会效仿周公辅政。他若有废立之心,臣等虽然愚钝,亦不敢听命啊!”

同年五月,拜任陈顼为司徒,进号骠骑大将军,总领尚书之职,都督中外诸军事,赐予班剑30人。就这样,陈顼的权势在南陈文帝驾崩后,逐渐增大。时值,刘师知为中书舍人,与陈顼、尚书仆射到仲举同受遗诏辅政。刘师知、到仲举在宫内参决朝政,陈顼与左右300人入居尚书省。刘师知因为陈顼权势加大,十分忌惮,与尚书左丞王暹等谋划,欲将陈顼调出京城。然而,朝臣多有犹豫,皆不敢首先提及此事,后由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矫诏,调令陈顼前往东府经理州务。

陈顼将要出京,中记室毛喜驱车来见,并且劝阻:“大陈立国十分短暂,国内祸患一件件到来,内外危机严重。太后深入思考过解决办法,才令您进入中枢共同处决政事。如今调您出去,必定不是太后之意。所以您得以宗庙社稷考虑,不要听信小人话语。今日一旦出京,恐怕就要受制于人,如同当年的曹爽,想做一个无权势的富家翁,这可能吗?”陈顼听此,遂遣毛喜去找领军将军吴明彻商议,吴明彻道:“眼下新帝守丧,政事处理大多缺失。殿下处理大事就像周公、召公一样,应当留下辅助以安社稷。”于是,陈顼假装患病,召刘师知前来王府,同时派毛喜入宫面见太后,得到太后回话:“如今新帝年少柔弱,政事所以委任刘师知等决断,这并非我的本意。”毛喜又去见废帝陈伯宗,得到回答:“调安成王外任这件事完全是刘师知等所为,朕不知晓。”

陈顼得到回报,当即扣押刘师知,自行入宫面见太后、废帝,陈言刘师知的罪行,草拟诛杀敕令,并将刘师知交由廷尉。当夜,就将刘师知赐死狱中,再将王暹诛杀。自此,大权全部归于陈顼。时值,南陈文帝的宠臣右卫将军韩子高镇守领军府,在建康诸将中带领的兵马最多,遂与到仲举合谋图取陈顼。尚未行动,毛喜请求精选人马分配给韩子高,并且赐以铁、炭等物资,检修兵器盔甲。陈顼不解:“韩子高将要谋反,正欲收取其兵权,为何还要如此?”毛喜答:“先帝刚刚下葬,边境强敌很多,韩子高受命先帝,只能表面顺从,施以恩惠引诱,让其安心,缓缓图之,只需一个壮士就够了。”陈顼从之。

不久,到仲举被罢免归乡,心中不安,韩子高亦感不安,请求出京,前往衡、广诸镇统兵。时值,上虞令陆昉以及韩子高的军主,告发他们谋反之事。于是,陈顼召集文武大臣于尚书省,共议册立皇太子。次日,到仲举、韩子高前来,一至尚书省却被拘押,交由廷尉治罪,赐死狱中。

南陈废帝光大二年(戌子,568年)正月,因为侄子陈伯宗年幼,陈顼进一步攫取朝政,加封为太傅,兼领司徒之职,赐予特别礼遇,增加食邑共计3000户。

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陈顼以废帝陈伯宗个性软弱,难担大任为由,发动政变,以太皇太后章要儿(陈顼叔父南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之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降封为临海王。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2)

南陈宣帝太建元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八年、北齐帝天统五年、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己丑,569年)元月,南陈安成王陈顼称帝,是为南陈宣帝,并于当年改元‘太建’,改尊太皇太后为皇太后,立妃柳敬言为皇后,世子陈叔宝为皇太子,封皇子陈叔陵为始兴王、陈叔英为豫章王、陈叔坚为长沙王。

同年九月,南陈广州刺史欧阳纥在广州已有10余年,威惠著于百越。自从华皎之叛,南陈宣帝心疑外将,遂征欧阳纥为左卫将军。欧阳纥恐惧,于是举兵攻打衡州刺史钱道戢。

十月,南陈宣帝陈顼遣车骑将军章昭达前往讨伐。

这一年,北周齐公宇文宪攻北齐,围(河南)宜阳,绝其粮道。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3)

南陈宣帝太建二年、南梁孝明帝天保九年、北齐帝武平元年、北周武帝天和五年(庚寅,570年)元月,北齐太傅斛律光以步骑3万救宜阳,北周军退,北齐筑统关、丰化二城以通宜阳粮道而还。当月,南陈宣帝以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郢州刺史黄法抃为中权大将军。

同年二月,南陈车骑将军章昭达击欧阳纥,擒斩之。

七月,章昭达回军之时,攻南梁,围(湖北)江陵,结果败还。

十月,出现日食。

南陈宣帝太建三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年、北齐帝武平二年、北周武帝天和六年(辛卯,571年)四月,出现日食。

同年十月,北齐后主高纬幽禁生母胡太后于北宫。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4)

南陈宣帝太建四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一年、北齐帝武平三年、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572年)正月,南陈宣帝陈顼以云麾将军、江州刺史、始兴王陈叔陵为湘州刺史,进号平南将军;东中郎将、吴郡太守、长沙王陈叔坚为宣毅将军、江州刺史;尚书仆射、领大著作徐陵为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尚书右仆射。

同年二月,又封皇子陈叔卿为建安王。

三月,北周晋公宇文护专权日久,入宫朝叱太后,北周武帝宇文邕以玉珽自后击斩之,始行亲政。

六月,北齐帝高纬诬左丞相斛律光谋反,屠灭其族。北周武帝宇文邕庆幸其死,为之大赦境内,改元‘建德’。

十月,北周令西魏时所掳南梁(湖北)江陵民为奴者(554年),悉释为民。

这一年,应南陈降将华皎之请,北周将基、平、鄀3州划归南梁,成为抵御南陈的藩屏。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5)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6)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二年、北齐帝武平四年、北周武帝建德二年(癸巳,573年)正月,北齐尚书令高阿那肱、侍中穆提婆、领军大将军韩长鸾,并专朝政,时称‘三贵’,国事日坏。

同年三月,南陈大举进攻北齐,任镇前将军吴明彻为帅,连陷合肥、寿春(今安徽寿县),擒斩王琳。

十月,北齐后主高纬甚忧,穆提婆劝慰:“本是彼物,恁其取去!使尽失河南地,犹可作一龟兹国。”时值,后主高纬诬侍中张雕、崔季舒谋反,斩之,妇女配奚官,幼男下蚕室施宫刑。

南陈宣帝太建六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三年、北齐帝武平五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甲午,574年)二月,出现日食。

同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悉令还俗。此为佛教三武之祸二。

南陈宣帝太建七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四年、北齐帝武平六年、北周武帝建德四年(乙未,575年)二月,北周大举攻北齐,陷河阴(今河南孟津),会北周武帝宇文邕有疾,撤退。

同年闰九月,南陈车骑将军吴明彻攻北齐彭城(今江苏徐州),军至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败北齐兵数万。

南陈宣帝太建八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五年、北齐帝隆化元年、北周武帝建德五年(丙申,576年)十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大举攻北齐,陷平阳(今山西临汾)。北齐后主高纬亲自统军来救,结果大败,逃奔晋阳(今山西太原)。

同年十一月,北周围晋阳,高纬再奔邺城(今河北临漳),晋阳遂为北周攻陷,并且擒拿北齐安德王高延宗。时值,北周武帝宇文邕退回长安,留下侧翼军队镇守晋州,高阿那肱等包围晋州城。

十二月初四,北周武帝宇文邕援救晋州。当月初六,双方于城南交战,北齐军队大败。十三日,高纬大赦境,并于当年改‘武平七年’为‘隆化元年’。当日,北齐侍中穆提婆投降北周。二十日,逃奔邺城的北齐后主高纬自称太上皇,传位给年仅8岁的儿子高恒,是为北齐少帝。

陈宣帝陈顼在历代帝王图中的形象(南北朝时期南陈宣帝-陈顼)(7)

南陈宣帝太建九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六年、北齐帝承光元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丁酉,577年)正月十九日,北齐太上皇高纬带着百余骑,弃邺城向东逃奔。当月二十一日,北齐少帝高恒禅位大丞相、任城王高湝。于是,北周陷邺城,高纬欲奔南陈,北周军追擒之,送往邺城。

同年二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以宾主之礼与其见面,封为温国公。至此,立国28年,历经6帝的北齐灭亡,北周统一中国北部。

同年十月,北周诬温公高纬谋反,尽屠高氏皇族。北周令除北魏时所掳北凉民为奴者(439年)奴籍,悉释为民。时值,南陈宣帝陈闻知北周灭北齐,遂乘机争夺淮北地区,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命其长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兼理州中事务。

这一年,南梁孝明帝萧岿至邺城(今河北临漳),朝见北周武帝宇文邕。虽然受到礼遇,却不得重视,萧岿遂于宴会上,陈述父亲承蒙宇文邕之父宇文泰的救命之恩,叙述二国唇齿相依的往事,情理明晰、言词流畅、涕泪纵横,使得宇文邕为之叹息,对其格外赏识,礼节越来越隆重;再次饮宴之时,北齐旧臣吒列长义在座,宇文邕对萧岿说:“这就是在城头上骂我的那人。”萧岿道:“吒列长义未能辅佐桀,胆敢反过来向尧吠叫。”宇文邕听此十分高兴,酒至欢处,命人送上琵琶自弹,并对萧岿说:“当为梁主尽情欢乐。”萧岿请求起舞,宇文邕问:“梁主竟能为我跳舞?”萧岿道:“陛下已亲自弹奏,微臣为何不敢像百兽一样起舞?”宇文邕大喜,赏赐杂色丝织品万段、良马数十匹,还有自己所乘日行500里的骏马,以及北齐后主高纬的舞女、姬妾,一同赠予萧岿。

南陈宣帝太建十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七年、北周宣帝宣政元年、南陈宣帝太建十年(戊戌,578年)二月,南陈车骑大将军吴明彻攻彭城(今江苏徐州)急,北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军抵挡,吴明彻战败被擒,不久忧愤加重病情,死于长安,时年67岁。

同年六月初一,在位19年北周武帝宇文邕驾崩,时年36岁,其子宇文赟继位,是为北周宣帝,并于次年改元‘大成’。然而,宇文赟昏暴猜忌,诬其叔齐王宇文宪谋反,杀之。

南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八年、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己亥,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又诬徐州总管王轨谋反,杀之。

同年二月十九日,北周宣帝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下诏传位长子宇文阐,是为北周静帝,并于当年改元‘大象’。

这一年,北周政府禁天下妇女施脂粉。

南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南梁孝明帝天保十九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庚子,580年)五月二十四日,时年22岁的北周天元帝宇文赟驾崩,隋国公杨坚出任左丞相,辅佐朝政。时值,相州(今河北临漳)总管尉迟迥、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起兵讨伐杨坚,结果兵败,尉迟迥自杀,司马消难逃奔南陈。早先,南梁孝明帝萧岿的将帅们私下请求发兵,与尉迟迥等结成连横之势,进可为周氏尽节,退可席卷太行山以南,然而萧岿不许。

南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南梁孝明帝天保二十年、北周静帝大定元年、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581年)二月十三日,时年9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让位隋王杨坚。至此,立国25年、历经5帝的北周灭亡。隋王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王朝,是为隋文帝,降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10000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下诏。虽然如此规定,实际未能实行。

同年五月,杨坚暗中派人害死宇文阐,尽屠宇文氏皇族。

南陈宣帝太建十四年、南梁孝明帝天保二十一年、隋文帝开皇二年(壬寅,582年)正月初十,在位14年的南陈宣帝陈顼驾崩,享年53岁,其子陈叔宝继位,是为南陈后主。

同年二月十七日,谥曰‘孝宣皇帝’,庙号‘高宗’。当月十九日,葬于显宁陵(今江苏南京郊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