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

正文共计:1725字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前言

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1)

自商朝先祖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后,一直到商朝最后一位君王帝辛。商王朝前后传了17世31王,持续了大约600余年。在此期间,商朝的国运起起伏伏,终于在商纣王帝辛手上触底灭亡。如果说商纣王要承担商朝灭亡的主要责任这没话说,事实确实是这样。但要是说将商朝灭亡的责任全都归咎于帝辛,那就有失偏颇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为何不能将商朝的灭亡全都怪罪在帝辛的头上。

帝辛继位

帝辛,世称纣,子姓,讳受,商纣王这个称号,是在帝辛死后,周朝给的一个恶谥(纣表示残义损善)。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帝辛还有两位兄长,由于母亲在生自己的两位兄长微子和微仲时还不是王后的身份。在生帝辛时才被封为王后。故帝辛得以继承王位。

帝辛在刚继位的时候,也非常重视商朝的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历史上记载帝辛能言善辩,力大如牛,勇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嗜酒,荒淫,酷刑,亲小人远贤臣

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2)

比干

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榜等影视剧作品,对于纣王酒池肉林极度奢靡的生活都有所了解,这里不做过多叙述,总之,纣王为个人享乐大修宫殿等设施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帝辛喜欢使用酷刑(例如醢刑,剁成肉酱;炮烙之刑;脯刑,制成肉干等)。任用费仲,恶来等小人治理国家,听信谗言。

羑里之囚,给了对手周西伯一个利好机会

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3)

周武王

关于羑(yǒu)里之囚,有两个不同版本,一个是周西伯在听闻纣王的荒淫残暴后叹气被人告发。另一个是周西伯广施仁政,势力逐渐壮大引起纣王猜忌被囚。这里不去争论到底为何被囚。我们来看周西伯被囚后是如何被放出来的。周西伯的僚臣用美女奇物和良马作为礼物于是纣王就放了周西伯。纣王就如此这般轻易地放过了自己潜在的敌人。可见其短视和自大。

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砲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史记》-殷本纪

更有意思的是,周西伯出狱后,以献出部分土地为条件,请求帝辛废除炮烙酷刑。帝辛答应了,并且送了周西伯一份大礼——赐予他弓箭和斧(这可不是普通的弓箭和斧头,这其中是有寓意的),相当于周西伯得到了帝辛的授权,获得了征伐其他诸侯的权力。这也为周西伯然后成为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埋下了伏笔。

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罢黜贤臣商容,不听群臣劝谏,导致微子,太师,少师出逃,囚禁箕子。

商朝发展历程自始至终,其内部矛盾都处在一个不断激化的过程。加上帝辛的骄奢,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激化了社会矛盾。

多次对外战争,本就不富裕的家底雪上加霜

帝辛先后发动了针对西北黎和东南夷族的战争,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商朝也元气大伤,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也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对外战争,逐渐透支了商朝的国力,主力军队长期在外征伐,导致国内空虚,为周西伯伐商提供了可乘之机。

自然因素

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4)

寒冬

气候变化也成为商朝灭亡的一个因素之一,不过并不是主要因素。商朝末期气候变冷影响了农业生产,无疑为商朝的国内矛盾又添了一把火。

牧野之战,身死国灭

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5)

战争

一边是以周西伯为首,准备充分又有“天命”加持的正义之师

精锐伐纣联军,另一边是由奴隶和战俘仓促组成的乌合之众。孰胜孰负,不言而喻。

最后的挣扎,三监之乱

奠定商朝灭亡(商朝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6)

商朝遗址

在牧野之战后,周西伯继续清除殷商的残余势力,而帝辛之子带领商朝遗民在商朝原领地建立殷国。没有赶上牧野之战的在外商朝军队也得以保留下来。周武王死后,武庚与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了“三监之乱”。然而这只不过是商朝残余势力的最后一次挣扎而已,很快动乱就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下来。至此,商朝算是彻底从历史舞台退出。

人物评价

关于帝辛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功不抵过。功劳在于,帝辛对对外征伐,尤其是对东南夷族的战争,使得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了东南,同时他也完成了对长江流域最早的开发。帝辛是有功绩的,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位暴君,嗜酒,贪图享乐,荒淫无度,搜刮民脂民膏等行为,激化了伴随商朝发展的矛盾(即奴隶、平民与贵族阶级的矛盾),商朝与各氏族方国的矛盾也在帝辛统治时期达到了空前的激化。

总结

纣王的罪名是否有过分夸大,放大的嫌疑。他可能也就和商朝这么多年历史中的那些不靠谱的君王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历史必然:商朝的国运起伏兴衰,在自然灾害,国内矛盾,君王的个人品德的多重影响下波动起伏。只不过到了帝辛时期,矛盾空前激化,此时的商朝再也撑不到下一位明君来带领商朝走出困境了。


H说历史原创,抄袭必究

我是H说历史,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鉴往知来。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与支持[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