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

题记

一提起杜甫,首先想到的是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抱负和胸襟,也会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子美”,号“少陵野老”,也叫“杜少陵”。小时候,杜甫的人设是神童、是才子:712年,杜甫出生在巩县(今河南巩义),从小聪明过人,7岁便开始作诗,9岁就能写大字,14岁就“出游翰墨场”,同当时的文人名士交游,受到广泛的称赞,他们把他的文章和汉代著名文学家班固、扬雄相比拟。

如此神童才子,一定前途无量,生活顺风水水,结果事与愿违,生活却多次作弄杜甫,为什么这么说?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1)

杜甫两次“高考”,两次落榜

镜头切换到公元735年,24岁的杜甫激情满怀地到洛阳参加“高考”,结果杜甫意外落榜。

10年后,34岁的杜甫王者归来,到大唐首都长安第二次参加“高考”,这一次杜甫选择的是相对简单“明经”考试,志在必得。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科目:秀才科最难,靠的是治国方略,得有姜太公、周公、诸葛亮等经纬之才才能考中;进士科也比较难,包括作诗、献计;杜甫选择了最简单的明经科,相当于填空题,只要熟读经书、死记硬背就能过。

然而,神童出身的杜甫,在写诗方面已经小有江湖地位,而且他还选择了最简单的科举——明经科,然而,杜甫却又一次落榜了!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2)

杜甫参加科举落榜了

原来,杜甫被“口蜜舌剑”的奸相李林甫妒贤嫉能。李林甫竟然让所有的考生落榜,并向唐玄宗汇报“野无遗贤”,说这批考生没有一个贤才!

两次考试,两次落榜!生活竟然对杜甫如此作弄!然而,这还不是刚刚开始!

献诗给皇帝获得八品官,上任之日碰巧是安禄山造反之时

正规渠道走不通,杜甫只有和众人一样,到处去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他们的帮助。这种生活太伤自尊了,杜甫想起来就觉得屈辱,写下了: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生活依然是那样无可奈何。35岁时,总算弄到了正八品下的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管理兵器和仓库门的钥匙。

然而杜甫“走马上任”的官定之日——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也就是安禄山造反之时。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3)

安史之乱

国家残破,生灵涂炭,杜甫连这个比芝麻还小的官也做不成了。写下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脍炙人口的诗句。

他先是带着一家老小流亡。途中他得知太子李亨即位,便把家人安置下来,自己去投奔皇帝效力。不料却被叛军捉住并押解到长安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漫步在昔日繁盛的曲江边,一切都触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哀江头》)

“少陵野老”是杜甫的自号,少陵也老在哭泣,春天悄悄地来到曲江边……

刚当上“左遗石”,又因言获罪,被弃用后迎来诗作品的大丰收

过了几个月,杜甫冒险从长安逃出,来到肃宗所爱地——凤翔(今山西凤翔县),很快被任命为在御前当值得“左拾遗”。

这是杜甫唯一一次在皇帝身边当官,也是他仕途的巅峰,因此获名“杜拾遗”

从此,幸运之神降临杜甫?非也——

就任不久,他因上疏营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下狱问罪。幸亏有人相救,才保住性命。但是皇帝再也不想重用他,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一时期,杜甫迎来诗作品的大丰收。杜甫在飘零的旅途上,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春望》、《月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每篇都是那个时代的忠实的记录。

在草堂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千古名句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杜甫实在找不到养家糊口的活路了,他想到了此时正在蜀中做官的朋友、边塞诗人高适。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之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草堂。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4)

杜甫草堂

这下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家,虽然简陋,但环境清幽: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

家安下了,自然会有客人来,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诗中不仅具体地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请邻人助兴的细节,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谊。

几年后,他的另一位老朋友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严武邀请杜甫出任节度参谋、校检工部员外郎,因此杜甫获名“杜工部”

然而,好景不长,严武第二年就去世了。

由于他所倚重的朋友几度离开成都,或者去世。杜甫的生活发生危机。草堂经常被大雨淋得屋漏床湿,家里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杜甫表现出了圣人的淑世情怀。他并不单单地为自己的一己之困而烦心,而是想到了普天之下和自己一样身在困境的人们,祈愿他们能够过得比自己好,写下了: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5)

杜甫的梦——安得广厦千万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告别草堂,江流上的一叶孤舟一度成了杜甫的家

杜甫在四川没有依靠后,公元 768 年,杜甫只好告别草堂,携家眷东下,杜甫携家人乘舟东出三峡,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漂泊。江陵、公安、岳阳、衡阳……但就是回不了他魂牵梦萦的河南巩县。两年时间,江流上的一叶孤舟就是他的家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6)

一叶孤舟就是杜甫的家

期间,杜甫写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语

纵观杜甫的一生,好一个“惨”了得。由于他的大半生都在颠破流离中度过,他写的诗大都是真实反映,也叫“史诗”。

虽然经历了第一次高考失败,对他来说远没有安史之乱给国家、给人民、给个人造成的影响大,这时候他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为了求官,第二次“高考”失败后,不得不放下身段,写下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安史之乱初,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史之乱被平定,杜甫的好友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眼前的青山绿水,联想到国运盛衰,在他看来,后者才是最美的风景!

杜甫绝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安得广厦千万间)(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