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飞行如何操作(飞行百科学开直升机)

乘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中国人最普通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人们对于机场、对于各种民航客机已经不再像许多年前那么陌生,见惯不怪。相比之下,直升飞机在大家平时的生活中鲜有接触,更多的了解是从电视中见到。经常能在社交平台中看见朋友们分享在国外坐直升飞机的照片,瞬间觉得“高大上”,其实,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的放开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直升机走进寻常中国人的生活也将变的普遍。今天,我就带各位了解下民用直升机的航空术语。

直升机飞行如何操作(飞行百科学开直升机)(1)

直升机场(Heliport):全部或部分供直升机起飞、着陆和表面活动使用的场地或构筑物上的特定区域。

表面直升机场(Surface-levelheliport):位于地面上或水体表面构筑物上的直升机场。

高架直升机场(Elevatedheliport):位于陆地上高架构筑物或建筑物顶部的直升机场。

直升机水上平台(Helideck):位于漂浮的或固定的水上设施(诸如开采油、气的勘探或作业平台)上的直升机场。

船上直升机场(Shipboardheliport):建造于船舶上的直升机场。

水上直升机场(waterheliport):降落或起飞地位于水面上的直升机场。

直升机全长(Over-alllengthofhelicopter):直升机旋翼转动时的最大长度。

直升机全宽(Over-allwidthofhelicopter):直升机旋翼转动时的最大宽度。

直升机全尺寸(Over-alllength/widthofhelicopter):直升机全长和全宽中的较大值。

直升机起落架横距(Widthoftheundercarriageofhelicopter):轮式直升机主起落架横向外轮外侧边的间距,或撬式直升机起落架横向外侧边的间距。

最终进近和起飞区(Finalapproachandtake-offarea(FATO)):用于完成进近动作的最后阶段到悬停或着陆,以及开始起飞动作的特定区域(供以1级性能运行的直升机使用的最终进近和起飞区还包括可用中断起飞区)。

直升机净空道(HelicopterClearway):位于地面上或水面上的一个特定区域,它的选择和/或布置按以1级性能运行的直升机在其上方进行加速并达到指定高度的要求确定。

跑道型最终进近和起飞区(runway-typeFATO):在形状上与跑道具有类似特性、长度不小于100m的最终进近和起飞区。

接地和离地区(Touchdownandlift-offarea(TLOF)):供直升机接地或离地的一块承载区。

安全区(Safetyarea):设于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周围的、用于减少直升机偶然偏离最终进近和起飞区而造成危险的一块指定的无障碍物(航行必需的设施、装置等除外)区域。

直升机地面滑行道(Helicoptergroundtaxiway):仅供带有轮式起落架的直升机依靠自身动力在地面滑行使用的通道。

直升机空中滑行道(Helicopterairtaxiway):地(水)面上供直升机空中滑行使用的特定通道,使直升机在其上方有地面效应的高度内,以小于37km/h的地速运行。

直升机滑行通道(HelicopterTaxi-route):为使直升机从直升机场的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而设定的专用通道。直升机空中滑行道和地面滑行道位分别居中位于空中滑行通道和地面滑行通道之内。

直升机机位(Helicopterstand):供直升机停放使用的位置,此处也可供直升机为空中滑行而进行接地和离地操作。

保护区(Protectionarea):位于在滑行通道内或直升机机位周围的一个区域,为直升机与各个物体、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其它滑行通道及直升机机位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确保直升机的安全机动。

悬停操作区(Winchingarea):设置于船上的一个区域,该区域范围内直升机可在悬停状态下与船舶之间进行货物或人员的传送。

动力荷载承载面(Dynamicload-bearingsurface):能承受直升机在进行紧急着陆时所产生的荷载的表面。

静荷载承载面(Staticload-bearingsurface):能承受位于该处的直升机质量的一个承载面

地面效应(groundeffect):直升机近地悬停或低速飞行时气动升力显著增大的现象。

可用起飞距离(take-offdistanceavailable):公布的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长度加上净空道(如设置)的长度,用于直升机完成起飞。

可用中断起飞距离(Rejectedtake-offdistanceavailable):公布的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长度,用于以1级性能运行的直升机完成中断起飞

可用着陆距离(Landingdistanceavailable):公布的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长度加上任何增加的长度,用于直升机从某一特定高度完成着陆动作。

1级性能运行(OperationsinperformanceClass1):指具有以下性能的运行,即在关键动力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具有使直升机继续安全飞行到合适着陆区的性能,除非上述动力装置失效情况发生在达到起飞决断点(TDP)之前或通过着陆决断点(LDP)之后,在这两种情况下,直升机必须能够在中断起飞或着陆区内着陆。

2级性能运行(OperationsinperformanceClass2):指具有以下性能的运行,即在关键动力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具有使直升机继续安全飞行到合适着陆区的性能,除非上述动力装置失效情况早在起飞阶段或迟至着陆阶段发生,在这两种情况下,可能有必要实施迫降。

3级性能运行(OperationsinperformanceClass3):指具有以下性能的运行,即在飞行中任何时候发生动力装置失效的情况下,都有必要实施迫降。

非精密进近(non-precisionapproach):有方位引导、但没有垂直引导的仪表进近。

精密进近(precisionapproach):使用精确方位和垂直引导,并根据不同的运行类型规定了最低标准的仪表进近。

空间点进近(point-in-space(Pins)approach):空间点进近是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仅为直升机设计的进近程序。程序要求对正一个基准点(即复飞点),该基准点位于一个具有足够目视条件、以保证驾驶员能够看见并避开所有障碍物的区域内。飞越基准点后,允许航空器进行机动飞行或采用机动飞行方式进近着陆。

空间点目视航段(point-in-space(Pins)visualsegment):这是直升机空间点进近程序中以目视方式实施的一个阶段,从复飞进近点开始到着陆点为止。该目视航段将空间点与着陆地点连接在一起。

直升机场标高(Heliportelevation):直升机场最终进近和起飞区内最高点的标高。

障碍物(Obstacle):位于航空器地(水)面活动地区上,或突出于为保护飞行中的航空器而规定的限制面,或虽位于那些规定的限制面之外但已被评估为对空中航行可能形成危害的所有固定的(不论是临时的或是永久的)和移动的物体(或者它们的一部分)。

遮蔽原则(Principleofbeingshielded):处于下述两个面以下的物体可认为是被遮蔽的:从一个不能搬迁的永久性障碍物的顶部开始,向最终进近和起飞区方向以10%的坡度向下延伸的一个斜面,和向相反方向延伸的一个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Geoid):地球重力场中与静止的平均海平面相重合并向陆地连续延伸的等势面.由于某些因素会引起局部重力异常,因此大地水准面是一不规则曲面,但任一点的重力方向均垂直于大地水准面。

铅垂水标准高(Orthometricheight):某一点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即海拔高度

椭球面标高(大地标高)(ellipsoidheight(geodeticheidht)):某一点相对于大地参考椭球面的高度,沿经过该点的地球椭球面外法线测量。

大地水准面高差(Geoidundulation):大地水准面高于(正)或低于(负)地球参考椭球面的距离。亦称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对于世界大地测量系统--1984(WGS-84)规定的地球椭球面而言,WGS-84椭球面标高与铅垂水准标高之差即为WGS-84大地水准面高差。

精度(accuracy):估计值或测量值与真值的相符程度。航行数据的精度要求是基于95%的置信水平

完整性(航空数据)(Integrity(aeronauticaldata)):航空数据原型或经修改后的航空数据及其数值既没有遗失也没有改动的可信程度。

直升机飞行如何操作(飞行百科学开直升机)(2)

民用直升机场的代号:TODAH 可用起飞距离/RTODAH 可用中断起飞距离/LDAH 可用着陆距离/L 直升机全长/W 直升机全宽/D 直升机全尺寸/UCW 直升机起落架横距/RD 直升机最大旋翼直径/FATO 最终进近和起飞区/TLOF 接地和离地区/PAPI 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APAPI  简化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 /HAPI 直升机进近航道指示器 /ILS 仪表着陆系统/MLS 微波着陆系统/IMC 仪表气象条件/VMC 目视气象条件

直升机飞行如何操作(飞行百科学开直升机)(3)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