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焦作市,古称山阳城、河内、覃怀、怀庆府。顾名思义,坐落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山南水北谓之阳,山环水抱,得天独厚,人杰地灵。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

河朔名邦(来源于网络)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2)

山阳故城(来源于网络)

家乡的修武县,隶属于河南省焦作市,总面积611平方公里。

2006年11月8日,修武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千年古县”。

2007年2月1日,修武县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名县。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3)

千年古县(来源于网络)

修武古称宁邑,为怀川大地最早12城邑之一。

夏属覃怀,殷筑宁城,周名修武,唐称浊鹿,宋改怀州,明清怀庆。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4)

武王伐纣(来源于网络)

修武一名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武王伐纣在此驻扎,修兵练武,整备待战,此地距离主战场牧野仅几十公里。

话说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姬发兴兵伐纣,从陕西东进,渡孟津会合八百诸侯后,大军向商都朝歌一路猛进,到达宁邑后天降大雨,三日不止,乃勒兵于宁,修整武器,休养军队,遂将宁邑改名为“修武”。从此,修武不但获得了沿用三千多年的县名,还诞生了一大批与武王伐纣相关的村名、地名。

武王将修武作为伐纣之战的最后出发地和后勤基地,在修武之东二十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包举行了最后的“会盟”仪式,宣布了“战场纪律”,宰牲宣誓,然后才揭开了牧野之战的序幕,夺取了朝歌,推翻了殷商王朝。小山包历经风雨而不倒,今叫会盟山。

转眼到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修武隶属党所领导的太行第四专署。

1949年5月太行四专署改隶新乡专署。

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改隶平原省新乡专署。

1987年9月1日修武县隶属焦作市。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5)

夕照龙源湖(来源于网络)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6)

南水北调桥(来源于网络)

修武县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问礼之地、东汉末代皇帝刘协的谪居之地、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之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行医之地、百代文宗韩愈的出生之地、宋代名瓷绞胎瓷的发源之地。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7)

云台山(来源于网络)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8)

大美云台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9)

大美云台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0)

大美云台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1)

大美云台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2)

大美云台

修武县境内的云台山景区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拥有1个世界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9个国家级品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深山藏古寺,梵音绕塔林。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3)

圆融寺(来源于网络)

圆融寺座落在云台山西部的吕涧山上,创建迄今有1650多年,是河南省境内仅晚于洛阳白马寺的第二座古老佛寺。到北齐高僧稠禅法师重新整修后,常住僧人达千余之众。

百家岩寺与孝女塔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4)

百家岩(来源于网络)

百家岩寺又名崇明寺,始建于北齐,为北齐高僧、一代佛学大师稠禅师所创建。

其寺塔又称孝女塔,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686年),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唐塔之一。该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总高26.15米,此塔当时为纪念民间孝女朱四娘,遂命为“孝女塔”。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5)

竹林七贤

历史上“竹林七贤”曾隐居修武。魏正始至景元年间(约公元241—262年),魏著名文学家嵇康、诗人阮籍,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与礼教束缚,隐居于修武县的云台山百家岩一带,达20年之久,以纵酒佯狂的消极方式表示反抗,与当时的名士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常游会于百家岩竹林之中,饮酒赋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

修武县历史古迹(千年古县修武)(16)

四大怀药(来源于网络)

特殊的泥土孕育特殊的物产,从古至今,怀庆府的四大怀药享誉全国,由此诞生了著名商帮“怀帮”,扁担推车走四方,真材实料老怀帮。

最甜家乡水,难改故乡音。故乡是起点,也是归途。

无论走南闯北,其实还是忘不了。忘不了童年睡的小竹床,忘不了少年骑的自行车,忘不了爬过的山山水水、沟沟桥桥、树树杈杈,忘不了爸爸的老酒、妈妈的饭菜。

小时候想长大,长大后想回又回不去了。多一分驻足停留,只为守护那一分纯真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