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

看过太多的古镇,能让我看一眼就喜欢上的一定有前童古镇。

前童古镇是宁波南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离所辖宁海县城只有10公里,G15沈海高速宁海南互通不到3公里,自驾游非常方便。

古镇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韵浓重的乡村画,一段优美动人的江南丝竹调。古镇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善以及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

受疫情影响,跨省旅游团队还没有开放,因此游人不多,来古镇多是自驾游,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古镇里面的停车场。隔壁就是进古镇的大门。重檐木架,黑瓦翘脊的古镇大门,金色的“前童”二字十分醒目,大门两侧分立两座石狮子,经两位保安验票测体温后就可以进入古镇。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

进入古镇的第一眼便发现出有别于其它古镇的惊喜,并非古朴的老建筑,而是脚底下精致的卵石路。经岁月打磨的细腻湛亮,犹如一粒粒玉石般的温润。并且,两侧有规整的边沿线,中间则是各种云纹和吉祥图案,如此美的古镇卵石路我是第一次见到过。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3)

不远处,一位老阿婆用木槌正在石板上洗衣服,这种古老的洗衣方式只有在古镇的老辈人身上还有传承,或许这就是绝唱了。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4)

而古镇的溪水,清澈见底。就在此时,我在镜头中突然看到水中有一红一黄两条鱼慢悠悠的游了过来。透过镜头再一次确认,果然是锦鲤,能有3斤重。两条锦鲤慢悠悠的向前游,老阿婆依然忙活着手中的活计,这个自然和谐的画面让我看到古镇淳朴的民风。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5)

锦鲤对水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最适宜生活的水质指标为:水温26℃;DO7毫克/升;pH7.2;氨、氮、亚硝酸盐小于0.1毫克/升;硝酸盐小于30毫克/升。凡是有污染、不纯净的水是不能存活的,前童古镇的溪水中能有锦鲤,其水质可见非常好。有好水的地方一般有两样食品会非常好,一个是酒,一个是豆制品。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6)

有了这两个小惊喜,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对古镇的好感,也吸引了我对古镇的注意力,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个有看头的古镇,需要用心慢慢来体会。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7)

古镇历经700多年的发展,留下了一大批明清时期完整的古建筑群。这批古建筑群以古祠、旧宅和老街为主体构成。

职思其居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清代举人童桂林三子童汝宽住宅。这里曾出过三位秀才。红条石门台上刻着“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家训。庭院为四合院二楼木结构,院内各房既有严格的老幼尊卑区划,又融融一堂,极富人情味。

天井宽敞,用卵石铺砌的金钱状图案,蕴含“金钱铺地”之意。中堂中空无楼板,正壁上,当年的中举喜帖尚依稀可辨…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8)

泽思居建于清代初年,2002年修复。因原来主人官居一品,故又称“宰相府”。走近泽思居,可以发现此宅檐头四柱,马头墙高耸,整个建筑气势恢宏。院内厅堂轩敞,廊柱挺拔。雕刻复杂是此宅的特点。整栋房子“无梁不雕、无雕不精”,号称为“江南第一雕花大楼”。进门可以看到正梁上刻有“四仙迎宾”的典故,体现了主人的待客之道。正厅东首梁上刻有五只仙鹤,既说明了原来的主人是文官而不是武官,又体现了他的“五岳朝天”的志向。从西首梁上的“百鸟朝凤”图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因为这些图案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任意雕凿的。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9)

五福临门建于嘉庆年间。左右对称、高耸入云的马头墙,俗称“五岳朝天”,不仅高峻险美,而且有防火挡风的功效。墙面嵌着雕花石窗,外墙上塑“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等浮雕文字。墙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这些,表达了房主人求富贵盼高升的愿望。门柱上那两只倒挂狮子,或称“太师和少师”,表示事事如意,暗喻着老少之间的生气和乐趣。门楣上雕有“葵心向日”。门墙上一对瓷盆中各饰有五只飞舞的蝙蝠,象征着五福临门,这就是宅名的来历。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0)

马头墙是古代江南富户官宅威势的象征,其级数越多,就职位越高,势力越大。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这里的马头墙与徽派建筑马头墙防火功能还有区别的就是身份的展示。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1)

童氏宗祠又称大祠堂,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总平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门、戏台、天井、东西二厢及正厅,是封闭的四合院。正厅仍保留了明代风格,而宗祠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的木架、卧蚕型的雀替、圆鼓型的柱础、覆盆式的磉盘、五凤楼状的戏台,在中国较为罕见。这种建筑风格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因这里较为偏僻,所以明代还有所保留。该祠堂由江南名儒方孝孺亲自参与设计,更显儒风之礼,孝亲厚重。因此,祠堂西厢曾辟为方孝孺祠。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2)

来古镇除了看精美的老建筑,还有一个因罢演事件备受关注的电影《理发师》就发生在这里。八年前《理发师》开机和演员阵容曾轰动媒体界,男主姜文,配主葛优,女主是新星周韵,导演是大画家陈逸飞。但是后来出现了姜文罢演事件,导致这部电影险些半途而废,最终只能半路更换男女主演,就在电影杀青之际,导演陈逸飞英年早逝。后经多方努力,电影完成了公映。

如今,古镇内曾经的礼堂改为了逸飞影院,每天免费循环播放这部电影,也算是对导演陈逸飞最好的告慰。陈逸飞之选择这里作为电影《理发师》的取景点,评价很中肯:“距离宁波很近,交通便利。古镇随处可以入画,尤其是这里的静,能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这种感觉又有点陌生。”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3)

前童的老宅太过密集,一一道来无异于遍数过江之鲫,只能择而述之、游之。按照古镇的参观路线,设计的是回字型,无论从什么方向走都不至于转丢。如果不按路线走,真的很容易转向,仿佛进入迷宫。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4)

前童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泱泱大村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抢救保护好的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前童村于2000年就着手建立民俗博物馆,在村内收集古代村民的生活用品、农业农具、手工业用具和民间工艺品等,集中展示,以此丰富古村文化内涵。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5)

一个村子的民俗博物馆有啥看到,无外乎就是一些老掉牙的农具瓦罐,本来想放弃了。当我走进这座三合院式的二层楼民俗博物馆,立即被地面的卵石和古朴的建筑所吸引。雄伟的仿古大门顶上镶嵌着“古艳”两字,寓意古村的新景象。道地中间用卵石拼成“五连环”图案,“五连环”代表着前童古村的五大望族,以“五连环”的形式把五大望族互相串连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古色古香的民俗博物馆为古村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呈现着古村浓郁的氛围。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6)

千工床,是10位手艺高超的木匠用一百天精心制作的大家闺秀的婚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就是北京故宫乾清宫的婚床也无法与此床相比,堪称国宝。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7)

沿着古镇的参观路线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行程,那一天,或许是我穿的鞋鞋底有些薄,最初感觉卵石有些硌脚,但是越走越舒服,有些火热,这是古镇卵石起到的足疗效果。不知不觉中的行走,被各种石子不断刺激着足下的各种穴位,各个经络仿佛被打开了。

古镇的卵石路非常干净,没有杂物,完全可以赤脚边走边看,走热了,走累了,就在这小溪边涮涮脚冲冲凉,入乡随俗,那效果一定会美妙。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8)

最初我还以为只是景区口有卵石铺地做做样子,在我走过的街巷小路以及每个老宅的院落都是卵石,可见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它不仅整洁,还体现古村朴素的民风,因为比起石板,卵石可以就地取材。村民夏天干活,路过河道有卵石顺手捡拾带回家,积少成多。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19)

古村铺了多少的卵石,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这一颗一颗的铺就需要多少时间,就像女人手里的针线活,体现的是勤劳和朴实。而每个图案,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吉祥、美好。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卵石小径构成了古镇的神韵,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0)

说到卵石,这要感谢流经古镇的两条溪流,白溪和梁皇溪。历经千万年的冲刷,曾经的山石被溪水打磨成了光滑的卵石,成就了古镇不同寻常的美,为百姓带来足下的快乐。

而清澈的溪水,也构成了古镇的八卦水系,在建村初期,祖先就有“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学思想,对村庄建筑有通盘考虑,合理规划,要求建筑物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主张整个村庄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不仅要造好房子,造好路,而且要掘好渠,挖好井,使村庄内运用阴阳八卦八八六四的原理。八卦中的每一爻正可以用来代表村中的建筑群,八卦的底即一条条街巷和与之紧贴街巷的水渠相连,卵石路与清水渠蜿蜒成网。这在其他村落中的水系布局是很少有的。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1)

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净衣,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不是水乡,胜似水乡。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2)

镇内清澈的溪水是对古镇淳朴民风最好的考量和诠释,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段洗米洗菜、洗衣洗脚,几百年来约定成俗,乡里乡亲严格遵守,不向溪中倾倒垃圾、污物,按时对溪水清淤,保持水流的清洁,成为了古镇又一道靓丽的名片。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3)

如何说明古镇的溪水好、民风好?2006年,有关部门向溪水中放养了红锦鲤、鲤鱼等,淳朴的村民没有一个去抓捕的,反而自发的放养一些鱼类,鱼儿成群畅游的溪流成了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4)

当我们作为游客畅游古镇,看到清澈的溪水中鱼儿欢畅的游动,并非所有人都是赏心悦目,个别人的良知却在被考量着。不能捕捞鱼还需要立上牌子告知吗?我去看到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捕捞溪水中的鱼,子不教父之过,这样的父母会给纯真的孩子带来什么呐?

作为游客,我们向往去一个地方遇到的人都是淳朴善良的,但是你首先要做到,否则真的不配。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5)

因为还要开车,我没有品尝古镇溪水酿造的美酒,不过古镇的“三宝”是绝对不能再错过的。“三宝”是指豆腐、空心腐、香干这三种豆制品。其实,除了三宝,前童好吃的豆制品还有很多,例如前童千张,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制作更为复杂。因此,“前童三宝”就成为了许多游客游古镇最喜爱的舌尖上的美食。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6)

正如陈逸飞先生所言,古镇很静。即便是商铺,乃至对门同样经营三宝的也没有到街上揽客、吆喝的,更听不见小喇叭传出的嘈杂叫卖声,这就是古镇人的民风。

离开古镇时,有特意绕道溪水旁,与那些鱼儿做告别。本为一草民,万里迢迢有缘来到古镇,有幸看到古镇溪水中的鱼有多么的幸福。良知告诉我,做一个最懂欣赏鱼的人。

寻找活着的历史前童古镇 遇到前童古镇看见遥远故乡(27)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本图文为作者@官子旅行 原创,拍片码字不易,转载需注明商用须同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