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辖区名称由来(呼和浩特部分地名释义)

地名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性符号,包含其基础的地理信息,有着区域的、民族的、历史的,丰富深刻的文化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承的载体,工作生活交流的工具。作为传统文化的根脉,反应着这个地方不同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的生产、生活随自然与社会的一系列变迁过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个地方地名的成因、发展、演变,具有语言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方位多角度的文化内涵。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政区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306年)所置云中郡(郡址在今托克托县古城镇古城村),所以有“云中故地”之称;秦汉沿袭,汉析置“定襄郡”。魏晋南北朝时(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建北魏,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土城子)。于公元398年在阴山一线置六镇,其中之武川镇在今武川县境内,后敕勒族驻牧,称“敕勒川”。隋朝时为定襄郡,唐时,先后设云中都督府、单于都护府,有“白道川”之称。辽时为西京道丰州、云内州、东胜州辖地,金时为西京路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宁边州辖地,元时属中书省大同路,称“丰州滩”。明初置东胜卫、云川卫、玉林卫,属山西行都司,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三卫内迁。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驻牧,始称“土默川”。万历三年(1575年),土默特首领阿拉坦汗建“库库和屯”,明廷赐名“归化”,今作“呼和浩特”。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清廷编土默特部为左右两翼旗,各设都统衙门于归化城,管理土默特旗蒙古族旗民事务。雍正元年(1732年),于归化城设理事同知厅,管理汉族回族。乾隆元年(1736年)于归化城东北五里建“绥远城”,1737年移山西右卫(今右玉)八旗军驻防。乾隆六年(1741年)置“归绥兵备道”,管辖归化、绥远两同知厅及萨拉齐、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善岱、昆都仑等协理通判厅,属山西省管辖,形成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局面。民国二年(1913年)置绥远特别行政区,与山西分治,辖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原归绥道所辖各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置归绥市为省会。民国二十六年十月(1937年)日伪改归绥为厚和特别市,后又更名为厚和豪特市。民国三十四年八月(1945年)抗战胜利,复名归绥市。1954年撤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恢复原名呼和浩特市,为自治区首府,辖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郊区。1971年,划入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1995年,划入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1996年划入武川县。2000年,撤郊区,置赛罕区。至此呼和浩特市辖四区四县一旗。

呼和浩特辖区名称由来(呼和浩特部分地名释义)(1)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呼和浩特地区地名的冠名方式、内涵、及语言等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形成独具风采的地名文化特征。 呼和浩特市的地名种类繁多,居民村庄地名多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特征,按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分析,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自然地理的河、湖、山、滩,以其特征、景观位置命名。

如大黑河,其流域土质发黑;什拉乌素,其水色发黄;坝口子沟,其沟中有蜈蚣坝;哈拉沁沟,沟口有明代瞭望哨;哈素海,蒙古语哈拉乌素,黑水湖。

二、明代中期以后蒙古族驻牧,逐渐有长城里的汉族移民迁入,至清康雍乾,清廷大规模放垦草地,移民大批涌入,开荒种地建房定居形成村落,蒙古语“板申”汉语为“房屋”,形成很多含“板”的地名。

如“古路板”三间房,塔布板五间房,倒拉板七间房,乃莫板八间房,黑碳版数间房;乌兰板红房子,库克板(口肯板)青房子,厂汉板白房子,哈拉板黑房子;宿泥板新房子,呼沁板旧房子,依肯板大房子,刀刀板下边的房子,讨号板(桃花板)河湾处的房子。

三、以从事职业者命名。

如毕克齐秘书文书,察素齐造纸者,什报气驯养猎鹰者;沙尔沁挤奶人住地,此老齐石匠,卯独沁木匠,祝拉沁画匠;

四、以地方特征命名。

如倘不浪(滩中泉水)、乌兰不浪红色泉水,都于泉水有关;黑沙图有围子(高大院墙)的地方,马盖图有蛇的地方,野马图有山羊的地方,乌素图有水的地方,海力斯台有榆树的地方;哈拉合少黑色山角,保合少紫色山角,库伦(圐圙)围起来的草场。

五、明中期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形成召庙地名。

如喇嘛湾,喇嘛洞,公喇嘛,喇嘛盖。

六、清中期后,大量晋陕移民走西口,在山区黄土丘陵区挖窑洞居住,或平原居住,以垦殖人姓名命名。

如郝家窑,韩家窑,杨家窑,段家窑,寇家营,杨家营,贾家营。还有保留原籍地名的,如阳曲窑,崞县窑,寿阳窑。

七、以编号放垦,序号为名。自乾隆、嘉靖、光绪到民国初期,大量放垦蒙旗草场地,被垦务局或地亩局丈量编号,移民在编有序号的地块垦殖并建房,编号形成村名。

如八号,大六号,头号,二号,王家二十号,二份子,五份子,安字号,巨字号,六犋牛。

八、伴随走西口人流,有商家买卖字号开设商铺,形成以买卖商号为地名。

如四合兴,双玉城,五福号,大兴有,三里铺,酒馆,缸房营,面铺窑。

九、清中期后,为解决绥远城驻军粮饷,清政府在大黑河南岸,选择十三处粮庄地,设粮庄所,由满或蒙庄头管理,庄头招募人员垦种,垦地户形成村落。以姓氏形成村名。

如刘庄,潘庄,姚府。

十、清初,清廷将土默特部编为旗后委任官职,以官职为地名。

有甲兰(甲朗,即参领),章盖(佐领),坤兑(骁骑校),明安(千户长),栽生(十户长),以爵位为村名的,台基(台吉),恰台吉,大公村,小公村。

呼和浩特辖区名称由来(呼和浩特部分地名释义)(2)

下面搜集了一些地名并其释意,供爱好者参考、商榷,如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一)

新城区,因辖境内有清“绥远城”称新城,而命名。

麻花板,迈汗板申转音,帐篷房子,一说肉铺。

府兴营,公主府的府兵、杂役及家眷定居命名。

三合村,乾隆年间,山西侯、彭、梁三姓定居得名。

毫沁营,旧的、故地。

生盖营,藏语森格转,狮子,清时名森盖的蒙古族将领在其地驻防。

代州营,山西代州人走西口居地。

红山口。处大青山沟口,山坡土壤呈红色。

三卜树,方言,三丛树。

哈拉更,哈拉盖转,荨麻。

乌兰不浪,红色泉水。

哈拉沁,瞭望台。

塔利,塔布陀罗亥转,五个大土堆,

讨思浩,讨速号,迎接处,接待处。

保合少,保尔合少,保尔紫色,合少(呼舒谐音),山嘴儿。

灯笼素,七股泉水。

白音不浪,富饶的泉。

塔坝,塔本达坝,村周围五道山梁得名。

豪赖,咽喉、要塞。

奎素,肚脐,有泉眼形似肚脐得名。

大窑,开采火石挖有大量窑洞得名。

界台,赵长城烽火界台。

恼包,敖包,石堆。

野马图,有山羊的地方。

面铺窑,山西人潘福德开有面铺。

边墙,有赵长城遗址,俗称边墙。

甲兰板,甲兰满语“甲朗、甲喇”转音,参领。板,蒙古语房子。

古路板,古日半拜兴,三间房。

喇嘛圐圙,有喇嘛庙,有院落。

攸攸板,攸其白赫拜兴,百货俱全的房子。

什拉门更,黄沙。

坝口子,处蜈蚣坝坝口。

厂汉板,白色房子。

刀刀板,下边的房子。

四合兴,有旅店商号名四合兴。

乌素图,有水的地方。

倘不浪,滩中泉水。

元山子,村后有圆形山头。

塔布板,五间房。

玉泉区,因境内有玉泉井得名,相传为康熙御马刨出,为御泉,后作玉泉。

当浪土牧。七土默特议事处。

辛辛板,西辛板申,存放高粱的仓房。

讨尔号,收容,清时归绥道台在其地有收容所。

百什户,白斯胡朗,富裕。

讨不齐,小山丘、土堆。

本滩,巴格塔勒或本塔尔转音,小草滩。

茂林太,蒙古族人名莫郎太转。

班定营,藏语小喇嘛。

桃花村,陶亥白兴转音,河湾处房子。

八里庄村,村址距归化城八华里得名。

大玉石巷,“御史巷”,清代有御史居住巷内。

温都日乐,喷涌。

甲兰营,甲兰,满语意参领,有参领居住得名。

民案村,民案或明安,蒙古语千,引申为千户,清代官职。

库伦,蒙古语。栅栏或围墙。

茂林太,人名“莫郎太”谐音,清时为莫郎太台吉驻地。

乌兰巴图,红色坚固。

毛道,蒙古语树。

章盖,满语,佐领,清代官职名。

大台什,明代时台什台吉居住,村子大得名大台什。

桥靠,有蒙古族贵族“朝库尔台吉”人名转音。

巧报,蒙古语巧尔齐转音,羊肠小道。

双树,蒙古语双顺尔转,中间高、两边低的地方。

喇嘛营,其地建有喇嘛庙得名。

保全庄,清代,其地建有茶坊庙,得名茶坊小营子,1950年改为保全庄村。

舍必崖,蒙古语“夏巴日淖尔”转,泥泞的湖。

圪老板,蒙古语“郜令白兴”转,河边的房子。

郜独利,靶场。

坝堰,巴彦转,富饶。

东古楼村,村子靠近一条古驿道,得名古路,后演变为古楼。

把栅,“巴彦巴什尔”转,富饶的牧场。

不塔气,灌木丛。

什兰岱,有黄土。

黑兰不塔,哈勒布特谐音,灌木丛。

讨号板,河湾处房子。

苏木沁,建庙者。

潮岱,有名,出名。

口可板,库克板申,青色的房子。

红吉讨号,红吉桃海碱滩湾。

乃莫板,八间房子。

东干丈,干丈,干只汗忽洞,孤井。

古力半乌素,三眼泉,

格此老,格尔朝鲁转音,房子一样大的石头。

黑沙图,哈沙图谐音,有栅栏(高大院墙)的地方。

老丈窑,老赞窑转。

麻什,蒙古人名么什楚鲁居住,简化为麻什。

美岱,有名美岱的喇嘛居住,得名。

赛音不浪,好泉。

毛不浪,不好的泉,赖泉。

乌里雅苏台,有杨树的地方。

苏计,胯骨。

添密梁,添密,骆驼,因山梁形似骆驼双峰得名。

朱亥,朱日和转音,心脏。

五路,五路台吉板申,明代五路把都儿驻地。

保素,保素圐圙,高大院房。

格尔图,格日勒图转,光明。

甲拉营,甲拉,甲兰,满语参领。

黑炭板,赫登白兴转,几间房。

碾格图,南格图转,有粘土的地方。

板定营,板定,藏语,小喇嘛。

色肯板,赛罕白兴转音,漂亮房子。

朋松营,朋松,藏语,圆满,完善,齐全,为归化城朋松召庙地。

七圪台,潮湿。

什不斜气,什不合气,驯养猎鹰者。

旭泥板,新房子。

羊盖板,藏语洁白,其地因盐碱泛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