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呢(孔雀鱼系列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呢(孔雀鱼系列孔雀鱼的繁殖)(1)

怀孕母鱼及追尾的公鱼

喂养孔雀鱼最绕不开的就是孔雀鱼的繁殖,相信很多鱼友喜欢孔雀鱼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漂亮,还有就是体验繁殖带来的乐趣,看着一条条刚出生的毫米大小的小鱼在自己的喂养下成为一条靓丽的孔雀,这种成就感养过的鱼友都知道。今天我们就讲讲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呢(孔雀鱼系列孔雀鱼的繁殖)(2)

兰草大C产崽

首先,孔雀鱼繁殖周期很短,这个大家都知道,一般1个多月可以繁殖一次,根据孔雀鱼品系、个体体质、繁殖次数的不同,一胎能生出20-100条小鱼。并且孔雀鱼繁殖是一年四季只要温度适宜都可以进行繁殖的。

那么如何保证孔雀鱼有一个比较好的繁殖产崽过程呢?

1.水质水温

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呢(孔雀鱼系列孔雀鱼的繁殖)(3)

鸿运当头-雌雄

孔雀鱼能够适应的温度是16-32摄氏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4-26摄氏度,当然不管多少度,都需要保证“恒温”,而不是温度来回变化,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都可以保证小鱼有较高的存活率;

孔雀鱼的性别一般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从怀孕到生产,如果鱼缸温度一直在25度以下,大概率小鱼全部是母的,如果温度一直在25度以上,公鱼概率比较大。具体就要看鱼友的选择了,不过老左我的鱼缸恒温保持在26摄氏度。

孔雀鱼怀孕产崽其实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保证鱼缸水质稳定,要不在这个期间引入新鱼,更换不同滤材一般影响不大。如果非得说一说的话那就是,滤材会影响鱼缸水质的酸碱度,新鱼有可能带来新的菌群影响原缸水质。

2.选种配种

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呢(孔雀鱼系列孔雀鱼的繁殖)(4)

鸿运当头-公鱼追尾

如果想要保持孔雀鱼品系的话,最好选择同品系进行繁殖,正常情况下,孔雀鱼近亲交配三代以内有几率出现改良品种,三代之后如果不管不顾自由交配就会出现退化,比如个体变小、尾鳍变短、颜色退化等表现,所以如果放养的话不建议一直近亲交配。

一般网上的文章都会这么说,这只能说明那个人没好好繁殖过孔雀鱼。

这个时候就体现了选种的重要性,目前老左跟繁殖大神们交流下来,如果是纯色系的孔雀鱼,即便是近亲交配,三代后也有办法保证不退化。

因为孔雀鱼的生产其实都会产生一定变异的,我们其实只要在选种时选择个体大、表现非常好的个体进行配种,产生的子代就不会出现退化的情况,只要我们不断在孔雀鱼繁殖过程中进行严格的选种和改良,就可以一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里只说纯色系,纹路系的水太深,如果有大神阅读到这边文章,欢迎留言指导)

亲鱼的选择。我们选择作为亲鱼的公鱼一般都是尾鳍夹角越大,颜色越亮越厚重越好,身体方面也一定要体型健壮匀称,尾柄肥大,会来回地追逐母鱼(具体可以参考之前文章《如何挑选孔雀鱼》里的优质孔雀鱼的特征)。

还要注意一点,要选择有繁殖能力的公鱼,比如下图的缎带体公鱼就没有繁殖能力,因为繁殖所用的“丁丁”变成了缎带了。

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有几种呢(孔雀鱼系列孔雀鱼的繁殖)(5)

兰草雄-缎带体和普通体

而选择母鱼的话,尾鳍的形态、角度、颜色、喷点等,都能表现其品种应有的特征。一般4公2母,这样配种的受孕几率较大。不管选择公鱼还是母鱼我们都需要选体格健壮,体型比同批次大一些的个体。

其他就是根据自己想要的表现进行选择了,比如想要“欧翼”,那么就需要选择对应的公鱼作为亲鱼定向改良繁殖。

孔雀鱼的繁殖篇幅比较长,接下来会在下篇文章讲讲孔雀鱼的“待产和繁殖”、“产后护理”以及“小鱼的筛选”,大家如果有什么繁殖上的问题欢迎留言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