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

罗维,70年代香港有名的大导演,本来手中有着两张王牌:李小龙和成龙,奈何最后都与两人决裂,自己也逐渐走下了神坛。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1)

70年代初期,李小龙在美国电影市场碰壁之后,选择回香港来发展。当时,他的片酬还不是很高,以1.5万拍摄了两部电影,其中一部就是《唐山大兄》。《唐山大兄》开机后,原本的导演吴家骧与李小龙合不来,一气之下走了。

此时电影才拍到一半,怎么办呢?嘉禾只好找来罗维救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唐山大兄》上映,票房高达320万,刷新了香港的票房记录。身为该剧的导演,罗维居功至伟。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2)

后来呢,他又与李小龙合作了《精武门》,这部电影的票房更高,达到了443万,再度刷新香港票房记录。彼时,嘉禾还仅仅是成立没有多久的小公司。罗维先后两部电影取得了这么高的票房,强势奠定了自己在嘉禾“第一导演”的位置。

此时的罗维也似乎有点骄傲了,认为有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自己,而且还似乎总是以“李小龙的伯乐”自居。在后期拍戏的时候,罗维就开始频繁干涉李小龙的镜头,对李小龙指手画脚。这让功夫小子很不满,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3)

最严重的时候,还发生了李罗斗殴事件”,李小龙要取罗维的小命,媒体大肆报道此事,成为了一场闹剧,此后两人的关系也决裂了。值得一提的是,与罗维决裂之后,李小龙拍摄了一部《猛龙过江》,票房531万。

事实证明,李小龙没有了罗维还是很行的,但戏剧化的是罗维没有了李小龙就不行了。此后的几年中,罗维一直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上映,在圈内的表现也是平平无奇。1973年,李小龙去世他也没去,关系已经恶化到了这种地步。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4)

1976年,嘉禾已经不是从前的嘉禾了,罗维也已经不是从前的罗维了,第一导演的位置早就不复存在了。更戏剧化的一幕,他与自己的老婆离婚后,结果自己的原配老婆居然与嘉禾的老板邹怀文好上了,这让罗维有点受不了。

强烈的自尊心下,罗维离开了嘉禾、自立门户。同年,成龙还是一个龙虎武师,说白了就是一个跑龙套的,灰心丧气之下便去澳洲打工,他的父母就在那里。

自立门户的罗维想要自己拍电影,值得一提的是,他没有自己的创新能力,一直在“炒冷饭””、“模仿”。此时,陈自强便将成龙推荐给了罗维,成龙从澳洲回来,两人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了。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5)

成龙原名叫做“元龙”,于占元的徒弟、七小福之一。不过,罗维准备将他当做第二个李小龙配培养,所以便改名为“成龙”。早前,他与李小龙合作过很多电影,还取得了不错的胜利,所以他与成龙合作的第一部电影便是翻拍的《新精武门》。

然而李小龙也就只有一个,该剧只上映了一周便下架了,票房50万港元,可谓是亏大了。后期的《少林牧羊人》、《风雨双流星》、《剑花烟雨江南》、《飞渡卷云山》都是大烂片级别的。回首再看这些电影时,感觉成龙的形象都被毁了。

甚至在拍摄《飞渡卷云山》的时候,罗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看来他也曾是一个“眼高手低”的导演。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6)

当初成名,仅仅是因为遇到了李小龙,既是一个好演员,也是一个好导演,才有了他的一时风光。在这里也有一个误区,罗维一直想要将成龙培养为李小龙,却不懂的挖掘成龙本身的潜质。同时,香港的电影市场也在变化,硬桥硬马开始变得枯燥无味,不受大众喜欢了。

罗维不懂这些,但有一些人懂得,大导演吴思远、武术指导袁和平就是这样一类人。在看过成龙的一些影片后,两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功夫底子不错,于是就跟罗维签了租借合同。

谁知道成龙在吴思远的手中就拍摄了两部戏,一部是《蛇形刁手》,还有一部是《醉拳》,这两部戏都大火。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7)

仔细对比之前的电影就会发现,这两部电影中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打斗,而是多出了一些“诙谐幽默”的镜头,既感觉热血,又显得那样欢快。从这个角度来看,早前拍摄的片子,不火不是成龙的问题,而是罗维的问题。

罗维见状有点动心了,终止了租借合同,模仿《醉拳》拍的了两部电影《拳精》和《龙拳》,都很卖座,隐约间又重新回到了与李小龙合作的时代。

后来,成龙争取到一次自编、自导《笑拳怪招》的机会,该片上映之后票房545万,刷新了香港票房记录,比之美国大片也不遑多让。

当时,成龙有多红呢?嘉禾的老板何冠昌亲自接见,以480万来签约他,都被成龙拒绝了,算是报恩罗维吧,毕竟是罗维第一个发掘了他。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8)

可是,罗维自己却非得“作”。看到这里罗维发现成龙就是一棵摇钱树,企图用篡改合同来捆绑成龙,让他一直为自己赚钱。原本合同上写的是“成龙违约需要赔付十万”,可是这个“十”字却多了“一撇”,变成了“千”。

篡改合同,那么这份合同就会被作废,刚好这件事情被陈自强发现了,也愿意为成龙作证“合同被篡改过”。后来,有人从中调停,这场闹剧才告一段落,成龙也离开了自己的“伯乐”,从此再也没有交往。

最有意思的是,爆红后的成龙,嘉禾都愿意给480万来挖,可罗维却只是每个月3000的养着,有时候连片酬都给的不及时。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9)

此后,成龙签约嘉禾,在何冠昌的保护下,不断以动作片刷新香港票房记录,成为新一代的武打明星,而不是“成为李小龙”。

没有了成龙的罗维,又陷入了当年没有李小龙的地步,开始频繁“炒冷饭”,模仿他人的作品。在这里面烂片不少,当然也有那么一两部好片子,赵长军的《一刀倾城》就很经典。

不过,该剧的成功似乎与罗维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赵长军是与李连杰一样的“潜力股”,如果不是退役早,成为下一个李连杰绝对不是问题,因为他的功夫底子、战绩比李连杰要好很多。

李小龙与罗维恩怨(70年代影坛大哥罗维)(10)

罗维一直在“模仿”、“跟风”的路上走着,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不断赔钱,晚年的时候差点连“棺材本”都赔进去,1996年离世。一代叱咤风云的大佬,就这样落幕了,实在是有点让人唏嘘。

#八卦手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