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1)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2)

送别&读《槲寄生》

感觉18、19年是送别年,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离开了北京,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而6-7月,又正是毕业季,走在校园中,看着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身影拍着毕业照留念,眼中有憧憬,也有别愁

18年末,听那首朴树版本的《送别》,就想把这首歌改编一下

送别

(老七改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很多朋友为了梦想来到了这里

却又迫于生活的压力慢慢的离去

我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只能默默说一句,再会,兄弟

我们每天重复着

送别,送别,送别,送别

却不知道哪一天会轮到了自己

有些事情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而我已经慢慢过了能失去的年纪

我不知道这一杯酒能否传情到千里

只能对着月亮举起,干杯,兄弟

我们每天重复着

送别,送别,送别,送别

问君此去几时还,相顾,无言

问君此去几时还,没有,答案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仅以此歌曲纪念我离去的朋友们以及这世界上的所有分别,江湖再见

最近重读了蔡智恒的《槲寄生》

你不会死亡,因为你没有生活过——《槲寄生》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3)

这是一本标准的蔡智恒模式的小说,这本书从回忆的角度描写了几个好友从天天生活在一起,到各自离去追求属于自己生活的故事。小说中把主人公比作槲寄生,好友们比作寄主

世间所有的情都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寄生

当寄主植物枯萎时,槲寄生也会跟着枯萎,但其果实可以散发香味,吸引鸟类啄食,而槲寄生具有黏性的种子,便黏在鸟喙上,随着鸟飞向新的寄主。那么,命运的鸟要飞向何处呢?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4)

友情篇

我们其实和一株株槲寄生一样,寄生在不同的寄主上面。而同时我们也是寄主,被其他的槲寄生依赖

友情是一种寄生般的寄托,我们与对方交流、碰撞,夸奖对方或者指责对方,从对方身上获取的感受,就是我们生存下去所需要的营养

人有悲欢离合,寄主总会与槲寄生撕裂,这就是分别,这时槲寄生便会寻找新的寄主,开始新的生存

我们需要寄托,因为没有养分,我们无法生存;同样,我们需要撕裂,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崭新的生活

所以,如果分别在所难免,那么,就勇敢的去送别吧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5)

毕业季的时候曾写过一首歌,副歌部分如下

曾经的曾经

天上的星星

泪水在我们之间飞行

从前的从前

你我都还年轻

不懂得离别的伤心

回过头看,朋友们,不要说后会有期,因为,有种再见,就是再也不见,有些相聚,也会是这辈子的最后一次

问君此去几时还,没有,答案

问君此去几时还,相顾,无言

爱情篇

《槲寄生》这本小说的主线并不是友情,而是爱情

过马路时,黄灯亮起,你会不会是这种人,既没有冲过去的勇气,也会对着黄灯叹息。

没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这种人,这种性格体现在生活中,可能过的很平淡,但很安全,不会犯错。不幸的是,这种个性体现在了感情之中

主人公在学院联谊活动中认识了明菁,是一个一直给他带来温暖的女孩。每当主人公迷茫时,明菁都会作为朋友的身份陪在他的身边,两个人却一直没有明确男女朋友的关系

仅仅是槲寄生与宿主的关系,喜欢,但,不爱

直到主人公遇见了荃,第一次见面就好像相识很久很久,她能读懂他每一个动作,能看出他心中的颜色

两个女人在主人公的心中撑起了一杆天平

我心中的天平,虽然早已失去平衡,但仍旧存在着。

落下的一端,直接压向我左边的心脏。

而扬起的一端,却刺痛我右边的肩膀。

——《槲寄生》

虽然主人公心中已经知道自己爱的是谁,却因为性格的犹豫不决,迟迟做不出决定

当断不断,才是对彼此最大的伤害。宿主枯萎了,槲寄生也会变得枯萎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6)

关于槲寄生,在北欧神话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一个仲夏的午后,光明之神巴德尔做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恶梦,他的母亲弗丽嘉知道之后,惊恐万分,因为自己儿子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弗丽嘉要求世界上的一切向她发誓,保证它们永不伤害巴德尔,大千万物“弓箭”、“长刀”、“巨锤”、“匕首”都已立誓,甚至“花朵”、“疾病”、“石头”都已立誓。只有生长在英灵殿旁边的檞寄生没有被要求立誓,因为弗丽嘉认为它太弱小了。弗丽嘉认为已经万无一失了,于是请来了诸神国度的众神验证誓言的效果。众神的一切武器果然都无法伤害巴德尔,甚至包括诸神最厉害的武器-雷神之锤。 生性善妒的洛基想给巴德尔点颜色看看。于是洛基幻化成女人来到弗丽嘉的宫殿,从弗丽嘉口中套出只有檞寄生没有立誓,因为它太幼小,太柔弱,没有力量伤人。 于是邪神洛基唆使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尔用檞寄生的尖枝投向巴德尔,檞寄生的尖枝便像长枪一样贯穿了巴德尔的胸口,巴德尔的雪白长袍立刻被鲜血染红了,而巴德尔亦气绝而死。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这个神话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

那么,槲寄生到底代表着什么?

是幸福的预兆吗?还是寄宿的开始?

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终于做出了决定

岁暮诗歌鉴赏(送别读槲寄生)(7)

我跑到天桥上,倚在白色的栏杆前,仰起头,高举双手,学着槲寄生特殊的叉状分枝。

保佑所有经过我身子下面的,车子里的人,能永远平安喜乐。

愿你最爱的人,也最爱你。

愿你确定爱着的人,也确定爱着你。

愿你珍惜爱你的人,也愿他们的爱,值得你珍惜。

——《槲寄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