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1)

一年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2)

二、照样子,写一写。

轰隆隆

三、看图写话。

图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导致怎样的后果?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吧!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3)

一年级答案:

一、哪呢 好吗 走吧 下沉 伸展 潮湿

二、示例:哗啦啦 呼啦啦 淅沥沥 咕噜噜 叮铃铃

三、略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4)

二年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5)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对号。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6)

三、课外阅读。

水 乡 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

池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绿水荡清波。

水乡什么多?

桥多。

东一座,西一座,

东西南北千万座,

出门就要把桥过。

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条船,万条驳,

白帆片片像云朵,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曲,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

1. 水乡的 多, 多, 多, 多。

2. 水乡的水多,体现在( )。(多选)

A. 千条渠B. 万条河

C. 池塘一个连一个

D. 飘满湖面飘河

3. 诗歌中“装满一箩又一箩”的意思是什么?请你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大船小船上装有唱歌的设备。

( )

(2)大船小船上的渔民们唱着赞美家乡的歌。

( )

4. 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二年级答案:

一、黑板 容易 机舱 题目

二、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7)

三、1. 水 桥 船 歌

2. A B C

3.(1)× (2)√

4. 示例:喜欢。水乡的风景美、环境好。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8)

三年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9)

二、比一比,再组词

渡( ) 拌( )

镀( ) 伴( )

三、课外阅读。

船 底 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 ) 长久—( )

2.按短文填空。

䲟鱼的体型 ,行动 ,性格 ,尾巴

3.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

(2)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

(3)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 )

三年级答案:

一、婴儿 希望 山巅 透明 飞跃 破裂

二、渡过 镀膜 搅拌 陪伴

三、1.敏捷 短暂

2.苗条匀称 敏捷 活泼 细长

3.画: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

4.(1)×(2)√(3)×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10)

四年级

一、反义词

均匀( ) 欣喜( )

疑惑( ) 厚实( )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物体)倒下。( )

2.空旷而寂静。( )

3.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

三、课外阅读。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溶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11)

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

3.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这个比喻句,有何妙处?

4.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四年级答案:

一、杂乱 悲哀 确信 单薄

二、倾覆 空寂 抚摸

三、1.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3.这句话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她动听的歌声,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歌声如和风般轻柔,如小溪般流畅,十分悦耳动听。

4.(1)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2)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 “月光启蒙”做课题!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12)

五年级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

漆黑 乌黑

1.她的头发( )油亮,好像黑色的瀑布一样泻下来。

2.内洞一团( ),什么也都看不见。

二、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

2. 形容非常害怕。( )

三、课外阅读。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小铁上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个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一回家,他问我:“你发现咱们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没发现什么变化。他不甘心,继续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他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脸盆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脸盆和水管的英文名称。

我这才发现屋子里几乎所有的地方,柜子、书桌、房门、厨房、暖气、音响、书架……上面都贴着小纸条,纸条上面都用英文写着它们的名称。每一张小纸条剪得大小都一样,都是手指一般窄长形的,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看到。

他很得意地望着我笑。

不用说,这是他一下午忙碌的结果。

我表扬了他。

那一年,他对外语突然有了兴趣。他就是这样开始外语学习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一般是在家里,是默默的。他贴满在家里的那些小纸条,仿佛是安徒生童话中神奇的手指。他抚摸着那些东西,使得那些东西花开般地有了生命,和他对话,彼此鼓励,让枯燥而艰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色彩,有了学下去、学到底的诱惑力。

从小到大,总是有人夸奖小铁聪明。读中学时,他的老师当着班上的同学表扬他,说:“只要肖铁想学好哪一门功课,他总是能把它学好。”大学期间,同学们也都认为他很聪明,都说他总是很轻松地就把功课学好了。我应该庆幸的是,小铁一直很清醒。每当别人夸他聪明时,他从来只是笑笑,没有骄傲而忘乎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认真,而且重复,把要学的东西弄得牢靠扎实。

当别人夸奖小铁聪明时,我当然很高兴,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是我很清楚,孩子是以他的刻苦取得应有的成绩的。

有一次,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同学开座谈会,有个同学问他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得学、得背。比如历史,高考前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之前,我已经把书从头到尾背了三遍了,而且要注意背那些图边上和注解的小字,要背得仔细,才能万无一失。”

那天座谈,我坐在他的身边,听到他的话,我很高兴,比他取得好成绩还要高兴。

有一次,他让我帮助他买盏应急灯,说晚上一过11点,大学里宿舍就熄灯了。我劝他少熬夜。他说同学们都这样,每个人的床上都有一盏应急灯。

应急灯要是妨碍同学了,他会骑上车跑出校园,到学校旁边的24小时永和豆浆店,买点吃的,就开始温书,一坐就是一个通宵或半夜。

虽然,我不赞成他熬夜,但我赞成他刻苦、努力。在智商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要知道,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大三的一天晚上,小铁来电话告诉我和他妈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我得了89.5分。”他知道做家长的就是一根筋只认成绩,他很遗憾地说:“就差半分,要不就90分了。”这个成绩是他们系里的第一。他的英语四级考试也是全系第一,得了92分。

我忽然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大四的那一年,他考了托福和GRE,成绩分别是647和2390分,考得都不错。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更是家长的命根,做家长的只有看着分才踏实,我也一样,未能免俗。

我再一次想起初二时他贴满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纸条。

十年过去了。孩子如今已经在美国继续深造。他的房间空荡荡的,却总能发现在他的茶杯或玩具的背后贴着英文的小纸条。就让这些小纸条一直保留吧,保留着那一份回忆和感情。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答案不超过20个字)

(2)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说说文章的题目“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的含义。

(3)文中不厌其烦地多次写到小铁贴在家里几乎所有的地方的英文小纸条,请你简要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五年级答案:

一、乌黑 漆黑

二、放肆 心惊胆战

三、(1)父亲回忆了小铁从小到大刻苦学习的经过。或:小铁刻苦勤奋,孜孜以求,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

(2)糖纸花花绿绿,闪闪发光,很好看,但包裹在糖纸里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重要的东西就是刻苦。(或:人们常常给学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戴上“聪明”的光环,却往往忽视了这光环下面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3)这些英文小纸条是小铁刻苦学习的见证。(或:文章不厌其烦地多次写到小铁贴在家里几乎所有地方的英文小纸条,目的是为了突出小铁学业上的每一点成绩,都是与他勤奋刻苦分不开的)。

每日一练小学语文第12期(小学1-6年级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13)

六年级

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对的打“√”,错的打“×”。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A.父亲十分固执,不听母亲的劝告,表现了他不怕牺牲的精神。(  )

B.父亲明知局势严重,处境万分危险,但他把革命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

二、理解课文,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李大钊牺牲的日子是1927年4月28日。

(  )

(2)《为人民服务》是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为了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赶走日本侵略者而专门写的一篇演讲稿。

(  )

(3)《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  )

三、课外阅读。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言

①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

“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⑦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说: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⑧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⑨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也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 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 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④段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母亲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儿子一些怎样的做人道理。

2.第③段中,母亲脸上现出绝望的神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是莫言在颁奖会上的演讲,对此演讲的目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连讲了母亲的七件事,证明自己是个能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

B.回忆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苦难岁月,真实再现中国的社会现实。

C.表现母亲以及普天下所有母亲所拥有的优秀品质与伟大精神。

D.感念母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对“我”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敬意。

六年级答案:

一、A.× B.√ 

二、(1)√ (2)× (3)√

三、1.母亲因拣麦穗而遭看守人的没收与耳光,但多年后却阻止了“我”对看守人的报复,学会宽容。母亲把难得吃上一顿且属于她的仅有的一碗饺子让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学会要同情弱者。

2.(1)粮食严重短缺,捡来的麦穗又被没收了。

(2)看守人的耳光与口哨严重地侮辱了母亲, 让她感觉到了人性的卑劣。

3.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