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说人生的关键(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庄子喜欢用比喻,他说:

精神的逍遥可以带来很多快乐,这种快乐层次很高,绝对不是我们在低层次所能想象的。

好比一只小麻雀,飞的高度没有超过一百米,又怎能想象一万米以上的高空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先不要把自己限制住,天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发挥自己主体精神的能力,让自己提升到大鹏鸟的高度。

但是,需要一些努力,怎么去努力呢?

对此,庄子提出了七个步骤。

1 外天下、外物与外生

第一步,“外天下”。

“外”就是超越;“外天下”,就是要把天下的名利权位都设法超越。

第二步,“外物”。

“物”就是物质、有形可见的一切。庄子启发我们要超越有形可见的世界。

第三步,“外生”。

超越生命,就是不受生命欲望所限制。

能够做到前三步“外天下”、“外物”、“外生”,已经非常不易。

一般人一生都在名利权位中打转,很难走出有形可见的物质世界。

2 看到宇宙整体

接着就到了第四步,叫做“朝彻”。

意思是说,早晨的阳光照亮大地。

第五步,“见独”。

“独”代表独一无二,“见独”即看到了宇宙整体,明白原来宇宙是一个整体,我跟万物没有区别。

庄子有两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他非常重要的论断。

这两句话说起来很够气魄,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但是,这代表什么意思?

庄子所说的“一”,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多”是相对的。

我们平时总会说,好多人啊!好多车子啊!

这就是看不到“一”。“一”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根本不再区分了。

这里有很多人、很多车吗?

这些人、车本来就在这里,不必要去分别多还是少。如果你心里根本没有人、车的观念,你怎么会说有很多人、很多车呢?

有谁会觉得好多空气吗?因为你心里根本没有对空气的区分,就没有多少的问题了。

所以,“见独”就是看到宇宙是合一的整体。

傅佩荣说人生的关键(永远有做不完的事)(1)

3 不死不生的境界

第六步,“无古今”。

“古今”代表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

能够体会到“无古今”,就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抵达永恒的境界了。

第七步,“不死不生”。

“不死不生”不是坏事,《庄子》里面提到这个词,代表一个人已经超越了生死,成为神人了。

庄子对神人的描写,实在令人羡慕: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庄子·逍遥游》)

这景象好像仙女一样,令人感叹神乎其神,不可思议。

实际上,庄子这里所讲的是精神状态。

人的精神境界往上提升到一定高度,到最后不死不生,逍遥于整个天地之间;对他来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永远存在。

4 人可以永存吗?

那么问题来了:人怎么可能永远存在呢?

人的身体总是会消失的;但不要忘记,人的精神如果与宇宙生命力量相通的话,就不一样了。

所以,庄子最后描写自己的时候说: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

这就是往上与造物者“道”在一起,与道在一起的话,你还担什么心呢?

道家思想发展到庄子,就是要化解外在的限制,回到内心,使人的精神状态不受外界的干扰,然后向上提升。

提升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就可以跟宇宙化而为一,即“天人合一”。

这时候,你就像只大鹏鸟,可以飞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了。这就是庄子精神逍遥的境界。

傅佩荣说人生的关键(永远有做不完的事)(2)

5 一剂解药

庄子的思想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剂解药。

因为中国人普遍接受儒家思想,有入世倾向,这当然是好的。

但要注意一点:这是永远做不完的。

所以,现代人需要透过道家思想的接引,发展出一种休闲观念,转化成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这种逍遥自在很难形容。

所谓“一朵花中可以看到天堂,一粒砂中可以看到世界”,不是诗人随便写的;

而是经过庄子的精神训练过程,达到这种境界之后,可以真实感受到的。

感受到生命中有一种活泼的生机,这种生机绝对不是外在的名利权位或个人的理想抱负所能显示的,而是能够回归到“道”的本身。

一个人只有回到根源、回到整体的时候,他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顿。

所以庄子特别强调,泉水枯了,鱼在泥巴地里以气相呴濡,这样还不如相忘于江湖。

江湖就是“道”的比喻。

鱼在水里面完全忘记自己是鱼,忘记自己跟外物有什么差别,而悠游自在。

我们人能不能像一条鱼一样,在大海里逍遥自在呢?

倘若能够实践庄子的启发,我想应该可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