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

“第一次打她时,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

这是《只有他知道一切》这本书的第一句话。

为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1)

之后,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逐渐展开:

男主奥利弗,多部优秀儿童书籍的创作者,功成名就。

他与妻子艾丽斯结婚多年,感情和睦,令人艳羡。

可是在某一天,在一顿丰盛、愉快的晚餐之后,奥利弗却突然一拳将妻子打倒在地。

两三个小时后,他自酒吧返回,却又再次疯狂对妻子拳打脚踢,直至其大量失血,陷入昏迷。

是什么导致了奥利弗的突然暴力?

而这场暴力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又会带来什么?

为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2)

接着,几个与过去或现在的奥利弗相关的人物依次登场。

他们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奥利弗,为读者拨开层层迷雾,并最终拼凑出事件的全貌,也揭示了奥利弗又悲惨又疯魔的一生。


01.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有句很著名的话: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而很遗憾的是,我们的男主属于后者。

奥利弗最早的记忆,是一个人待在一所房子里,偶尔会有一位和蔼的老太太给他拿来一些食物。

一天,老太太告诉他,他父亲今天可能会来看他。

奥利弗好高兴啊,结果一激动,就不小心就把一些红色果汁弄到了衬衣上。

然后他就被禁止见父亲了。

因为他不干净整洁。

还有一次,父亲终于来到他的房间,可是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给他一个拥抱。

而是粗暴地一把将他拽了过去,像检查牲口一样检查他的头发、牙齿,寻找他可能存在的生理缺陷。

后来,老太太说父亲要跟一个女人结婚了。

而他,不被允许参加自己父亲的婚礼,并直接被送去了寄宿学校。

那时,他才6岁。

进了学校后,奥利弗开始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想和其他男孩一样,靠漂亮的成绩单赢得父亲的认可。

可他父亲从来没有给过他。

假期不许他回家;从来没出席过他的运动会;隔一年才会象征性地来学校一次,向牧师询问完他大致情况后便径直离开。

从头到尾,连一句问候、一个眼神都不会给他。

而当他鼓起勇气向父亲问起自己的母亲,他父亲的回答是:

“她是个妓女。”

仿佛这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答案。

02.

从小母亲在他成长里的缺失,父亲的冷漠甚至冷血,都让他扭曲的性格初成。

到了青春期,他不懂得如何尊重女性的人格缺陷也日益凸显。

他认为一切与女人有关的特殊物品都很恶心,也认为:

“除了性,谁还想从一个女孩身上得到些什么别的吗?”

因此他开始学习如何征服女孩,把她们当成他满足性欲的工具和证明自己魅力的实验标本。

他甚至会为了报复一个分手时朝他扔了咖啡杯的女孩,而在第二天晚上就和她妹妹睡到一张床上去。

如此地不知爱为何物,如此地扭曲病态。

直到他遇到了劳拉。

他被劳拉浑身洋溢着的热情和活力、面对世界的真实与坦然所吸引,并第一次开始对女孩认真。

处在黑暗中的他,渴望拥有这束光。

最终他也成功了。

而就在他以为今后的生活也会一直这么幸福美满时,

他人生中的那个重要的分界点来了。

03.

1973年夏天,他同劳拉、劳拉的哥哥迈克尔等一起去了法国一个葡萄酒庄园进行劳作。

为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3)

庄园的主人是一个叫薇洛妮克夫人的寡妇,她有一个6岁的儿子让·吕克和年迈的父亲戴格斯先生

由于奥利弗出色的法语口语,他成功让戴格斯先生注意了他,并最终被他聘请为翻译,帮他抄、整理他这么多年陆陆续续写给让·吕克的一些童话故事。

而随着奥利弗与戴格斯先生和让·吕克的关系的逐渐亲密,他开始冷落起了曾经和他形影不离的劳拉。

他认为与他在新“家庭”中获得的他曾渴望已久的“家人之爱”相比,劳拉完全无足轻重,于是他抛弃了她。

殊不知,此时的劳拉却已经怀了他的孩子。

生在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家庭,成了一位未婚先孕妈妈这件事,才于19岁的劳拉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

她开始隐秘地向奥利弗求救,可此时的他,完全沉浸在获得了一个“新家庭”的兴奋中,又怎会理会她?

劳拉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她开始变得歇斯底里,甚至开始跪地哀求奥利弗重新爱她。

而奥利弗给她的答复是:

让她换个人去继续像条狗一样去跟随……

劳拉的精神彻底陷入崩溃边缘。

而奥利弗就这样,成功地将他曾经渴望拥有的那束光,也一同拉进了他的黑暗中。

04.

若只是一场情爱闹剧,那也不至于会影响奥利弗的一生。

更可怕的是,他开始奢望能够永远地留在庄园,永远拥有戴格斯先生这样的“父亲”和让·吕克这样的“儿子”。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计划:

先在城堡里最容易着火的图书室故意引起大火,然后再第一个冲出去救火,成为拯救这个城堡的英雄。

这样也许就能收获戴格斯先生的感激,并最终喜欢他到愿意“收养”他的地步吧?

可老天是如此地喜欢捉弄人。

在奥利弗故意在图书室点火后,先是劳拉再次出现纠缠,后又引来大量人围观。

等奥利弗终于脱身出来时,早已过了他预设的冲出去救火的时间。

而更可怕的是,城堡图书室的下方,还存放着大量易燃易爆的石蜡……

为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4)

巨大的爆炸声,彻底惊醒了所有人。

而这时,再想控制火势,已成为天方夜谭。

他原本想成为一个救火的英雄,命运却让他成了一个故意纵火的杀人凶手。

而且杀的还是他视作“父亲”和“儿子”的戴格斯和让·吕克。

这成了他一生的噩梦。

05.

火灾后,奥利弗也就离开了庄园。

但他同时还带走了所有戴格斯先生写的童话故事手稿。

最初他只是想把它们作为他曾经的“父亲”和“儿子”的遗物带在身边,或者是想时刻提醒自己所犯下的罪恶。

然而,这一切初衷,在他进入社会7年,事业不顺,人生陷入僵局时,都变了。

他意识到,也许,利用这些手稿,他可以摆脱掉这泥沼般的生活。

他决定将这些手稿占为己有。

为了不让尚在人世的城堡的薇洛妮克夫人察觉,他甚至想到了用笔名发表,真是聪明又阴险。

奥利弗的眼光没有错,这些故事确实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

而他,也从一个靠前任死了才能升官的小人物,变成了一个国际知名大作家。

往后近二十五年,他就凭着那份花了戴格斯先生几十年心血的手稿,将内容一点一点地翻译、誊抄进他一本又一本出版的小说里,以维持他在持续创作的假象。

当然这是后话了。

他是在新书发布会上遇到艾丽斯的,他后来的妻子。

尽管当时的艾丽斯有男朋友,他也仅仅略施小计就成功“勾引”了她,而艾丽斯也因为他出版的那些故事而爱上了他,抛弃了以前的男友。

但奥利弗,只是看上了她的温柔安静、不吵不闹、对他的崇拜,和从不会在公众场合以他的妻子的身份出现,从而妨碍他处处沾花惹草而已……

他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06.

然而他们的婚姻存在的问题还不仅仅如此。

因为艾丽斯还有一个智龄只有7岁的弟弟尤金

但奥利弗从没有真正接纳过他,而只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一个“不停流口水的白痴”,和一个“明显精神不正常的超大号小孩”。

为了能甩掉尤金这个累赘,同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好奇心很重的尤金发现他虚假的作者身份,

他动不动就对尤金又掐又打,甚至不择手段地故意设局,来构陷尤金纵火、有暴力攻击倾向……

最终把明明只是智力上有不足的尤金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

07.

他以为这样他就可以永远地守住那份手稿的秘密。

直到艾丽斯报名了一个烹饪学校。

而这个烹饪学校的负责人,就是在1973年那场城堡大火中唯一存活下来的薇洛妮克夫人。

真相就此被揭开。

艾丽斯无法接受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剽窃他人成果的小偷,也更后悔自己竟然因为这些他偷来的故事而爱上他。

“你就是个冒牌货,是个骗子,是个小偷!

回到家后的她终于愤怒地向奥利弗吼出了这句,而奥利弗的拳头也随即落下。

这便是开头的那一幕。

而最为讽刺的是,当时的奥利弗,其实正在努力创作真正自己写的书。

可命运,已经没有时间留给他让他完成了。

而导致他第二次对艾丽斯动手的原因,是一向顺从的艾丽斯的更进一步的反抗。

她声称要将那些手稿全部公之于众,要让他彻底身败名裂,并告诉他:

“你的一生都是一个谎言。”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他。

陷入狂暴的他开始不断地拳打、脚踢、撕咬着她,不停地撞击、摔打、撕扯着……

这时的他,与其说是在对艾丽斯泄愤,不如说他是在对整个世界发泄他自童年以来便积累的痛苦、憎恨和绝望。

他差点就这样杀了她。

为什么她能打我我不能打她(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5)


写在最后:

木心先生曾在《文学回忆录》里说到:

“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

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而《只有他知道一切》里的奥利弗,无疑就是一个疯子。

自童年起的被忽视被否认、一生都在渴求的父亲的认可,却始终得不到的痛苦、失手杀了他最亲密的朋友的绝望,这些都将他人生的导管堵得死死的。

最终导致了他的疯魔。

“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我总算是把至今为止所有爱过我的人都杀掉了。”

这是书中最令我毛骨悚然的一句话。

但书中全是这样的阴暗和卑鄙吗?

不,其实奥利弗曾经遇到过很多阳光。

真心爱他的劳拉和妻子艾丽斯、葡萄酒庄园待他如亲人的老先生和小男孩、寄宿学校里从小带他的丹尼尔神父、朋友史丹利,甚至史丹利的母亲,都曾经无数次地向身处黑暗沼泽的他伸出过温暖的手。

但是很遗憾。

他什么也没抓住。

有人说,奥利弗的悲剧全都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创伤,他悲剧的一生,错的是他的父母。

但我觉得不是的。

正如书封上的那句话:

“人性的狡黠与阴暗背后,或许是面对命运时的无助与彷徨。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学会承受生命的重量。”

本就没什么完美的父母和一帆风顺的人生。

所以最好的活法,是依靠自己强大。

依靠自己不断地用反思和实践来治愈童年,用收获的爱与温暖来抚慰创伤,并一直相信依靠自己也能创造幸福。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既然生活如此密不透风,你就要学会自己挖一个小孔呼吸。

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人成就自己。

除非你自己甘于沉沦。

愿与诸君共勉。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先到这儿啦~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让我知道哦~

然后如果觉得还没有看够的话,也欢迎动一动你们的手指,关注一下我哦

我会一直努力更新哒,记得常回来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