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1)

他不仅开创了香港功夫喜剧的先河,还将特技与冒险完全融入到电影中。观众跟着他笑,跟着他叫,跟着他吓尿。这个男人的作品满是生命的冒险和身体的伤痛,他的团队格言是“We don't ask why,we just do or die”他是谁?他是香港德艺双馨的功夫巨星,他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华人男星,不摆架子也不装,没有绿幕没有duang,他就是成龙。

1954年4月7日,成龙出生于香港,取名叫做陈港生。言简意赅,就是“出生在香港的陈”。同很多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成龙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父亲是法国大使馆的勤杂 工,母亲是看门人,父母都是五十年代靠着当时英政府“抵垒政策”来到香港发展的底层劳动人民。因此成龙的出生除了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之外,剩下的就都是满 脸愁容。因为龙妈怀胎十二月,加之有些难产,必须做手术剖腹产。手术费用当时要500港币,对于这样一个刚刚在香港立足的大陆移民来讲,简直是天文数字。 那个时候为龙妈做手术的女医生由于自己无后,一时间动了收养这个孩子的念头,于是乎她愿意为龙爸垫付500港币的手术费,另外再给一笔1500港币的“过 继费”,讲难听点就是广东话里面的“卖仔”。用现代的眼光讲确实不可思议,但是当时那个年代环境之恶劣,逃荒人数之多,莫讲“卖仔”,抛妻弃子的现象也十 分常见。用成龙本人在《我是谁——成龙自述》一书里面描述来讲,那时由于历史原因,成龙在内地还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但是龙爸在他后来成长过程中刻 意回避。至于当初为什么同自己子女分离,或许有龙爸的苦衷,所以为了弥补这个遗憾,龙爸将成龙视为他们一家人在香港生活新开始的象征,哪怕生活再苦再累, 无论如何再不能重蹈父子分离的覆辙。就是这样,龙爸咬牙通过四处向朋友借钱,还清了当时做手术的欠款,将成龙顺利接回了自己的房子中。这么看来,作为影迷 的我们真的要感谢龙爸当初的决定,如果当年将成龙过继给女医生,或许对于还是小孩的他有一个平稳但不贫穷的童年,但电影界好可能永远失去一个铭刻历史的功 夫巨星。

从“百厌星”到“七小福”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2)

提起中国戏剧学院,其管理风格简直与周星驰电影里面的“中国厨艺学院”一脉相承,就是个训练苛刻的武术戏曲学校,唯一不同的是,不能得罪的少林寺方丈变成了 不怒自威的于占元师傅,平日围殴新人的十八铜人阵变成了欺负师弟的同门师兄,其余一切均可以参考《食神》里面的剧情。简直可以号称香港版的关塔那摩监狱, 首当其冲是那种充满了独·裁与霸道的氛围,武术和戏曲更像是附加产物,因为在这里《日内瓦公约》不会生效,自由和散漫将首先从你体内切除。成龙后来回忆 道,“我的童年随着父亲与学校那长达十年的卖身契的签订而正式宣告结束。”当时成龙还很贪玩,父亲为了满足儿子最后的愿望,特意给他买了牛仔衣服和玩具手 枪,然后再带着他去中国戏剧学院找于占元师傅。他一进学校就被那帮舞刀弄枪的武生吸引住了,当时觉得很好玩,跟着这帮小子有模有样学起来了。龙爸问他想不 想在这里生活啊?当时少不经事的成龙不假思索就说道,“好啊,我想在这里呆上一辈子!”殊不知正是这个回答,让他少年的噩梦即将开始。那天参观学校,还发 生了另一件严肃的事情,当时有个武生再练后空翻的时候撞到了旁边的女孩。说时迟那时快,一名叫元龙的大师兄气汹汹的过来把这个武生骂得狗血淋头,其实这位 “大师兄”也不过10岁而已,他那凝重的脸色渗透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冷静。他跑过来对一旁看热闹的成龙厉声喝道:“听着,牛仔。你可能认为这些都是 非常有趣的游戏,但是这些都是我们赖以吃、喝和梦寐以求的东西,这是我们的生命!”说完,他做了一个完美的空翻,示范给那个武生看。顺便一说,元龙的大名就叫洪金宝。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3)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过《霸王别姬》的朋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升级加工,而那个地步就是成龙他们这帮元家班的真实再现。每天早上5点练 功,一直到12点吃午饭,吃完午饭继续练,练到晚上吃饭。一群人挤到地毯上睡觉,这张地毯上有尿渍、有剩饭菜渣还有师傅吐的痰,即便脏成这样,他们还是累的倒头就睡,因为每天睡觉时间只有六小时,过了这六小时之后就是周而复始的无间炼狱。等到成龙真正明白什么回事的时候,他爸爸已经远赴澳大利亚了,而他妈 妈没多久也跟着过去了,而成龙则真正成了在港漂泊的孤家寡人,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恐惧感始终缠绕着他周围。彼时戏剧学校可不是闹着玩的,龙爸龙 妈签的合约上明文规定:师傅有权处罚徒弟,直到死亡。简而言之成龙当时就成了于占元师傅的私人财产,他也不是他自己了,这段时间成龙改名为元楼。训练是严 格而残酷的,于占元容不得任何人偷懒,除非断手断腿,否则任何生病和不舒服在他看来都将是企图逃脱训练的借口。有的武生肚子不舒服,师傅就让他原地连续几 十个空翻就没事了,以至于最后体力不支撞到桌角昏迷了四个小时。成龙有次发烧,师傅看见了就让他做左右扫堂腿各100下,做完了还不够,继续做左右飞腿 100次,如此一来虚汗一出,这烧就算没好也要强行好了。在中国戏剧学院里,于占元师傅只有三条法则:无情的惩罚、艰苦的训练和严森的等级,而成龙来了不 久之后却又不小心触犯了第三条,那就是对洪金宝的冒犯。那个时候,同门师兄弟讲究一个先来后到的规矩,而洪金宝作为大师兄更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得罪了他,只能被“藤条闷猪肉”(用藤条痛打),不能还手,还手就是违背祖训欺师灭祖。成龙经常被洪金宝打,比成龙晚来的元彪更是如此,最后就是成龙和元 彪练就了出色逃跑速度,不能还手就只能跑咯。后来成龙回忆说,这叫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虽然洪金宝当时没少欺负这两小师弟,但是正如他说的:“这些都是我们赖以吃、喝和梦寐以求的东西,这是我们的生命!”如果平时怠慢,到了台上演砸了就是把自己饭碗丢掉了。经过艰苦的训练,成龙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和其他六个师兄弟共同担纲主角上台表演的机会,而香港戏剧界称他们是“七小福”。

香港武打电影的变迁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4)

正如配图所示,后来发生了一次意外让他泪流满面,而且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那是他在一次日常训练空翻的时候落地失误了,然后长时间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就连于 占元过来怒斥也无济于事,最后甚至痛的昏厥过去。那次是成龙进入戏剧学院这么多年第一次看见师傅把徒弟送去医院的。经过检查之后是脚踝骨折,伤筋动骨至少 要一百天,于是每天躺在病床上的洪金宝无法活动,只能天天吃他爷爷给他做的打卤面,就慢慢就成长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体型了。等他恢复可以练功的时候,于占 元师傅却认为他太胖了,无法再上舞台。于是将其排除出七小福的演出阵容,沦为后台的龙套人员。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暴饮暴食,体型越发膨胀,最后只能被逐出师 门。在他收拾包袱告别的那一天,他当着成龙元彪等人说了一段高瞻远瞩的话:“戏剧的时代快要结束了,来剧院看戏的都是老家伙,如果他们将来死了,你们怎么 办?这个世界接下来是电影的时代。听着吧小子们,你们以后要离开这里的话,就来找我,我会带你们进入电影事业,不会是师父那种小打小闹。我是你们的师兄, 永远都是。”正是他的这番承前启后,引领了后面成龙、元彪、元秋等人进入电影圈做武术指导,这是后话了。

让我们思绪收回来,来看看当时香港的武打电影的变迁。这个首先要说说清末动·乱,众所周知当时一百多年前,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内忧外患,百 姓民不聊生,社会暗无天日。于是有许多广东逃到香港的武师,而这些武师多属南派武术门派,代表人物有咏春拳我要打十个的叶问,还有黄飞鸿的大弟子林世荣 (猪肉荣),以及当时几大流派:虎、鹤、洪、刘、蔡、莫等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5)

南派拳法。南派功夫以拳法为主,主要讲究三点,叫作“一招一式”“硬桥硬马”“拳拳到肉”,这一传统风格一直带进了电影的制作。而体现出拳脚功夫片模式的电影,最早的是五十年代关德兴的《黄飞鸿》系列,也正是这系列电影开创了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武术指导的职位。《黄飞鸿》可以说把这种武打风格一直延续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影片大多数人物决斗都注重拳法的展示。 正如右上动图,是70年代末的电影《蛇形醉步》的一个片段,大家可以看出,在打斗过程中一招一式都清晰可见,并且主要以拳法造型支撑镜头构图,一般来讲1 到3秒左右就要展示出一个镜头空间变化,而一秒当中的24格胶卷通常每8格胶卷一个动作,远近景变化以及镜头切换时候一个完整的动作会被分成不同角度展 现,这种剪辑方式业界称为暴雨剪辑。上面GIF我做好后掐表一算13秒,这当中包含了一个远镜拉进,一个脸部特写切换,一个近景拉远和一个整体画面的平 移,基本上是3秒为单位展现镜头空间的变化。而且剧情上刻意淡化了冷兵器的使用,看起来动作显得清晰而简单,攻防自成体系开阖有序,而且特定的招数有着固 定的防守方法,而在拳法类型里面,虎鹤双形拳、蛇形拳、洪拳和咏春之间有着互相钳制的设定。这一时期的香港武打片重招式,整体给人展现出南拳派系中的刚劲 有力。但是它也有它的局限,相信我们这些看惯现代武打的观众重新看回这些老片子,心里无疑觉得这种打斗方式太刻板,甚至说这种刻意的见招拆招有点造作。当 时的观众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乎香港武打片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劲阶段。因为这些动作经过了十年的历练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而且大都节奏并不快,使得 一些不是武行出身的演员也能随便上去摆个POSE学得有模有样的,直接造成一些武打片粗制滥造风格重复,慢慢的观众开始有了审美疲劳,因此不得不有人肩负起改革武打片的重任。

早在这类电影统治武打片的时候,李小龙的功夫片则独创蹊径,犹如武打片里面的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宜之际能够流连忘返。李小龙之所以被华人奉为影坛的功夫巨 星没有之一,不是简单因为他功夫很厉害,也不是他开创了截拳道这个流派,我觉得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武术的舞台化的电影先河,与其一味的展现“一招一 式”“硬桥硬马”等阳刚之劲,倒不如将武术的实战应用凸显出一种动作连贯的阴柔美。也正是李小龙,将南派拳法里面僵硬招式和泰拳、西洋拳和自由搏击相结 合,使得更加贴近现实动作上也无缝对接,招式的区分被淡化了,在武打风格上他的实战型动作风格成为了新的里程碑,这个影响持续至今。李小龙有一段名 言:Don't get set into one form, adapt it and build your own, and let it grow, be like water.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 like water. Now you put water in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water in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like water, my friend。这一长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明镜止水,物至则照,物去则空,事物之来,一切循乎自然,顺其理而应之。用在电影镜头的功夫上具体展现就是以柔克刚,以快制慢。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6)

上面这个动图来自于《精武门》,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传统的暴雨剪辑,这组镜头的位置全程几乎没有变过,用了一个广角镜来展现陈真踢馆的全过程。在头两个武打动 作中使用了柔道的过肩摔和自由格斗里面的肉筋强打,然后接连用了一脚跆拳道后踢腿,最后用两个标准截拳道拳法,以快制慢痛打龙套,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 没有当时其他武打电影那种一招一式的死板僵化,这也使得那些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打法的同期电影在李小龙的新风格下,被碾压的一败涂地。好,题外话就先说到 这里。正因为武打片的迅猛发展,这个行业需求大量武行人员,这般此消彼长,必然使得戏剧舞台表演的武生瞬间感受到生存空间被挤压,当时中国戏剧学院的很多 武生一个个离开投身到电影圈里面,去帮主角当个替身坐下危险动作,赚的钱比在舞台唱大戏多得多,当时戏剧学院武生们的工钱是65块一个月,但是于占元会扣 掉其中60块钱,只给他们五块零钱,有很多人心生怨言,外面在摄影棚做武行起码有几百块的收入,利益的巨大冲击下于占元师傅的威严荡然无存了。成龙也早就 感觉到了洪金宝当初的目光长远,在他17岁那年,爸爸从澳洲回来,到学校和师傅寒蝉了几句,最后把儿子的一切生活用品打包好。这一刻开始,成龙正式离开这 个伴随他十年成长的中国戏剧学院。虽然成龙文化程度很低,却练就一身好功夫,这让他离开戏剧学院之后每天必修课就是混迹在邵氏公司门口,找机会去跑一下龙套维持生计。

只不过电影武行这个职业也是讲究论资排辈的,不是你很能打就可以立刻上位,像成龙这种初入行新人,对不起你连在镜头上挨打份 都未必能有,只能做勤杂工,没有签约工钱也很低廉,只管一顿午饭,汤还是人家喝剩下。那个时候运气最好就是能够找到一个演尸体的机会,这个机会至少能够实 际接触到导演和武术指导等实权人物,只有能和他们搞好关系,才有机会进入武行的圈子里展现自己的功夫,否则的话就空有一身功夫而悔恨终身直至老死。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7)

上 图这一幕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喜剧之王》里面成龙大哥客串,里面饰演一个勤奋的龙套,一死之后就动都不动。实际上这个剧情也是对成龙早期龙套生涯的 一个映射,那个时候虽然他有几次得到了演死尸的机会,但是没有掌握好技巧,镜头开拍的时候憋不住气,插在身上的道具刀起伏摇摆不定。当然了这个时候导演必 定嘴炮全开,诸如什么“丢你老母冚家铲,吔屎啦”都将脱口而出,这种伤害远比在学校时师傅的打骂更胜一筹。后来成龙慢慢掌握了技巧,因为开拍有个过程,导 演要喊Roll sound、Sound speed/Rolling、Roll camera,然后就是各就各位,Rolling——action!从开始喊到真正开机大概要有几分钟时间,那会成龙没有文化,听不懂导演喊的是啥,一喊 就闭气,结果一拍就憋不住,后来有经验了听到真正开始,才开始闭气,久而久之就是想喜剧之王客串那样,“我没有学过戏,你在努力点也行的,努力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分充分条件,如果这点忍耐都做不到,那么要成功简直天方夜谈。

片场拼命三郎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8)

电 影圈里面的武行和特技人,虽然拿着当时看还算不错的的收入,但是他们每天过的都是变化莫测的生活,再加上很多人少年辍学习武,素质比较低下,信奉今朝有酒 今朝醉,部分人更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遇到不顺气的时候在片场打骂新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这个圈内要被人看得起不是你嘴够甜够圆滑就行了,要被大老粗们 看得起你,你就要在动作上跳得更高,打得更好,更加敢玩命,才能使他们由衷佩服。成龙在扮演过死尸一段时间后逐渐参加一些影片背景墙的工作,所谓背景墙就 是上图所示,主角开大的时候,你去送人头。

每一个翻滚都重重的扑倒在地,又或者一个大脚踢飞砸烂了桌子,这些活成龙抢着去干,而且特别卖 力,那个时候剧组里面的武指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就是知道他是很能挨打那个,每次有需要挨打的活道具的时候,他们都会叫上这个人肉沙包过来。在拍《精武 门》的时候,成龙出任被李小龙踢飞的馆长的替身,由于效果不理想,前前后后总共踢飞了三次。这样做痛不痛呢?当然痛了,有时候他一个人躲在角落搓伤口,但 是只要导演叫到他,就能立刻满血复活,晚上自己回家才鬼哭狼嚎。他们这行对于这种拼命三郎的人,叫作龙虎武师,算是行业里面的一种富有共识的认可,成龙最 终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这个最高荣誉的称赞。

俗语有云:“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这句形容武行也同样适用。有一次要拍摄一 个镜头,展现出男主角毫无畏惧越过阳台,然后空中来个漂亮转身,最后双脚落地。当然了,真正的男主角此刻在和女主角在阴凉处喝茶玩暧昧,跳楼则是由这帮替 身完成。这个时候一般要有一根钢丝控制下落速度,保证替身的安全。然而,这个提议被脑残的导演给否决了,他觉得加了钢丝下落就显得违反物理规律,不怎么自 然,再加上他的镜头是广角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替身自由落体,而且在广角镜下楼底不能有垫子做缓冲,真正做到空中转体360度双脚平稳落地。对于导演这个 要求,片场的武术指导就讲了两个字:“痴线。”(有病)。武行们虽然每天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但那也是指发生了预料之外的意外事故,而不是去做那些百分百 没有安全保证的亡命之活。当时作为武行最高领导的武术指导,他拒绝导演无理要求,并且表示不会让自己人去冒险。这个时候成龙挺身而出,对着武指讲了这么一 番话:“这个动作如果成功了,是你教导的好,如果失败了也不过证明那个导演是个白痴。我不想在片场当个小人物,我要证明自己,即使摔伤了,我至少尝试 过!”

话已说到这个地步,武指也没什么理由阻止这个年轻人了,他愤恨的向导演说:“这个年轻人不要命,让他试试看。但是我的武行是不会干 了,你不要以为你是导演就了不起,我们是靠真本事吃饭,你没资格看不起我们,不把我们当人看。”说完以后就让成龙去准备化妆,在一声rolling—— action的叫喊中,成龙被反派踢下楼,空中转了一个身,尽管落地有点踉跄,好歹是双脚站稳了。现场爆发了一阵欢呼,这个时候全部武行同仁过来高喊着陈 港生这个名字,更有人拍着他的背说,“你会成为龙虎武师的!”成龙后来回忆到,正是这一次成功,使他有了一种归宿,那就是这种刺激又变幻无常的冒险,让他 得到了生而为人的最大尊重和肯定,他形容就像回到家的感觉一样。顺便一说,成龙不仅这一跳成功了,而且他还不满意,向导演申请第二次尝试,结果第二次更加 完美。这就是这位日后被人尊称“大哥”的特技演员该有的态度,认真!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全部武行的兄弟都叫他“两次小子”,好的镜头做一遍是不够的,最 好再来一次。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9)

前面说到做这一行出了意外就非死即伤,所以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信条,成龙也不能豁免。龙爸当年

告 诫成龙做人要有三条底线不能突破:第一,不能吸毒贩毒,第二,不能赌博,第三,不能加入三合会。但是身处在武行这个大染缸里,很多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 己。起码贩毒和黑社会要点门槛才能扯上关系,自己不主动走歪路一般都能洁身自好。但对于成龙来说,赌博实在无法拒绝,周围的人视赌博为休闲时的娱乐手段,那个时候干这一行的人收工之后娱乐活动很少选择,一群大老粗喜欢聚在一起打麻将,玩牌九,既然进入这个群体就要跟着他们的方式去生活。他也说了,无可避免清的情况下,好歹还是恪守了两条底线。除 此之外成龙还有一个特别爱好就是打桌球,100港币一球跟别人赌。有时候一天舍命赚回来钱全部输光,就跟他在《宝贝计划》里面饰演人字拖一样,烂赌难戒。 有一天,当他依旧去那个武行们赌球的桌球馆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个故人——洪金宝。这个时候洪金宝已经靠着自己的本事混到了武术指导的位置了,他和成龙打了 声招呼,语重心长的聊起天来:"听着,我离开学院就说过了,如果需要工作,就该告诉我。否则,要大师兄有什么用?我看你不像是很忙的样子,片场有个工作, 只要你提我的名字,就会被选中。“洪金宝这次真诚的邀请,让一直对以前矛盾存有芥蒂的师弟成龙彻底放下心里石头,可以说是一笑泯恩仇,他俩加上美国闯荡失 败的小师弟元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开始为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业一起奋斗、拼搏。

“龙”驭归天,武打片群雄逐鹿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10)

1973 年7月20日,影坛功夫皇帝李小龙去世了,他的离开,让华语功夫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个时段恰逢许氏喜剧的强势崛起,幽默反讽的风格马上抓住了许多香港 观众,比起武侠片里面一成不变的仇杀——练功——复仇的套路,显然许氏兄弟的电影更加有时代感和创造性,武打片此时不仅失去金字招牌李小龙,而且本身行业 沉疴宿疾,亟待有人出来把李小龙的武术舞台化进行下去。那时,成龙、洪金宝和元彪三师兄弟经常在一起探讨武打片的风格,洪金宝就认为当时的武打片不够真 实,演员本人连片面包都可能打不穿,却能在镜头前腾空十几米,一脚把人踢飞几层楼,简直是垃圾制作,而且他认为李小龙的那种风格才是真正的打斗。实际上洪 金宝这个想法可谓是一针见血,因为当时李小龙进行的电影武打风格改革可谓是效果斐然,但是他没有把这个风格深化成一种模式就突然离去了。由于李小龙的离 去,使得整个武打片的的风格走向又重新回到当时刘家良的指导中运作了。刘家良就是前面章节介绍南派功夫中洪拳的正宗继承人,他继续维持“一招一式”“硬桥 硬马”的风格,大家可以去看下他执导2003年上映,吴京主演的《醉猴》,从70年代风格居然一成不变一直用到了千禧年之后,惨淡的票房就是对他这种风格 最好的回应了。总的来说,一个行业要长久的维持下去,就要不断的创新,尤其是观影口味越来越苛刻的电影市场。以李小龙去世为时间节点,各大电影公司总体来 说朝着三个方向推出了自己的后李小龙时代功夫片,第一种就是刘家良的南派功夫老路子,这种没过多久就扑街了。第二种则是将北派的腿法融进南派拳法当中,由 于北派功夫特点就是大开大合,舒展大方,这样融进南派功夫电影中之后我们就能看到以李连杰为代表的系列电影,镜头间强调大范围的轻功,飞檐走壁以及拳腿交 替使用的戏剧感增强,也让整个打斗过程趋于流畅和视觉上的刺激。第三种就是本文要重点提的实战型与喜剧相结合的路子,以袁和平、洪金宝、成龙、元彪为代表 的功夫喜剧路子,这种风格不同于第二种,第二种南派北派功夫融合把“武”术变成了“舞”术,但是成龙的功夫喜剧把实战技巧和格斗术统一起来,当中加入了杂 技这个元素,让观众知道打斗中有幽默,淡化暴力带来的痛楚,减少观众心中负面情绪的渲染,同时在主角性格塑造上,以前的伟光正变成了更接地气的顽皮无赖, 惹是生非的市井之徒,将英雄的门槛降格到平民阶层。

我 侃侃而谈了几百字,似乎成龙接过后李小龙时代的武打片大旗是如此轻松,就像广东话说的那样,“真系易过借火”。其实并不然,这期间成龙他们三兄弟还是遇到 了不少挫折。最大的挫折来自于成龙签约当主演的第一间公司,罗维影业公司。之前罗维导演和李小龙都是嘉禾公司手下的大将和丞相,但是由于个人性格问题,罗 维和李小龙爆发了严重的矛盾,这让罗维在成立自己公司后铁了心要重新捧一位新人,要把他打造成超越李小龙的存在。这个时候,他主动找到了成龙,并且正式将 其陈港生的名字改成了“成龙”,如此萨费苦心,为了就是让九泉之下的李小龙气得诈尸。在我看来,罗维完全是处于对前任愤恨而把精力花在了一个替代品“成 龙”身上,他当时为成龙打造的一系列影片都是带着李小龙的风格去制作的,主题就是四个字“冷酷、复仇”。然而罗维低估了李小龙在观众心中的重要性,好比现 在我们看见新版小燕子是李晟扮演,我们会高声厉呼“滚蛋,还我赵薇!”;我们看见新版姑姑是陈希妍扮演,我们会说“包,你快回火星吧”,当年的功夫影迷 也是如此,李小龙这个功夫皇帝的称号可不是他随便自称的,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图腾。而且在李小龙死后几年就马上打造同一风格的替代者,那结果可想而知。

1976 年——1977年间,罗维可是让成龙过足主角瘾,上映了六部武打片都是用他作为主角打进市场的,这些影片分别是《新精武门》《少林木人巷》《风雨双流星》 《飞渡卷云山》《剑花烟雨江南》《拳精》,然而对于成龙电影生涯,真的是没有什么卵用。那个时候观众很朴实的,连报纸上都直斥成龙:“眼小鼻子大,还想成 龙,成虫吧!”成龙回忆道,那个时候我就是不折不扣的票房毒药!

当 然,以我的角度看,不是成龙不够卖力,而是罗维因为和李小龙的恩怨冲昏的头脑,做出了错误的战略部署,而且罗维缺少洪金宝那种对武打片行业的敏锐触觉,综 合下来成龙的第一次在大公司担纲主角的电影的失败有它的必然性。那个时候开始,罗维慢慢对成龙感到失望了,他之前雄心勃勃的要在后李小龙时代逐鹿中原的野 心也慢慢冷却,成龙那时候虽身为主演,因为没公开,每个月才三千港币,还不够当时一个武指一万二港币的一半呢。

硬汉子,凭自我,打出一身痴

成龙大哥可不能说空话(成龙大哥终究是大哥)(11)

有个德高望重的大师曾经说过:“你年轻时一事无成;时而自怨自艾颓废堕落,时而咬紧牙关拼命努力,经营关系;但你的生活一直没有改善,你一直很痛苦,直到三十岁。”听到这里你一定很兴奋的问道:”那三十岁之后呢?“大师抽了口烟说道:”你就会习惯了。“

这 句话拿来形容罗维门下23岁的成龙简直是再适合不过了,再说一次,吃得苦中苦只是方为人上人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即便玩命如成龙,到了这个时候没有合适的贵 人相助的话,那很可能顶着“成虫”的恶名一直活下去。但命运终究眷顾了他,大概是上帝被他这种拼出一身痴的硬汉子感动了,于是下凡安排了一部极具创意的片子要找当时的成龙出演,而这部片子将会把他带向何方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