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

北平的小羊圈胡同,住着普通本分的祁家,有钱体面的冠家,很有文化的钱诗人一家,热心肠的李四爷李四妈,车夫小崔,棚匠刘师傅,剃头匠孙七,被寡妇外婆带大的19岁少年长顺;很“崇洋”的基督徒丁约翰;名票和名琴手小文夫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之后,小胡同人们有秩序的生活被打乱,《四世同堂》的故事从这里展开。

看躺在历史书上的干瘪文字,总以为战争、灾难来了,人就那么死了,干脆利落,一了百了。不,那是慢刀子杀人,一刀子一刀子剐的。

从一开始的不安、不忿,到处处受屈辱,再到后边人吃着猪狗都嫌弃的“共和面”,人像动物一样见到食物就抢,卖肉的要把肉墩子做得比人高,做买卖的要在篮子上加上铁丝网……

体面和尊严一寸一寸地被碾压,践踏,从“惶惑”,“偷生”到“饥荒”(《四世同堂》三部的名字)。

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1)

这本书的地位无需多言,老舍先生曾说: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先生用近百万的文字,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真实、鲜活、打动人心的人物形象。他们,大致可分为四类人。而全书,便是写尽了日据时期,这些人是怎样地奋斗着,怎样地苟全性命于乱世,他们的内心,又是怎样地被狠烈撕扯着。

无力撕扯着的知识分子们

瑞宣,小羊圈胡同祁家第三代的长孙,读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有思想,有能力。

他忍受不了亡国奴的耻辱,想要逃出北平。就如他对二弟所说,“即便没本事为国效力,至少做一个中国的自由人”。

但是,被四世同堂的家庭所累。

爷爷已经年迈,母亲身体不好,二弟是个毫无责任感的混不吝,两个子女还是懵懂孩童。他作为第三代的长孙,是祈家的当家人,无法抛弃这一大家子人不管。

他帮助自己的三弟逃出北平,把三弟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让他代替自己为国尽力。

而瑞宣自己,只能消极地抵抗,然后在自我安慰中寻求解脱。就像他去了英国大使馆工作,一方面安慰自己,至少我没有吃日本人的饭,我还是有一点硬气的;

另一方面,他又深恨自己的无所作为。瑞宣几乎时刻在自我反思,而这种反思又会使他更加痛苦。

跟他相似的,还有陈野求。

陈野求管瑞宣的邻居钱诗人叫姐夫,与瑞宣也算是好友。野求的家里有一个病弱的妻子和8个需要他养的孩子,他无奈接受了日本人委派的职务。

一方面自我安慰,我没有主动去求官,我还是有一点节操的,我不是汉奸;另一方面,他又晓得自己是在强词夺理,每日活在自责、痛苦之中,借吸大烟来麻痹自己。

瑞宣和野求,代表的是有家国责任感,但又被现实生活所束缚的知识分子。他们内心的撕扯,是最厉害的。因为他们有思想,知道大是大非,但又无能无力,内心便时时在做亡国奴的羞耻感和家庭责任感之间纠缠。

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2)

坚韧奋斗着的知识分子们

如果说瑞宣和野求是“有知而无为”之人,瑞全和钱先生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他们身上的镣铐比较轻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的确比瑞宣们更富有行动力。

瑞全是祁家第三代的幼子,瑞宣的三弟,上有兄长承负家庭重担,下无子女束缚手脚;所以在北平沦陷没多久,就在瑞宣的帮助下干脆利落地逃了出去。

试想一下,纵然有家庭子女牵绊,瑞全会和瑞宣一样吗?我觉得不会的。如果不是逃出北平,他的命运可能就跟钱先生的儿子仲石那样,拉着一车日本兵开进山里去,同归于尽。

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这种行动力是出于少年热血。

但幸运地是瑞全逃了出去,几年后重返北平,他已历练成了一个不但有热血,而且稳重睿智的青年。

钱先生,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依然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生活,悠然自在,与人无争,但却在战争一开始就被害得家破人亡。

二儿子仲石拉了一车日本兵同归于尽,隔壁邻居冠晓荷为讨好日本人,求得一官半职,毫不犹豫地告了密。钱先生被捕入狱,大儿子本就重病,这么一刺激,没几天也去世了,自己的太太在儿子出殡当日触棺而亡。

钱先生出狱后,将怀孕的儿媳托付给亲家金三爷,独自一人踏上了抗争之路。

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3)

如果说瑞们的行动力,是出于少年热血;那么钱先生的行动力,则是出于他本身性格中的坚毅和刚硬。钱先生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家破人亡,也会比瑞宣们更有行动力。

瑞宣的无所作为,不只在于家庭的牵绊,还在于他自己没有主心骨,没有方向。就像他后来自我吐槽的那样:知识分子向来只懂得忧虑,而想不到解决办法。

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办,他无法自己找出一条路来。

但钱先生这样的人,就可以。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况,他也一定是能找到一条行动路径的。

就像一开始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见到一个人直接拉着人家口对口宣传,甭管这种方式的效果有多大吧,至少他是在行动了。

这就是钱先生这样的人,超越瑞宣们的地方。瑞宣们需要主心骨,而钱先生自己可以成为主心骨。思想高度差不多,但钱先生们可以成为引领者,瑞宣们却不能。

在读到前面,钱先生为了远远听听孙子的哭声,夜夜守候在金三爷门外。我就在想:如果以孙子为威胁,会让他屈服吗?想了许久,还是觉得:不会的。

钱先生的坚毅、刚硬和大无畏精神,使他断不会因为自己断子绝孙就屈服,纵使他是那么爱自己的孙子。

果然,在英译过来的后13章里,钱先生再次被捕入狱,日本人以孙子为威胁,逼他合作。

他,必会想尽办法护得孙子周全;若真不能周全,那也没法子了。中国这么多死了的孩子,孙子,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无奈,但这世上,总有一些“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人,他们心志坚定到普通人觉得匪夷所思。比方说《大明王朝1566》里的海瑞,比方说《白鹿原》里的白嘉轩,比方说《四世同堂》里的钱诗人。

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4)

屈辱苟且着的普通百姓们

除了瑞宣、瑞全、钱诗人、野求这样的有家国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生活在北平的普通人,例如瑞宣的爷爷祁老人,邻居李四爷,小崔,刘师傅,长顺,小羊圈胡同的警察白巡长,钱诗人的亲家金三爷,祁老人的朋友常二爷……他们的内心也在撕扯。

他们没有钱诗人和瑞宣的大是大非,但他们都遵循着特别朴实的为人处世标准,他们有屈辱感。

就像老舍先生在文中所说:他们不会说“民族”“国家”“社会”这些名词,但心里却有一股子气儿,一股子不服人的,特别不服日本人的,气儿。

棚匠刘师傅,自身有点武艺,向来是有骨气不低头的,但是在被迫无奈要给日本人耍狮子后,实在觉得屈辱,将妻子托付给瑞宣后逃出了北平;

70多岁的李四爷,一辈子助人为乐,受街坊邻居尊重,在被日本人扇了两巴掌后,赤手搏命;

常二爷因为进城探望老友祁老人,在城门洞莫名被日本人打了一顿,还被罚跪,胸中气难平,抑郁而终;

车夫小崔,得知冠晓荷要去日本人处活动,宁可得罪大主顾也不拉他;

金三爷,日本人欺负了我的朋友,我便恨他;冠晓荷告的密,我替亲家狠狠揍他一顿;

……

他们出于本能的不服人的气儿,驱使他们做出反抗。但没有信念支撑,这种“气儿”很多时候不能长久。屈辱感只是一时,只能产生一时激愤,等这股劲儿过去了,就又开始得过且过。

像小崔,本来都打算逃出北平了,在得到了拉包月的生意之后,便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愤怒了,先这样吧,总得把这活做完吧。

像金三爷,因为自己的亲家钱诗人被日本人害了,心中十分憎恨日本人。但后来发现日本人在这,自己可以挣更多的钱,还买了3所大房子,便觉得他们也没那么可恨了。

他们的内心也撕扯,但相比瑞宣这种时时刻刻都在为做亡国奴羞耻,他们的痛苦,似乎要轻得多了。一时的屈辱觉得无法忍受,但如果后来,你让我活下去,过得好,也可以暂且抛开那点屈辱。

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5)

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谁不挣扎?冠晓荷、大赤包他们那样完全的利己主义者。

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者们

冠晓荷是小羊圈胡同里最富有的人家,平日里极为讲究与体面。军阀割据时期做过几任地位不高,油水很厚的官,但近年来官运一直不好。

所以,得知日本人占了北平后,简直要心花怒放了。毕竟,浑水好摸鱼,乱世好发财,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和太太大赤包每日里上下活动,企图在日本人那里谋得一官半职。

他们这种人,是没有什么挣扎的。既没有瑞宣们那种对国家的责任感,也没有小崔们那种本能的不服气的劲儿。谁能让我当官、挣钱,谁就是大爷。不要脸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冠晓荷被金三爷狠狠地羞辱过,为了不挨打当场管人家叫“爸爸”。但是后来觉得金三爷这样有武艺的人,是可利用的资源,毫无廉耻地想要登门结交,甚至还想过认人家为师。

与此相似的,还有他们的狐朋狗友蓝东阳、瑞丰等。

大赤包和蓝东阳可称为典型的“有手段的恶人”,有眼色,会来事。比自己强的,懂得怎么阿谀奉承;比自己弱的,欺压起来毫无同情心。他们能在乱世中趁势而起,混的如鱼得水。

冠晓荷,一开始看起来似乎是个厉害人物。因为其优雅得体的举止,还被瑞丰奉为偶像。却没想到奔波了几场,什么官儿也没捞到,反倒沦为了自己太太的陪衬。

他这种人,内心龌龊却要讲究“体面”。就像争取“校长”职位那次,冠晓荷还在纠结怎么不失身份地表达自己对这个职位的兴趣,蓝东阳一开口就是“多少钱能运动下来,报个价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冠晓荷这样的人,破坏性比蓝东阳们就小多了。

瑞丰,他是祁家的另类。和大哥瑞宣、三弟瑞全一样是受过教育、有知识的人,可惜,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既无责任感,又无爱国心。连做坏人的“格局”,也比不上大赤包、蓝东阳这些

他就是一个“浅薄的怂人”。而且,怂的惊天动地,浅薄的一塌糊涂。

蓝东阳、大赤包这样的人,他们也怂,但他们很懂得“见人下菜碟”。

对自己造不成威胁的人,狠辣冷酷。像大赤包得势后,秒秒钟就想把家里的姨太太桐芳卖到窑子;蓝东阳对待失势后的瑞丰,毫不留情地整死他。

而对于比自己强的,能威胁到自己的,比方说日本人,比方说后来的瑞全,他们就怂得当场尿裤子。

而瑞丰这样的人,比他厉害的他怂,比他弱的他还怂。蓝东阳的威胁他怕,就连车夫小崔的拳头,他都怕。他这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是个马前卒,成不了气候。到最后,上赶着给日本人做特务,人家都瞧不上。

冠晓荷和瑞丰,到最后基本就沦为了丑角。在这样一部压抑、悲愤的作品里,偶有的喜感,都是这俩货给增加的。

老舍先生,最后让这些坏人都死得颇具讽刺意味,算是自食恶果。

大赤包企图在乱世里翻云覆雨,却因为世道混乱,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什么罪名被捕入狱,到死也没能盼到“被提审”;蓝东阳一心做日本人最忠实的狗腿,最后在日本被炸得粉身脆骨;

冠晓荷自诩是大日本帝国一等一的顺民,最后被当做传染病患者活埋;瑞丰吹嘘自己是“特务”,被真的特务不声不响杀了。

老舍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老舍先生最好的小说)(6)

结语

小说开始在卢沟桥事变,又戛然而止在抗战胜利,似乎就像祁老人所说的,“咱们能消消停停过太平日子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但,这就像童话故事戛然而止在“公主和王子结婚了,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们知道,这8年,不过是一段的苦难而已;抗战胜利,不过是克服了一个难关而已。

这之前,不太平;这之后,也不安定。

历史连起来看,就是人民的苦难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