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1)

好的作品总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和后世的不断回应,《蒹葭》也不例外。这首流传了几千年的作品,至今读来仍令人回味无穷,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蒹葭”中的蒹即荻,葭即芦。芦苇寻常见,河岸边、湖边到处都是;荻花形似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编席箔,是秋天经典的物象,也是秋日的咏叹调。荻以柔为美,从茎到花,纤细而文雅。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2)

在诗人的笔下,蒹葭、伊人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有人认为“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有的认为,“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者“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也有的认为,“伊人”是指心上人,比喻爱情。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3)

由于此诗写的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在这里,我宁愿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因为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的主题”。后人总喜欢把“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作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4)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发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包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共振和共鸣。正如牛郎和织女中间隔着一条银河一样,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和同情。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也许《蒹葭》就是最早的表现悲情的文学作品吧。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5)

那么,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儿出现在水边,一会儿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如百爪挠心般痒,又如刀绞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6)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谈谈蒹葭的意境之美(蒹葭空灵的意境)(7)

总之,《蒹葭》这首诗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相互交融,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都值得借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