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前天津京剧团戏单(记1962年天津的五次京剧专场演出)

三十五年前天津京剧团戏单(记1962年天津的五次京剧专场演出)(1)

-/ 绪昕

───

在1962年同一年里,天津市京剧团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先后举办过五次京剧专场演出,分别为:杨(宝森)派老生专场前后两次,旦行梅(兰芳)派专场,花面专场,丑角专场。这五次专场演出,是在国家经济困难(所闻三年“度荒”)刚刚有所缓和好转的时期举行的,其意义不仅在于演出展现了京剧不同行当、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展示出天津京剧界对京剧继承发展的成果,而且在提振京剧界、文艺界乃至全体国民的精神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专场演出是杨(宝森)派老生的专场,时间在1962年3月23-25日每晚,共演3场,特约著名琴师杨宝忠先生操琴,著名鼓师杭子和、周子厚二位先生司鼓。23日晚演出的剧目和演员是方鸣珍、杨来春合演的《三岔口》,程正泰、李荣威、曹世嘉、邓金昆、詹世辅、李少广合作演出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24日晚场的演出有孙宝文、关鸣义、方鸣珍的《盗仙草》,程正泰、哈宝山、曹世嘉、李荣威、詹世辅、张世娴、李少广的《伍子胥》(文昭关至鱼肠剑)。25日晚场是由程正泰、关明林、李荣威、曹世嘉、詹世辅、杨麟玉、张少芳、茹绍岩等演出的《杨家将》(金沙滩至夜审潘洪),程正泰前饰杨继业、后饰寇准。这次专场演出让演员和观众有机会共同缅怀了逝去的老生杨派创始人、曾长期演于天津并且担任天津市京剧团当家老生的杨宝森先生,同时进一步确立和扩大了老生杨派的地位与影响。

为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一周年,天津市京剧团于1962年8月25-31日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了7场梅派专场演出。这次演出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该团的梅派青衣演员丁至云参加演出,而且特邀来已经不在该团服务的身兼梅(兰芳)、尚(小云)两派艺术的著名京剧艺术家杨荣环先生以及姜妙香先生参加演出,使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和有分量。这7天的演出安排是:25日晚丁至云、季砚农、高凤茹合演《春秋配》,杨荣环、李荣威、曹世嘉、哈宝山、黄荣俊、邓金昆、李少广等演出的《霸王别姬》;26日晚杨荣环、程正泰合演《三娘教子》,丁至云、季砚农、哈宝山、詹世辅、曹世嘉、李荣威、李少广、高凤茹等演《凤还巢》;27日晚朱玉良等演出《牧虎关》(带游庄),姜妙香、丁至云、詹世辅、哈宝山、黄荣俊等演出《女起解·玉堂春》;28日晚由丁至云、程正泰、特约冯金芙(饰萧太后)演出《四郎探母》;29日晚丁至云、程正泰的《甘露寺·回荆州》;30日晚是关明林、方鸣珍、万云鹏等演的《艳阳楼》,姜妙香、丁至云合演《奇双会》;31日晚杨荣环主演《宇宙锋》,丁至云、程正泰演《红鬃烈马》。

第三次专场是花面(花脸)的专场演出,时间是1962年9月1-3日每晚,地点在天津中国大戏院。这次专场的主要演员除了天津市京剧团的铜锤兼架子花脸朱玉良、架子花脸邓金昆、李荣威、武花脸关明林等位名角之外,更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特请架子花泰斗侯喜瑞老先生前来参加演出。这三天的戏是:头一天李荣威以《坐寨盗马》演开场,中轴戏是朱玉良与高凤茹主演的《赤桑镇》,最后由侯喜瑞、程正泰、赵慧秋、詹世辅、曹世嘉、李少广、如绍岩、邓金昆等演出《法门寺》(带大审)。第二天开场戏是李荣威与高凤茹的《遇皇后》,关明林与茹绍岩演的《醉打山门》(原定剧目是要演《收关胜》,临近改为《醉打山门》),倒第二是朱玉良、曹世嘉、田喜兴、李少广、张世娴演出《御果园》,大轴为侯喜瑞、詹世辅、李少楼、周铁豪、刘少泉、高凤琴等演出《普球山》(吵家、招亲)。第三天关明林、曹世嘉、李少广、琴湘玲演《通天犀》,朱玉良、李荣威、哈宝山、黄荣俊、詹世辅、张世娴等演《白良关·父子会》(圆兆至认子),最后是侯喜瑞、曹世嘉、邓金昆演《牛皋下书》。

《法门寺》、《普球山》、《牛皋下书》均为京剧花脸侯(喜瑞)派擅演的代表剧目。

第四次专场是丑角戏,这样,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演员均有机会各展才艺。丑角戏专场的演出在1962年9月4-5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行。4日晚先由张世娴、茹绍岩、季砚农、高凤茹、曹世嘉演《打樱桃》,接着是詹世辅与李少广演《送亲演礼》,然后是张永禄、赵月海演《老黄请医》,最后是詹世辅、赵慧秋、李少广、茹绍岩、黄荣俊等演《罗锅抢亲》。5日晚依次为赵紫光与琴湘玲的《打杠子》,张永禄与季砚农的《连升店》,詹世辅、李少广、高凤茹的《双怕婆》,张永禄、籍麟临的《十八扯》。

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剧目失传严重,尤其以丑角戏为最,仅以上列八出丑角戏为例,几乎没有一出戏是眼下京剧舞台上能见到的。丑角不光是生旦净为主要角色的戏中的配角、佐料,过去也有不少以丑角为主要角色的剧目,如今丑角(武丑除外)却只能做配角,没有丑角戏上演,这应该引起各剧团和各戏曲院校的重视,不使丑角艺术流失应是京剧的一个当务之急。

第五次专场仍然是杨派老生专场,好像上一次的杨派老生专场意犹未尽,天津市京剧团在1962年9月6日至8日又举办第二次专场演出。这次仍然演出三场:6日晚演出的剧目是全部《伍子胥》,上次演的《伍子胥》是由《文昭关》演至《鱼肠剑》,这次是从《战樊城》演起,至《刺王僚》(《鱼肠剑》)止。主要演员有程正泰、朱玉良,主要配演有李荣威、哈宝山、詹世辅、曹世嘉、邓金昆、李少广、张世娴、黄荣俊。7日晚演出4出戏,剧目和演员依次为《盗仙草》(高凤琴、方鸣珍、关鸣义、杨来春、胡文义),《击鼓骂曹》(程正泰、李荣威、曹世嘉、黄荣俊),《三岔口》(李少楼、刘少泉、王宝来、琴湘玲),《洪洋洞》(程正泰、李荣威、哈宝山、李少广、邓金昆、高凤茹、田喜兴),这天程正泰演双出。8日晚场是全部的《杨家将》(程正泰、朱玉良、关正明、曹世嘉、詹世辅、张世娴、杨麟玉、茹绍岩、李少广)。

像天津市京剧团在1962年3月、8月、9月这同一年极端而紧凑的时间里,如此集中地连续推出五次不同行当、不同流派的专场演出,是很罕见的。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年的天津市京剧团储备的各路演员力量的雄厚实力,也体现出大剧团的魄力。实际上,参加这五次专场演出的演员还不是当时天津市京剧团主要演员的全部,尚有众多知名演员没有出场。另外,天津市京剧团当年是个武戏演员力量非常强的大型剧团,因此,我想如果当时再稍一努力,搞出几场“武戏专场”的演出,定会使这次专场演出活动发散出更加璀璨绚丽的光彩。使专场演出更加完美壮观。

编者:在这篇文章中,绪昕先生提到丑角戏失传严重的问题。尽管《打杠子》、《连升店》等几出近几年在台上已恢复演出,但是戏码的流失依然不可忽视。文末,戏知附上刘斌昆先生在《十八扯》的“绍兴司马懿”、“苏北诸葛亮、汉剧刀劈三关”和萧长华先生《老黄请医》的唱段录音,也希望文中所提的这几出丑角戏能早日重现于舞台。

唱词(仅供参考)

《十八扯》

大队人马往西行

为何大开两扇门

坐立雕鞍传将令

大小三军听分明

哪个大胆把城进

我定斩人头不容情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却原来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

打听得司马你往西城

你到此并无别的敬

准备下金刚脐子XXX

萝卜干子烧饼油条脆麻花

犒赏你的众三军

既到此,你就该把城进

为什么犹豫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我只有琴童人两个

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你就来砸来砸 哎哟喂你来砸

请上城楼 听我弹琴

刀劈三关威名大,

只杀得胡儿胆战麻。

番邦女子把阵骂,

待老夫亲自上城会会她。

未曾出兵先把宝剑挎,

站在城楼细观察

见一女将在城下

眉清目秀真可夸

身穿一件锁子连环甲

虎头战靴奔雷踏

我儿在番邦招驸马

匹配良缘,莫非就是她

公公儿媳来答话

岂不被三军耻笑咱

谁是头目来答话

我和她男女有别免交牙

《老黄请医》

恨贼臣暗地里长安来献,

害得那众军民好不惨然。

叹只叹小地面粮草有限,

眼见得人食人苦受不堪。

可叹我月余来未曾合眼,

我只得头戴盔、身披甲、

腰挂昆吾、时时刻刻、

盼望救兵、昼夜不眠。

三十五年前天津京剧团戏单(记1962年天津的五次京剧专场演出)(2)

戏知

理性进步,智识京剧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co-regained

新浪微博:@戏知的痴人院

联系邮箱:info@coregained.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