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交思维训练方法(学龄前儿童的配对能力的家庭训练方法)

上上期的帮助各位家长找到了0—6岁孩子应该发展的各项基础认知能力标准以及学龄前孩子应该掌握哪些能力。

那各项能力该如何进行训练呢?

第一问

连连看能锻炼孩子的配对能力吗?

答:能!但连连看的训练目标是将两个相同的物品进行配对,即配对相同性。

不能帮助孩子理解外形不同的两个物品之间的关系,即配对关联性。例如:游泳的时候穿的是泳衣、警察要用的工具是手铐。

想要锻炼孩子配对关联性的能力,家长需要多和孩子输入大量的关联信息。

”斑马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外形关联

”橙汁是用橙子榨出来的。“—特质关联

”睡觉的时候要换睡衣哦。“—功能性关联

……

第二问

怎么让孩子理解配对对象之间的关系?

答:可通过配对游戏,提高孩子的配对能力。

《动物和影子》—外形关联配对

第一步:准备动物外形的图卡及其影子。

儿童社交思维训练方法(学龄前儿童的配对能力的家庭训练方法)(1)

儿童社交思维训练方法(学龄前儿童的配对能力的家庭训练方法)(2)

第二步:出示图卡,让宝贝说出动物名称或简述动物外形特征,如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家长示范取出该动物的影子卡与图卡配对,并放在旁边作视觉提示。

第三步:家长在桌上放置3张外形分别较大的动物影子卡,每次给宝贝一张动物外形的图卡,让宝贝放在相应的影子卡上。

《布娃娃里是什么》—特质关联配对

第一步:出示“手”的图卡,让宝贝用手触摸桌上的物件,如石头和棉花。

第二步:出示内藏棉花的布娃娃,让宝贝触摸,问“布娃娃内藏了什么”?

第三步:让宝贝从桌上选取相同触感的物件给家长。用同样的方式配对石头(可将布娃娃的棉花取出,放入石头)。宝贝熟练后,可转换不同的材料。

儿童社交思维训练方法(学龄前儿童的配对能力的家庭训练方法)(3)

《小小演员》—功能性关联配对

第一步:准备情景图卡及语句图卡,如“别人帮忙”和“谢谢”,“碰到别人”和|“对不起”等。

第二步:向宝贝讲解情景中所发生的故事,让宝贝配对语句图卡

第三步:带仿说故事中的语句,或做出与情景相配的表情,如“受伤”—“哭”。

儿童社交思维训练方法(学龄前儿童的配对能力的家庭训练方法)(4)

第三问

家庭训练需要注意什么,带着玩就好了吗?

答:当然不是!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 当孩子能轻松完成一对一配对,家长可增加混淆的数量,加大难度。
  • 注意当孩子出现长时间思考时,家长可以给出一定的示范和提示,帮助孩子继续游戏训练。
  • 游戏过程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孩子能够积极地进行训练。
  • 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正面反馈。
  • 注意生活中的泛化,让孩子能够从身边的物品中找到可配对性。

写在后面:孩子的认知能力最终都是要生活化的,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训练,最终都要记得在生活中进行泛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