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心得(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

7月12日,阜宁县委宣传部、阜宁县政府新闻办、阜宁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举行“勇当排头兵 奋进向未来”喜迎二十大新闻发布会,阜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国胜主持首场活动。该县交通运输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介绍本部门近几年来工作成就和创新举措。中国新闻网、江苏广电总台、扬子晚报、中国江苏网、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及部分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参加。

居民出行更便捷

“青盐铁路、徐宿淮盐铁路先后建成通车,改写了阜宁不通高铁的历史;阜建高速建成通车,打破了阜宁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一大批国、省道干线公路相继建成,形成了阜宁高速公路 ‘四纵三横’路网骨架。”新闻发布会上,阜宁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远超介绍,阜宁交通工作在以关于交通运输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往核心城市快起来、与周边城市联起来、县内通勤畅起来、过境交通环起来”的目标,为“强富美高”新阜宁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心得(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1)

阜宁县现有铁路营运里程54公里、铁路车站3个,日发列车66对,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岛等大中城市快速通达。城市公交实行公车公营,现有公交车308辆、校车21辆,开通公交线路25条,定制服务专线14条,2017年开始每年春节实行七天假期免费乘车,2021年6月实现县域公交全覆盖。现有镇村公交线路41条,镇村公交车58辆,2021年2月起镇村公交免费乘坐。累计办理全省公交一卡通18542张,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证7.2万张,60周岁至69周岁半价“幸福卡”5759张,各级好人及劳模免费乘车“爱心卡”635张,九年义务教育半价“学生卡”1543张,31926名优抚对象持“双拥卡”、所有残疾人持残疾证免费乘车。

阜宁道路客运协调发展。全县现有班车客运企业2家、班车112辆,班线72条,其中省际班线10条、市际班线17条、县际班线4条;县内包车客运企业2家、包车27辆;出租车企业1家,出租车200辆;综合客运枢纽2个,等级客运站4个,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级。

十八大以来,阜宁县新改建农村公路1268公里、桥梁711座,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交通保障。建成旅游公路2号线、4号线、8号线和金沙湖支线,中山路获交通部“我家门口那条路”——“红色之旅初心路”全国十强,全县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率、自然村等级公路通达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100%,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农房改善重民意

“2016年8月至2021年底,阜宁县累计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48595户,其中进城入镇28982户、进新型农村社区17618户、原址重建1995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27个。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益林镇穆沟新型农村社区被评为省农房改善示范创建项目,陈良镇陈良新型农村社区、益林镇穆沟新型农村社区被评为市农房改善优秀示范项目”。阜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邓正亚介绍。

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心得(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2)

阜宁县根据群众意愿,制定进城入镇、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发展村庄就地翻建新建等满足各类群众需求的差别化政策。将农房改善工作列入县年度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县委县政府专人督查、县人大月度督查、农民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等综合督查模式,对各镇区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实行全方位督查,确保成效。县每月召开乡村振兴家家到集中观摩活动,每镇必到,农房改善项目必看,倒逼镇区强化社区建管,提升农房项目整体质效。

阜宁县按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和盐城市农房改善新型农村社区2.0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要求新建项目同步提升周边村庄环境、扩建项目同步提升已建成社区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项目注重新老村庄风貌风格融合一致。精心组织建示范样板,选取益林镇穆沟村庄改造提升项目作为新老融合村庄改造样板,选取益林镇蟠龙新型农村社区改造提升项目作为老社区提升样板,在全县面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阜宁县采用“土地交易收益返、国有公司促销补、开发企业团购贴”的叠加奖补模式,大幅提高进城入镇奖补标准。组建县进城入镇房产超市,建立涵盖全县楼盘的进城入镇房源库,房源市场最低价,同时为群众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万元/户,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帮助群众流转土地,转变务工挣钱方式。

后续管理出实招。阜宁县完善管理机制,制定新型农村社区管理“12个严禁”负面清单,推广“镇级拨一点、村里拿一点、村民筹一点”的“三个一点”物业管理办法,引导农民参与管理、自我服务。鼓励和支持群众兴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努力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使农民群众不仅住得好而且过得好。

水环境治理成效显

“近年来,我县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成效明显,全县共建设生态河道138条496公里,整治县乡河道760条1980公里,整治村庄河塘1585条2188公里。通过河道治理,在提高引排调蓄能力的同时,农村水环境显著改观。城市河道管理步入正轨,对15条市河通过公开发包,实行市场化运作、常态化保洁,市河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河湖建设步伐加快,金沙湖、马良湖分别创成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串场河阜宁段已经打造成为在省市有影响的水脉文脉人脉交融的治河样本。”阜宁县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杜龙洋介绍,城乡水环境的显著改善,为奋力描绘“阜明水秀、物阜民宁”现代化崭新画卷提供了有力支撑。

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心得(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阜宁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挖河治水作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面貌的头等大事来抓。近10年,全县每年都把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重点和“保留”项目,持续开展农村河道清淤和水环境整理。今年以来,阜宁县投入7000万元,在罗桥镇实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整镇推进工程,疏浚县乡河道48条、村级河道123条,累计276公里,完成土方186万方。同时,在未列入整镇推进的地区持续开展县乡河道、村庄河塘整理清洁、生态提升。

水环境治理三分建,七分管。阜宁县压实河长责任,全县共落实县、镇、村三级河湖长976人,实现河湖长全覆盖。对重点问题的整治,按照县河长办交办、县级河长督办、县总河长盯办、县纪委监委查办的“四办”推进模式,促进县、镇、村三级河长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推进河湖问题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

阜宁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在河湖问题治理过程中不搞“一刀切”,本着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实行疏堵结合,水岸同治。东郊建材有限公司地处阜宁开发区境内的通榆河边,不仅占用河道堤防,生产过程中还产生扬尘。在要求企业限期搬迁的同时,阜宁县兼顾满足城乡建设市场的需求,积极为其寻找持续发展的出路,协调该企业搬迁到小中河南岸的县绿色智慧建筑产业园。该县水务、交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配合,协助企业办理航运、防洪评价、环评等手续。该企业负责人王德成很是满意:“我们的生产场地较过去扩大了3倍,交通更加便利,生产能力和规模明显提升。”同样,因河长制工作需要搬迁至该县绿色智慧建筑产业园的还有海螺水泥、中材叶片等企业。

通讯员郭益成 王钊 摄影顾建

校对 徐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