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

2023年1月25日,晚上10点多,浙江宁波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的渔民王某,在网上发了一条喜讯,他跟父亲两人开年后,出海头一网就捕到了一条4斤8两的大黄鱼,已经卖出去了,26600元。

对渔民来说,这可是大好事。

其实,根据当地渔民的说法,王某父子这条大黄鱼,要是在大年前捕获,放在水产市场,能卖6万块以上。

也就是说,5斤重的大黄鱼,到了春节后,每天掉价接近10000块。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1)

2023年1月25日王某父子捕获的4.8斤大黄鱼

捕获三五斤的大黄鱼,对于渔民来说,也是经常能遇到的事,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对于大黄鱼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比如大黄鱼都养殖了,在市场上,30块都能买一条,为什么野生大黄鱼还能卖这么高的价钱?

比如养殖的大黄鱼跟野生大黄鱼怎么区分,要是用养殖大黄鱼冒充野生大黄鱼,那多赚呀?

比如野生大黄鱼究竟有多好吃呢?都是一种鱼,口感能差多少啊,怎么卖价差这么多呢?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2)

2023年1月15日王某父子捕获的大黄鱼

这条鱼是野生大黄鱼吗,会不会是养殖逃逸的呢?

其实要辨认这条大黄鱼是不是野生大黄鱼,其实并不难。

渔民有渔民的辨别方法,看体型、鱼头、鱼嘴、鱼尾、鱼鳔、口感都可以区分

从体型看的话,养殖大黄鱼始终在网箱里长大,大的网箱直径也只有80多米。大黄鱼的活动范围小,大多数食物是饲养饲料,少部分是路过的小鱼群。

而野生大黄鱼活动范围大,还要跟着洋流变化而迁徙,活动量大,而且食物不会像养殖的一样足够。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3)

超大深水网箱放置在半边山海域,直径82米

因此,野生大黄鱼鱼头小而尖,肚子扁瘦、鱼身细长、鱼体金黄。对比之下,养殖大黄鱼头大而圆、鱼肚子鼓囊囊、鱼身胖圆、鱼体颜色不均匀。

野生大黄鱼的鱼嘴下颌,是鲜红色,像抹了口红一般,养殖的大黄鱼红色很淡。这是野生大黄鱼食物组成更加多样的缘故。

在鱼尾巴上面,就体现在长高比。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4)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区别

通过体型,我们可以看到,野生大黄鱼头锐利一些,养殖大黄鱼鱼头钝一些。

当然了,大黄鱼也会有个体差异。除了去检测机构鉴定,看鱼鳔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因为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基本在海面10米到40米之间,而野生大黄鱼通常生在60米水深之下。

要生存在这么深的海水之下,野生大黄鱼的鱼鳔就更加厚实了。大黄鱼的鱼鳔,正是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买它的原因之一。

这条大黄鱼会不会是人工养殖,逃出来的大黄鱼呢?

其实在我国海域,大黄鱼是按族区分的,有岱衢族、闽—粤东族、硇洲族。他们的分布范围不一样。

分布

鱼龄

岱衢族

浙江、江苏

雌19-30龄、雄15-25龄

闽—粤东族

福建、广东

介于二者之间

硇洲族

雷州半岛以东

雌9龄、雄8龄

其中岱衢族鱼色好看、体型更大、营养成分比例更好,再加上长得快、更抗寒,利于养殖,因此通过几十年的放流,在我国海域岱衢族大黄鱼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种群。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野生大黄鱼几乎绝迹。

80年代末,在福建宁德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之下,闽—粤东族大黄鱼实现了人工繁育。

1993年,我国才解决了大黄鱼规模化养殖。

随后,我国开始连年养殖并放流大黄鱼,舟山、宁波海域,无论是养殖,还是放流,都是引自福建。

但是,闽—粤东族大黄鱼的适应能力弱,要是让它自己往北游,它顶多到了温州,就打住不走了,它不抗冻啊!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5)

因此,硬是要在舟山、宁波养殖闽—粤东族大黄鱼,也不是不可行,只是养殖要求就更高了。

投喂同样数量的饵料,在宁德的大黄鱼长到1斤重了,舟山估计才7两。这样就增加了养殖成本。

2007年,为了解决产量、品质的问题,宁波开始捕获野生岱衢族大黄鱼进行繁育,因为它更适宜养殖。

直到2011年年底,宁波才实现了规模化的人工养殖。此后,我国的大黄鱼养殖、放流主要是岱衢族大黄鱼,为了多样化,也会放流闽—粤东族大黄鱼。只是相比岱衢族,闽—粤东族大黄鱼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种群。

当然了,养殖大黄鱼,为了经济效益,个体都在2斤以内,多数是一斤上下,不会养到五斤、七斤这种个体,这样的 个体,得接近10年才能养成。

因此,捕获到五斤、七斤的大黄鱼,不会是人工养殖的个体。

野生大黄鱼的口感,和养殖大黄鱼的口感差异真有那么大吗?

在大黄鱼养殖上,福建起步早,规模大,以一省之力贡献了全国8成市场。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6)

2020年全国养殖大黄鱼产量_副本

养殖大黄鱼跟野生大黄鱼,口感差多少呢?

按照我们的通俗理解,同一个鱼种,野生比养殖鱼更好吃。

这在大黄鱼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大黄鱼是一类肉食性的海洋鱼类,并且它是什么都吃,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水螅类、多毛类、基虫类、毛频类、腹足类等八类。

有研究团队研究发现,野生大黄鱼吃的食物有100多种,爱吃的有20多种。

大黄鱼爱吃鱼,尤其是龙头鱼、棘头梅童鱼、大黄鱼幼鱼、皮氏叫姑鱼,然后是虾蟹等甲壳类食物

养殖大黄鱼,则投喂豆粕等饲料,这样大黄鱼长得更快,养殖周期短,加上生活水深、环境不一样,导致大黄鱼消化吸收也变化了,鱼肉品质、口感就有区别了。

为了解决规模化养殖的问题,2018年,我国制定了国标《大黄鱼配合饲料》(GBT36206-2018)。

正是以上因素综合下来,野生大黄鱼可以吃出很劲道的蒜瓣肉,而养殖大黄鱼鱼肉则绵软很多。

浙江渔民抓到大黄鱼(浙江宁波渔民捕到4.8斤大黄鱼)(7)

清蒸大黄鱼

野生大黄鱼为什么能动辄卖到三五千块一斤呢?

野生大黄鱼,一直都不便宜。不同时间段,价钱不一样。

一斤上下的野生大黄鱼,淡季的也没有低过600块一斤,春节前不低于1500块。个体更大的大黄鱼,就更贵了。

野生大黄鱼的鱼肝、花胶也深受很多人喜爱,认为价值高,也愿意为它买单。

大黄鱼、小黄鱼,在一向以金黄为尊的我国人们的心里,是跟财富挂得上钩的。

一条大黄鱼,无需繁复的烹饪,简单的清蒸,无需多的点缀和配料,就能黄灿灿地养眼,香甜细嫩让人喜爱。寓意财源广进,谁不爱呢?

当然,很多人觉得价钱高,其实逢年过节,谁不是千金难买我乐意呢?

参考资料:

头条百科:大黄鱼

李明云.大黄鱼四家系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及品质选育分析[J].水产学报,2009,4(33):632-637

李松.养殖模式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质构和营养成分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6(11):1-9

张艳霞.两种养殖模式大黄鱼肌肉营养价值评价及主体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J].食品科学,2020,8(41):221-2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