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200万的官窑(谁主沉浮红色官窑破产原因揭秘)

在这篇文字的开头,请允许介绍一件我收藏的“厂货”,这件藏品十多年来一直摆放在我的书案上,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我就会第一眼看到它。

藏品高四十六公分,重两公斤,人物身体施蓝釉,山石施酱釉,面部和手施白釉。山石侧面刻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十二字草书。(见图一、图二、图三)

价值200万的官窑(谁主沉浮红色官窑破产原因揭秘)(1)

图一

价值200万的官窑(谁主沉浮红色官窑破产原因揭秘)(2)

图二

价值200万的官窑(谁主沉浮红色官窑破产原因揭秘)(3)

图三

底部钤“景德镇雕塑瓷厂,一02”(见图四)——景德镇雕塑瓷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立像瓷雕摆件。

价值200万的官窑(谁主沉浮红色官窑破产原因揭秘)(4)

景德镇雕塑瓷厂是新中国组建的十大官窑瓷厂之一,在建厂的三十年里,创作了大量的、高水平的、反映时代的作品。人们大概都晓得,传统瓷雕自唐宋以来,题材一般是些儒、释、道,仙家等人物,鲜有反映生活的,制作手法繁缛、富丽、精细,发展到清末几乎千人一面。

时代变、审美也在变。

雕塑瓷厂成立以后,全厂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建设祖国的热情感召下,立足传统,引入西方的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的造型方法,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中国瓷雕遂别开生面。

我们看这件藏品,毛泽东的面部刻画生动,昂首挺胸,目视远方,象征着伟人改天换地的远大志向;一只手握成拳头,按住巨石,另一只张开放在腰际,一直一曲,一张一合,形成完美的“反向”,象征着伟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作品造型挺拔,形神兼备,面面可观,色彩设计得清新脱俗,这些特点是传统瓷雕所不具备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十二字草书,不仅点出了作品的创作主题,同时也是作者的精心临摹之作……这是件难得的佳作。

可以说,这一时期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的作品,在中国陶瓷史上和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一场深刻地变革。一方面,实行了三十余年的计划经济崩解了;另一方面,发展的中国必须要加入全球化的经济体系。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关乎“红色官窑”命运的关键事件——

1986年7月,中国政府申请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开始进行谈判。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与世贸组织成员国逐一进行拉锯式的双边谈判,过程跌宕起伏。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入世”谈判中断。同年9月,中美恢复谈判。1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中国“入世”迈出了最关键性的一步。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如果说八十年代初的经济改革,使“红色官窑”面对着市场经济的挑战,那么,为了加入世贸,破产倒闭则是“红色官窑”的“不得不”地选择。

景德镇人在市场中竞争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千年窑火,薪火相传,本身就是优胜者的证明。国企的性质可能会带来短暂的低谷,假以时日定会浴火重生。但是,加入世贸中国是要付出代价的。按照世贸准入原则,机械、电子、汽车、信息、纺织、旅游、农业、外贸……等等领域要全面开放。开放,意味着政府管理的撤出,民间资本的进入。政府退出陶瓷行业,亦是要做的。

2001年卡塔尔多哈,在各国部长的掌声中,世贸组织迎来了中国。同年,最后一家“红色官窑”建国瓷厂也宣布破产!

中华大地上,运作千年的官窑体制在全球化时代终结了。以建国瓷厂、艺术瓷厂、雕塑瓷厂为代表的“红色官窑”是中国传统陶瓷业的最后辉煌,是传统陶瓷史的最后篇章。从此,中国陶瓷业从传统陶瓷业进入了现代陶瓷业。

“厂货”不仅是民族的时代记忆,更是中国传统陶瓷业的封山之作!它承接了过去,又开启了未来。时间过去越久,越能体现它在陶瓷史上的独特地位。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价值200万的官窑(谁主沉浮红色官窑破产原因揭秘)(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