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

来源:人民网

2022年初,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在全国发展31个农药产能重点园区。其中,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榜上有名。然而,园区内的天源化工、润洲化工等多家农药企业近日向人民网《人民直击》反映,他们正遭遇“强制转型”。

近年来,永修县政府着力打造“千亿硅都”。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内的多家化工企业反映被要求转型做“有机硅生意”,称当地以安全、环保为由强迫企业转型,“不转型不让开工”。

永修县委常委淦家寨否认“强迫转型”的说法,称是“优化升级”。他表示,对于此前入驻园区的非有机硅企业,只要安全、环保达标,也会予以支持。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1)

停产的江西天源化工有限公司。受访者供图

“幸福时光”

从农村青年到化工企业老板,栾忠岳奋斗了30年。2012年,已经在江苏省泰州市化工行业站稳脚的栾忠岳应永修县政府邀请前往投资建设江西天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源化工”),并担任法人,成为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区首家入驻企业。

栾忠岳回忆,时任永修县政府副县长杨柯林和招商局工作人员曾多次描绘发展“蓝图”,建议其再投资建设供热企业,承接园区的供热。“他们许诺在土地使用、证件审批方面优惠。”

2015年,栾忠岳成立江西星火供热有限公司。在星火工业园内手握两家企业,既掌握了园区的集中供热,又在农药行业占有一定市场,栾忠岳一时间在圈子里成为令人羡慕的“老大哥”。

“员工最多的时候有50多个,平均工资3000多元。”栾忠岳回忆那段幸福时光,“天源每年净利润能达到上千万。”

2013年前后,浙江商人朱灵芝也被永修县招商引资的优厚政策吸引入驻园区,斥资1000多万元开办江西亚迪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迪化工”)。和天源化工相似,生产医药、农药中间体。

朱灵芝回忆,凭借稀缺的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资源,企业投产运营后,客户订单不断。“产品价格逐年涨价,最高的时候涨到6万一吨。”

为了进一步发展,朱灵芝还和杭州一个实验室合作,“每年花80多万元用于研究”。

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46平方公里,享受省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其中星火工业园和云山工业园规划面积40.0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利用面积为9.3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147家。

随着入驻园区的企业越来越多,星火工业园从靠近福银高速的野地逐步变为有规模的企业聚集地。据《中国化工报》报道,园区聚集了包括正邦作物、江西汇和化工有限公司、江西鑫邦生化有限公司、江西珀尔农作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红土地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田友生化有限公司、江西省天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农药企业。

经营“滑铁卢”

过去两年,从农药“大佬”到零生产,62岁的栾忠岳坐了过山车。

2020年5月以来,栾忠岳的公司没有生产、销售过一克农药中间体。同行眼中的农药“大佬”名存实亡。

《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2019年中作要点》提出,加强环保监察工作,强化日常监管和违法处置力度,确保企业“三废”达标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发展“有机硅、新型电子、高端环保装备、新能源、新动能、新服务经济、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八大产业发展。栾忠岳回忆,2019年5月5日,县环保、安监等部门来公司检查。环保局要求所有生产车间安装门窗封闭,增加尾气吸收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站厌氧好氧池全部加盖并停止曝气。安监部门要求生产场所通风。

“好氧池是不能缺氧的,停止曝气会导致一千多吨的活性污泥处理水变得臭气熏天,成为新的污水源。”栾忠岳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些工艺。”

“最后只能照办。”天源化工办公室主任罗文强回忆,为了整改,又花300万元建了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2)

天源化工整改情况表。受访者供图

2019年11月,天源化工将上述安全和环保问题整改完成。永修县应急管理局、环保局、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企业安全环保整改情况表”上加盖公章,永修县副县长陈冬梅批注:“同意,请企业务必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确保环保安全达标。”

天源化工向园区申请开工却遭到阻止,理由是“环保不达标,不允许开工”。

永修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袁郝向记者解释,不太了解陈冬梅的签字,并称天源化工至今未达到环保要求,其排污许可证也到期。

记者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发现,2021年9月30日,九江市生态环境局给天源化工颁发了“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9月29日。对此,袁郝称,并不清楚天源化工称提交了整改验收申请一事。永修商会一名前任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只天源化工一家,润洲化工等多家企业均遭遇类似情况。

润洲化工副总经理唐晓辉称,不断按照当地的要求进行整改后,遭到“踢皮球”,提交的生产申请书始终无人签字。

永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欢向记者表示,不是强行要求企业转型,是鼓励,企业可以不转型,但是一定要符合安全、环保、产业升级等规定。

陌生出路

2019年9月13日,永修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天源化工,给已经停产的企业生产场所贴上封条。“没有任何文书”,栾忠岳不解,“对方只是说领导的指示。”

于此同时,永修不断喊出“有机硅千亿产业集群”“世界硅都”的口号。

永修县委宣传部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九江永修发布”多篇文章曾提到“完成星火园区化工企业出清”。其中有文章提到,“依法依规清理星火园区小化工企业”“确保彻底清退环保、安全、产业不符合要求的企业”。

天源化工、润洲化工、亚迪化工等多家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刀切”。他们表示,当地要求企业将原项目生产设施拆除,自筹资金并承担风险。

在栾忠岳看来,天源化工农药中间体有出口资质,不属于低效产业。他再次向当地申请复工生产,得到的回复是“不转型不能生产”。“有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妥协。”

亚迪化工是“妥协”的企业之一。2020年7月,亚迪化工总经理朱灵芝向当地承诺从2021年3月引进有机硅项目,放弃原来项目,并承诺每年上缴税收600万元以上。朱芝告诉记者,企业为了生存,只能放弃市场红火的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产业,转向陌生的行业。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3)

亚迪化工与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的转产合同。受访者供图

“这就是一个交易。”朱灵芝称,如果不答应转型的要求,下场会和栾忠岳一样,“真的很惨,两年多不开工,还欠一屁股债。”

天源化工的一份会议记录显示,永修县委常委淦家寨曾约谈天源化工、润洲化工、亚迪化工。

会议记录显示,淦家寨解释了让企业停产的原因“企业离高速太近,有异味,县里因此被上级约谈”。

天源化工总经理刘志祥回忆会议现场时说,淦家寨给3家企业指了出路,“企业彻底转型”“联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请求政府评估收购”。

栾忠岳则不认同淦家寨指出的“出路”。他认为,用转型来作为复工条件,是“蛮横无理的行为”。

天源化工表示,企业环评达标,有相应手续,也完成整改,但其复工的请求再次遭到拒绝。

永修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袁郝向记者回应称,“整改没到位。”

夹缝求生

记者梳理栾忠岳提供的材料发现,最后一份停产整治决定书的下发时间为2020年5月14日。其中描述了停产原因:永修县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厂内污水处理池、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内违规存放生产废水。

栾忠岳对此解释,“因为之前检查的时候不让我使用污水处理的装置才临时转移的废水,企业不开工,没有钱去处理。”

“环保局不让用污水处理站厌氧好氧池曝气,本来就是不对。”栾忠岳认为,“他们不专业的行政命令,导致企业一直没能正常生产。”

“复工才能赚钱,有钱才能转型。”栾忠岳尝试向多级政府部门反映问题,请求允许企业生产原来的产品。他称一名省级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曾对他说,“具体解决问题的主体在当地,我们没有处置权,只能督促当地依法依规行政。”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4)

永修县生态环境局撤销对天源化工的停产整治决定书。受访者供图

2021年12月8日,“天源化工的停产整治决定书”被撤销。永修县生态环境局承认程序缺失,并称天源化工完成整改的情况已备案。

“19个月的停产已致企业濒临破产,损失谁能赔。”栾忠岳找过律师,但是“证据不好固定,可能告不赢。”

永修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袁郝表示,虽然执法程序有缺失,但是不影响企业违法行为的整改。“到现在还没有整改完。环保设施、管理达不到零排放的标准。”

润洲化工也在“夹缝中求生”。唐晓辉回忆,2020年初,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求润洲化工签下“每年交税200多万元”的承诺书才能复工生产,她答应了要求。

“开工了7个月就完成了承诺的税款,钱交了后又让停下来。”唐晓辉回忆,当地以“园区高压线经过厂区,不符合安全距离”为由,要求润洲化工停产整改。

“公司花费90万元按照检查人员的要求将高压线埋入地下,申请验收时候却没人签字。”唐晓辉称,“验收报告打了至少3次”“找到园区,园区说要找到安监局,找到安监局就说要找园区,没有人签字。”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5)

停产的九江市润洲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受访者供图

心灰退出

当地环保局一名负责人曾劝唐晓辉,称“转型升级有机硅项目是一条不错的路”。

唐晓辉听从建议,成功在江苏找到有机硅项目(全氟辛基乙氧基MQ硅树脂)。当她准备申请转型时却被拒绝。

2021年9月,当地多部门组成的小组找到唐晓辉,谈润洲化工评估、收购事宜,唐晓辉称之为“清退小组”。

唐晓辉在手机上保留了和“清退小组”成员的聊天记录,对方称“不存在逼迫退出”“肯定有一个合理价格”。

“土地和厂房一共评估了480万元。”唐晓辉算了一笔账,“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再算上1000多万元的设备,亏了2500多万,肯定不答应退出。”

被停产19个月后,唐晓辉心灰意冷,准备结束在星火工业园的经营。

今年2月底,唐晓辉再次和当地协商无果,返回江苏,厂里只剩下一个门卫。她发愁的是,“厂里价值260万的原料将在8个月后过期,再不处理,这些钱都会打水漂。”

亚迪化工也有类似遭遇。朱灵芝称,申请一边转型一边生产原来的产品也不行,“简直是没有道理可讲”。朱灵芝和丈夫商量,利用在浙江的其他工厂的营收来抵付转型的成本,最终和当地签订转型协议。

当初来永修投资,朱灵芝看重的是星火工业园开出的优惠条件,现如今这里的营商环境,是她没料想到的。“没有找过我们事先商量,而是直接让我们转型。”

“商会和当地开会时,曾提出企业的困难和转型的不合理,最终都被无视。”今年初,朱灵芝辞去了永修商会副主席的职务。

永修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袁郝向记者介绍当地帮扶企业的做法,“政府给过帮扶措施,给了几条路,转型升级、政府收购,他们不接受。”袁郝回忆,“因为要保证环保底线,就建议有环保风险的企业换产品,转型有机硅产业,要么就是补偿清退。”

待解之困

今年初发布的《“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全国要发展31个农药产能重点园区,星火工业园榜上有名。《规划》要求各地要加大扶持措施,促进农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江西省农药协会对《规划》作出解读,星火工业园区聚集了包括天源化工等多家农药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农药行业属于领先地位。

“上级如此重视农药企业的发展,到了永修就变成寸步难行。”栾忠岳不解。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6)

星火工业园内打造“千亿有机硅产业”的宣传语。受访者供图

去年12月,永修县《关于打造有机硅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开始施行。今年2月25日,微信公众号“九江永修发布”发文称,按照九江市提出的“三打造”部署要求,永修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打造有机硅千亿产业集群。

知情人提供的一份“产业优化升级各批次进度排名”名单,星火工业园58家企业位列名单中。该名单中的企业共分4个批次签约,其中12家已签约,46家企业未显示签约。

记者询问园区内转型升级、停产的企业分别有多少家,永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欢未作回复。

“我们一直是以有机硅为主的产业园。”赣江新区永修组团管委会副主任、永修县委常委淦家寨向记者表示,没有说过转型有机硅,是优化升级,企业要提高效益、技术。“转型升级是企业内部的行为,我们全力支持。我们没有逼迫企业搞有机硅。”

“这个产业园是有机硅产业园,现在进来的必须是有机硅项目。原来没管得那么严,所以一些农药企业进来了。已经进来的企业,我们也会支持,但是安全、环保必须要达标。”淦家寨强调,“国家有明令要求,企业安全、环保必须要达标,不达标就没办法让你生产。”

淦家寨否认逼迫企业搞有机硅的说法遭到部分企业负责人反驳。朱灵芝称,园区曾要求他签订承诺书,承诺放弃原有产业,从事有机硅项目。唐晓辉回忆,在“清退小组”的要求下,自己“才去江苏找的有机硅项目”。

九江永修星火工业园(江西永修星火工业园企业)(7)

九江市润洲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区域无人打理。受访者供图

永修县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前根据省市要求“出清”补偿了十来家 “低效企业”,“连续几年无人、停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对于“当地要求农药企业转型做有机硅”的说法,他表示,有些企业是自己转型了,有的是找到大型企业进行合作提升技术。他表示,只要手续齐全,安评、环评等各项标准都达标,也可以做原来的产业。

云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转产并非强制,亚迪化工已经签订了转产合同。她表示,天源化工被园区其他企业反映废气污染问题,不确定其环保问题是否已经整改完毕。

一位了解星火工业园区的化工专家指出,虽然有机硅产业前景很好,但是对企业来讲,由于缺乏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跨行业转型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技术上的消化要有持续的投入,另一方面,转型后不一定就没有环保问题。

星火工业园内贴有“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型经开区”“建设绿色硅都,打造千亿有机硅产业集群”的横幅标语。部分工厂处于关闭状态,厂内长出杂草。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rmzj@people.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